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戏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国家有关部委先后发布《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关于戏曲进校园的实施意见》,加大了对戏曲传承发展的扶持力度,同时为戏曲在高校中的传播普及提供了根本遵循。作为中国戏曲第二大剧种的越剧,其保护与传承需要专业教育,更需要普及教育。因此,笔者结合近年来越剧保护与传承的具体实践,探索越剧传承的高校路径,力图为戏曲在高校的传承提供新思路。

戏曲越剧在哪里去学(地方戏曲保护与传承的高校路径)(1)

  越剧独特的文化价值

  柔美精雅的江南美学特质。中国戏曲艺术有着极其鲜明的审美特征,在世界戏剧舞台上独树一帜。越剧起源于江南,在发展过程中借鉴昆曲、话剧、绍剧等剧种的特点,吸收江南水乡秀美灵动的特质,唱腔上清悠婉丽、细腻有神、跌宕婉转,形成了抒情柔美的艺术风格,体现了江南的柔美雅情,蕴含独特的江南文化,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

  民族文化认同的精神纽带。文化认同的核心是对一个民族的基本价值的认同,是凝聚民族共同体的精神纽带。越剧处于吴越文化圈,承袭江南特有的柔和、秀美的精雅文化形式所体现的审美取向与价值认同。对越剧的价值认同,有助于增强区域民众对本土优秀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自觉赓续传统文脉,守护共同的精神文化家园。

  越剧文化中的美育教育功能。越剧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民族艺术,兼具文学、绘画、音乐、舞蹈等艺术表现形式,包含丰富的传统文化历史内涵,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丰富的经典优秀剧目体现了越剧特有的审美趣味、道德伦理、爱国精神、思想情感等价值体系,具有全方位、深层次、综合性的美育教育功能。

  越剧在高校传承与保护的要素

  有效传播是关键要素。振兴戏曲重在培养观众。有调查发现,大学生对戏曲接受度不高的主要原因是对其艺术形式不理解及传播载体单一。任何一门艺术的理念都包含在作品的表达中,受众能理解其艺术形式是这门艺术有效传播的前提。只有在大学生理解越剧唱词、节奏、韵律的基础上,才能使之得到有效传播。因此,让大学生充分理解越剧艺术形式是其在高校传播普及的关键要素。

  价值认同是内在要素。大学生受到外来文化影响的同时,其价值取向也更为多元化。越剧的作品内容、表现形式与传播途径缺乏创新,缺少在语言、节奏、内容上与大学生生活更契合的作品和呈现形式。多数高校的戏曲社团数远远少于流行歌舞社团,也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价值认同。因此,越剧要针对大学生群体,找准情感共鸣点和生活关注点,才能把传统文化的价值导向转化为自觉行动。

  资源保障是基本要素。戏曲在高校的传承与保护往往受制于师资力量、经费投入、场地设施、社会资源四个方面的资源不足。当前,开展越剧教育最为紧迫的问题是专业化教育人才缺乏,师资力量相对薄弱;高校对越剧活动经费投入不足,制约了越剧教学、社团、训练、展演、竞赛的有效开展;越剧活动开展同样需要场地、设备、服装、道具、舞台,同时,也需要社会越剧团体对学校的支持和带动。

  越剧传承与保护的高校路径

  完善越剧组织构架,建立越剧教育良性互动机制。设立越剧传承与保护基地,成立越剧文化传承与保护工作推进领导小组,整合部门、学院、研究机构等校内资源,以及地方越剧团等社会资源,形成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互动、实践探索与理论研究互补、校内与校外共建共享的工作合力。高校根据课程教学、学术研究、活动指导、社团辅导等工作的需要,通过学校、剧团、企业等多方合作的形式,形成“校—团—企”的校内、校外两轮驱动,合力推进越剧教育。高水平师资是越剧传承与保护的核心力量。建设“校团合作、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以校本建设为主,并通过越剧团聘任特聘教授、艺术导师;通过内培外引、校团合作、专兼结合,建设一支学术水平高、教学能力过硬的师资队伍,为越剧教学和理论研究提供坚实基础。

  优化越剧课程结构,以学分的形式保障越剧教学。课程结构是课程目标转化为教育成果的纽带,是课程实施活动顺利开展的依据。越剧课程结构的优化要符合知识结构、形态结构、课时比例的科学要求;要探索创新具有时代特征、校园特色和学生特点的教育形式;要结合学校教育实际,强化越剧教育教学的通识性,将越剧课程纳入高校美育通识核心课程体系,成为人人必修的美育系列课程之一。因此,要构建“普及—体验—拓展—提高”进阶式越剧课程结构,将越剧相关课程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以学分的方式保障越剧教育的普及,使越剧教育制度化、长效化。以“戏曲文化鉴赏”(1学分)等美育导论课作为越剧的普及教育,以“越剧艺术赏析”(2学分)、“戏剧基础”(2学分)等课程作为戏曲和越剧的专项学习。同时,将越剧教育由课内向课外延伸,通过越剧社团课“越剧演唱实训”“越剧舞台表演实训”作为学生的提高课程,以“编剧基础”“文化产业管理与概论”等选修课程作为知识的拓展,实现越剧课程的限选与任选、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专业与通识的合理设置。

  搭建越剧活动平台,营造越剧实践与活动氛围。学生社团是高校为大学生搭建服务成才体系的重要载体,是越剧教育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托戏曲社团在高校开展大学生戏曲实践活动是戏曲普及与传承的重要路径。在戏曲教育过程中,高校可引导并扶持学生成立戏曲社团,配备专业的指导教师对社团业务进行专业指导,按照社团品牌化、剧目精品化、活动普及化的目标,在经费投入、条件创设等方面给予支持。同时,高校可依托戏曲社团开展戏曲第二课堂实践、戏曲展演和竞赛等活动。对戏曲社团学分的认定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如通过设立“越剧文化节”,使每年越剧活动固定化;通过开展越剧经典剧目专场演出,大力营造校园戏曲文化氛围;以越剧为带动,通过文化大讲堂等形式定期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普及传播。为了让传播渠道跟上时代发展,适应大学生的文化需求和生活习惯,高校可充分运用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平台,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通过社团活动、越剧交流和文化宣讲等活动形式,引导大学生了解戏曲、走近越剧,不断增强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

  建立越剧研创基地,加强越剧文化研究与保护。地方戏曲的研究保护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戏曲文化遗产存在着物质价值和研究欣赏价值,这也是戏曲文化遗产的核心价值。对地方戏曲研究,既包含对戏曲本体的精细考证,对剧种历史的谱系研究,也包含对剧目、音乐、表演等进行文学艺术审美研究。越剧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性艺术,对其理解、研究与传播还有较大的欠缺。因此,在研究与保护过程中,需要加强对越剧艺术的资料收集、文献整理、理论研究、开发数据资源利用,以及越剧保护扶持和对外传播的政策研究。高校可设置越剧传承与保护基地,整合研究力量,形成“课程开发、史料整理、理论研究”的研究体系,为越剧传承保护提供理论支撑。可以通过项目申报、资金扶持、社会合作等形式开展专题研究,形成一批高质量戏曲研究成果。越剧传播的有效性研究是越剧传承保护重要环节,通过开展情境探索与实践、教学有效性探索等理论与实践研究,使越剧理论研究反哺越剧教育实践;通过越剧传播机制与政策的研究,加强越剧文化普及与资源保护。

  (本文系第一批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越剧文化传承与保护基地”、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基于立德树人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实践策略——以越剧进高校为例”(JG20180290)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杭州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与传媒学院)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章瑞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