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问太公曰:“守国奈何?”

太公曰:“斋,将语君天地之经,四时所生,仁圣之道,民机之。”

王即斋七日,北面再拜而问之。

太公曰:“天生四时,地生万物。天下有民,仁圣牧之。故春道生,万物荣;夏道长,万物成;秋道敛,万物盈,冬道藏,万物寻。盈则藏,藏则复起,莫知所终,莫知所始。圣人配之,以为天地经纪。故天下治,仁圣藏;天下乱,仁圣昌:至道其然也。圣人之在天地间也,其宝固大矣。因其常而视之,则民安。夫民动而为机,机动而得失争矣。故发之以其阴,会之以其阳,为之先唱,天下和之。极反其常,莫进而争,莫退而让。守国如此,与天地同光。”——《六韬·文韬·守国》(状况)

变至化,糅於万物;悴憔黧黑,忧患满腹;不安其生,不乐其俗;丧其天年,皆伤暴虐。是以君臣相顾而营营,父子相念而恋恋,兄弟相忧而悽悽,民人恐惧而悚身。悚身相结,死不旋踵,為患祸也。——《云笈七签》(状况)

唐陆希声《道德经传序》曰:大道隐,世教衰,天下方大乱。当是时,天必生圣人。圣人忧斯民之不底于治,而扶衰救乱之术作,周之末世其几矣。於是仲尼阐叁代之文以扶其衰,老氏据叁皇之质以救其乱,其揆一也。盖仲尼之术兴於文,文以治;老氏之术本於质,质以復性。性之极,圣人所不能异;文质之变,万世所不能一也。——《云笈七签》(阴之本性)

经典国学文化全文(学习国学经典中的汉字)(1)

四蒸木瓜丸。治肝、肾、脾三经气虚,为风寒暑湿相搏,流注经络。凡遇六气更变,七不和,必至发动,或肿满,或顽痹,憎寒壮热,呕吐自汗,霍乱吐利。——《本草纲目》(感情)

乾,天也。天者,乾之形体;乾者,天之性。乾,健也,健而无息之谓乾。夫天,专言之,则道也,天且弗违是也;分而言之,则以形体谓之天,以主宰谓之帝,以功用谓之鬼,以妙用谓之神,以性情谓之乾。——《程氏易传·乾传》(本性)

问仁。伊川先生曰:此在诸公自思之。将圣贤所言仁处类聚观之,体认出来。孟子曰:“恻隐之心,仁也。”后人遂以爱为仁。爱自是,仁自是性,岂可专以爱为仁?孟子言:“恻隐之心,仁之端也。”既曰仁之端,则不可便谓之仁。退之言:“博爱之谓仁。”非也。仁者固博爱,然便以博爱为仁则不可。——《二程遗书》(阴之本性)

经典国学文化全文(学习国学经典中的汉字)(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