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释迦牟尼在孤独园停驻的时候,曾经有一次独自外出,经过一棵大树,树下有四个穷比丘在那里激烈谈论,似乎在争论什么。

释迦牟尼苦修几年吃的什么(释迦牟尼世上有四种苦)(1)

四个比丘看到释迦牟尼走来,似乎也从他身上看到了大智者的气息,于是便一起请教,请他为大家做个公证,到底谁说得更符合真理。

原来,四个比丘正在讨论世间最大的痛苦是什么的问题。第一个认为是欲望,第二个则认为是嗔怒,第三个则以为是饥饿,第四个则认为是恐惧。

因为四个人都对自己的论点都有足够的自信,却都不承认别人所说的理由,所以谁也说服不了另外三个,一时间就僵持在那里。

释迦牟尼听了大家的解释后,出乎四个比丘的意外,他只是微笑着说,你们四人所说的痛苦,其实都不能算是世间最大的苦,顶多算是你们自己一个人的感觉。

释迦牟尼苦修几年吃的什么(释迦牟尼世上有四种苦)(2)

四人听了稍微沉思了一下,发现释迦牟尼说的确实在理,便继续请教他,既然您说得这么中肯,那么您认为世间最大的苦是什么呢?

释迦牟尼说道,想要弄清楚什么是世间最大的苦,我们就得先弄清楚自己为什么感觉到苦。你们想一下,其根源是不是就在自己的色身上?

就像你们刚才所说的欲望、嗔怒、饥饿和恐惧,都只能算是枝叶,它们都是建立在自己的色身之上的,如果脱离了色身,还存在你们所理解到的种种苦吗?

释迦牟尼苦修几年吃的什么(释迦牟尼世上有四种苦)(3)

我们世间的一切事物,不管是人还是物,都不能避免地身处在竞争之中。为了获得更多的阳光,植物就会向上长得更高;为了获得更多财富,人就会辛苦劳累,甚至走入歧途。

这个过程里,才滋生了各种各样的苦,所谓的欲望和嗔怒,饥饿与恐惧,只不过是万千苦里最常见的几种罢了。

我们想要远离苦,如果欲望是最大的苦,那我们断舍欲望就能达成吗?显然不足,其它几种也是一样。

想要脱离痛苦,唯有控制好自己的色身,达到心中无念的境地,才能获得彻底的快乐,那就是涅槃。

释迦牟尼苦修几年吃的什么(释迦牟尼世上有四种苦)(4)

最后,释迦牟尼还给四个 比丘说了一个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的过去世里,有一个修具了五种神通的比丘,大家都知道,它的修为已经差不多要到达寂灭的境界。

于是,不管他走到哪里,都不会给旁边的事物带去恐惧,就连鸟兽也会安然地陪伴在他身边。

后来,五通比丘证悟了鸟兽之语,竟然听懂身边的鸟兽也在争论“最苦”的问题。

在乌鸦看来,饥饿和干渴最痛苦,飞鸽则以为欲望是最大的苦恼,蟒蛇认为嗔怒最难经受,麋鹿则最害怕恐惧。

释迦牟尼苦修几年吃的什么(释迦牟尼世上有四种苦)(5)

五通比丘此时已经完全融入到鸟兽之中了,发现自己能够和它们充分沟通,便告诉它们说,你们都还没有触及到痛苦的本质。因为你们刚才说到的各种苦,其实都是身体的感觉。

你们可以试想一下,感觉都欲望和饥渴、嗔怒和恐惧的,都是你们的身体感受到的,如果身体不存在了,这些感觉还在吗?

所以,你们都应该认识到,我们最难抑制的苦,其实就是自身,也可以理解成色身,自己的身体,以及身体看到的各种幻象。

见四个比丘听得入迷,都呈现一副深思的神色,释迦牟尼稍微停顿了一阵,继续告诉他们说,当时的五通比丘就是现在的我,而那争论的乌鸦、白鸽、蟒蛇和麋鹿,就是现在的你们。

释迦牟尼苦修几年吃的什么(释迦牟尼世上有四种苦)(6)

正是因为当时的我听懂了你们的叙说,同时也帮助我进一步认识到色身才是痛苦之源,我后来才舍弃王位出家,舍弃了俗世中拥有的一切,就是为了要断除所有的欲望,不贪恋这四大享乐。

四个比丘听了释迦牟尼的话,顿时就明白了许多道理,所谓前尘往事历历在目,霎时就证悟了罗汉果位。

这个故事其实对世俗同样也有很大的教育意义,现代人总是为了获得更多财富名利而奔波,等到老去之后又懊悔自己失去太多。

释迦牟尼苦修几年吃的什么(释迦牟尼世上有四种苦)(7)

如果他们也能弄懂一个道理,自己的身体和自己所看到的外部世界,才是造成自己不快乐的根源,那么,是否从一开始就能获得更多快乐与放松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