山西省,省会太原市,因居太行山之西而得名,简称“晋”,又称“三晋”。山西东依太行山,西、南依吕梁山、黄河,北依长城,与河北、河南、陕西、内蒙古等省区为界,柳宗元称之为“表里山河”。截至2018年,山西省共辖11个地级市。其中,就乡宁县来说,人口超20万,位于黄河中游,吕梁山南端,山西省西南,临汾市西部。地理座标为北纬35°41′30”~36°09′07”,东经110°30′18”~111°16′57”之间。东与尧都区、襄汾县接壤,西隔黄河与陕西省韩城市、宜川县相望;南与河津市、稷山县、新绛县为界,北与吉县睦邻。县境轮廓大致呈桑叶形,全县总面积2029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1.3%,占全市面积的10%。在历史上,就乡宁县这一建制,始于后唐时期,距今已有接近1100年的历史了。

山西省哪一个县人口最多(山西省一个县人口超20万)(1)

首先,乡宁县隶属于山西省临汾市。乡宁县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东北高而西南低,海拔髙度平均900米左右,最高处为高天山,海拔1820.5米,最低处为师家滩,海拔385.1米,相对高差1435.4米。主要山峰有高天山(1820.5米)、牛头山(1788米)、云台山(1528米)、云丘山(1577米)、尖山(1598.7米)、林山(1424米)等。乡宁县气候属暖温带亚干旱气候区,四季分明,春季多风,夏季炎热,秋季温凉,冬季寒冷,全年平均气温10℃左右,全年平均日照时数2400小时,平均降水量为570毫米;平均无霜期为170天,风向多偏东北风和西北风,年平均风速1.6米/秒,一般风力5级左右,最大8级。就乡宁县的历史来说,旧石器时期,乡宁县即有先民在此劳动、生息和繁衍。

山西省哪一个县人口最多(山西省一个县人口超20万)(2)

春秋时期,该地区属晋国的疆域。战国时期,魏赵韩三家分晋,今山西省乡宁县一带先属韩国,后成为赵国的疆域。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建立了秦朝。在郡县制下,今临汾市乡宁县一带属河东郡。西汉时期,该地区属河东郡北屈境地。东汉,属河东郡北屈境地。三国这一历史阶段,魏蜀吴三国鼎立,今乡宁县一带成为曹魏的疆域。北魏时期,析临汾置太平陕县,该地区属之。延兴四年(474年)置昌宁县,属中阳郡。太和二十一年(497年)又置平昌县,属伍(仵)城郡。东魏西魏北周北齐,初属东魏,继入西魏、北周,又属北齐,复为北周所据。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后,以避讳改中阳郡为内阳郡。开皇元年(581年)废内阳郡。开皇十六年省平昌入伍(仵)城。大业元年(605年)属文城郡。义宁元年(617年)析伍(仵)城复置平昌,该地区属之。

山西省哪一个县人口最多(山西省一个县人口超20万)(3)

唐贞观元年(627年),唐太宗李世民这位皇帝在位时,改平昌置吕香,与昌宁、伍(仵)城共隶慈州。五代十国时期,后唐同光元年(923年)因避庄宗祖讳,改昌宁县为乡宁县。避讳,该词语出自《淮南子·要略》《颜氏家训·风操》《蒲剑集·屈原考》等。《公羊传·闵公元年》说:“春秋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这是古代避讳的一条总原则。由此,就乡宁县这一建制,始于公元923年,距今已有1100年左右的历史了。后周显德三年(956年)并伍(仵)城、吕香入乡宁,隶河东道慈州。宋熙宁五年(1072年),该地区分隶慈州吉乡(吉县)、晋州(临汾)、襄陵、绛州(新绛)、太平、稷山四县。元祐元年(1086年)复置乡宁县。

山西省哪一个县人口最多(山西省一个县人口超20万)(4)

最后,金元光元年(1222年),乡宁县改隶吉州。元至元二年(1265年),乡宁县并入吉州。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恢复了乡宁县这一建制,隶属于平阳府吉州。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乡宁县属平阳府吉州。清朝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乡宁县直属平阳府。到了1914年,乡宁县属河东道。1928年,乡宁县直属于山西省。1958年10月,乡宁、吉县合并,先称乡吉县,后称乡宁县。1961年,从乡宁县分出吉县。1971年,乡宁县属临汾地区。2000年11月1日,撤销临汾地区,设立地级临汾市,乡宁县属之。如今,乡宁县属山西省临汾市。截至2018年底,乡宁县总面积达2029平方公里,总人口约为24.37万人。那么,问题来了,对于乡宁县,你怎么看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