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足厥阴肝经(十二正经之足厥阴肝经)(1)

足厥阴肝经,是十二正经最后一条经脉,经气循行由肺经开始,止于肝经,其实说止于肝经并不准确,应该是到肝经后十二正经的循行算完成了一个周期循环。而后经气复转循行于肺经,往复循环,如环无端。

什么是足厥阴肝经(十二正经之足厥阴肝经)(2)

足厥阴肝经,从大趾背部毫毛处起始,接续于上一条经脉(足少阳胆经),向上沿着足背部内侧,抵达内踝前1寸处,紧接着向上沿着小腿内侧,在内踝上8寸处交出足太阴脾经之后。(正常足三阴经在下肢的循行规律是: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而这边特殊的是内踝尖上8寸处以下的循行是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沿着腘窝内侧,上行大腿内侧,进入阴部阴毛之中,环绕外阴,抵达小腹部,向上夹胃旁,属于肝,联络于胆。向上穿过膈肌,分布胸胁部,沿着气管后面循行,向上连接目系,而后上行出于额部,与督脉交会于颠顶。目系的分支,从眼部向下沿着面颊循行,环绕嘴唇内。肝脏处的分支,从肝出发,通过膈肌,向上流注于肺,而后经气重新注入肺经,一个周期的循环终止,新的周期循环开始。

什么是足厥阴肝经(十二正经之足厥阴肝经)(3)

肝经异常,则容易出现一些症状,诸如:腰痛、男子小肠疝气、女子腹部肿胀、咽喉肿痛、面色灰黑无血色。

本经的穴位可以治疗:胸闷、恶心呕吐、大便溏泄、疝气、遗尿、癃闭。

什么是足厥阴肝经(十二正经之足厥阴肝经)(4)

足厥阴肝经总共14个腧穴,首穴大敦,末穴期门。

行间穴:是肝经的荥穴,具有疏肝理气,清热镇静的作用。可以治疗头痛、目眩、头晕、月经过多、痛经、闭经、带下、尿痛、中风、癫痫、急躁易怒、黄疸等疾病或症状。

太冲穴,是肝经的原穴,也是其输穴,为本经之要穴。对于中风、小儿惊风、癫痫、下肢痿痹、目赤肿痛、咽喉肿痛、耳鸣、耳聋、月经不调均有很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与合谷穴同时针刺,合称“开四关”,能够有效的调节全身的气血运行,对于整体的状态调节疗效很好。

蠡沟穴,本经的络穴,在内踝尖上5寸,胫骨内侧面的中央。经气在此处走向足少阳胆经。本穴主要治疗:睾丸肿痛、外阴瘙痒、小便不利、遗尿等疾病。

期门穴:是肝经的募穴,也就是肝的经气汇聚于腹部的穴位,同时也是足厥阴肝经与阴维脉的交会穴。主治:胸胁胀痛、腹胀、呃逆、吐酸、乳痈、烦躁等。

喜欢经络的小伙伴,别忘了点点关注,给个赞加转发。有感兴趣的问题可以评论或者私信。谢谢!

什么是足厥阴肝经(十二正经之足厥阴肝经)(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