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bert-闪极S140测评
首先,非常荣幸能获得电粉这一次评测最新款S140的机会。我自己也对S140这款产品期待已久,从去年闪极放出消息,到发布会,到后来有了第一批测试文章,我都很仔细的在追着S140的动态。这款产品的发布,很直接的对标的是Apple 140W氮化镓。闪极作为充电头行业领跑者,也是全球首发了多口PD3.1的充电头。可以说,其性能非常的强悍。
我作为一个闪极老粉,自己拥有过闪极的100W四口黑色、闪极90W三口、闪极100W四口黄色、闪极磁吸车充,以及闪极的若干线材。同时我也有若干其他品牌的高功率多口、单口充电头,以及高功率的移动电源。这次就让我从主观的角度来带大家看看闪极S140
外观介绍:
充电器本体为橘色,下方logo部分为黑色横条 橘色SHARGE品牌字样
侧面配置有三个充电接口,从上至下分别为type-c、type-c、type-a。最上方的USB-C1接口便是本次的重点,此接口能支持最大28V-5A的140W功率给设备充电,闪极也用小框做了醒目的标识。
本次也是用了可折叠插脚,方便咱们外出携带
本次有一个相对于原来100W改进了一个小细节,插脚折叠之后没有超出充电器本体,也就意味着和电子设备放下一起不会被插脚漏出部分给刮花,给一个赞!
插脚这一侧的数据标识指出:
此款充电器型号为:S140
输入:180-240V~50/60Hz 2A Max
USB-C1输出:5V/9V/12V/15V-3A,20V/28V-5A(140W Max)
USB-C2输出:5V/9V/12V/15V-3A,20V-5A(100W Max)
USB-A输出:5V4.5A,4.5V-5A,9V3A,12V2.5A,20V1.5A(30W Max)
总输出:140W Max
具体大小,因为我没有游标卡尺,所以拍了一张我先存的所有的充电头的对比图,大家如果有其中一个便可以很直观地做出对比。本次S140整体来说侧面很接近正方形,对比苹果140W还是很有优势。对比自家上一代100W,会稍微矮一点,但是宽一些。图中右下角为aohi100W双口,右侧中间为苹果140W,最中间为苹果61W,再上方为苹果30W,再右侧为VIVO120W,再右侧为小米65氮化镓,左上方为苹果20W和18W,左中为祖传5V1A。
放在我手中,差不多比手心小一点,基本上就告别了裤子口袋。
协议测试:
我用的是POWER-Z KM002C
优先测试的是S140的C1接口
其中支持FCP、SCP、AFC、QC3.0、APPLE2.4、PD3.1等快充协议,协议支持非常全面。
其中C1口的PDO报文为:
支持5V3A、9V3A、12V3A、15V3A、20V5A和28V5A六组固定电压档位和3.3-21V5A一组PPS电压档位。
当中的28V5A就是最新的PD3.1 EPR协议,即扩展功率范围。
其次测试的是S140的C2接口
其中支持FCP、SCP、AFC、QC3.0、APPLE2.4、PD3.0等快充协议,协议支持依旧
非常全面。
其中C2口的PDO报文为:
支持5V3A、9V3A、12V3A、15V3A、20V5A六组固定电压档位和3.3-21V5A一组PPS电压档位。
C2口就只支持最高100W,比较常规。
最后测试的是S140的A1接口
其中支持FCP、SCP、AFC、QC3.0、APPLE2.4、Samsung2A等协议。
充电设备兼容性测试:
因为刚好我自己有一台现阶段唯一支持PD3.1协议的笔记本电脑2021 Mac Book 16,所以下面给大家做一个实测。
做测试的时候我的电脑电量为:26%,用C1口并且使用原装的苹果C to MagSafe 3可以启用到接近140W的满功率进行充电。
下图我使用的是S140 C1接口 原装的苹果C to MagSafe 3为2021 Mac Book 16进行充电,实测功率为27.7V 4.67A 129.467W,开启了PD3.1 140W模式进行充电。基本上半个小时可以冲进一半的电量,出门在外临时补电的体验感还是很赞的。我自己有两次需要转机,在机场应急冲一会再战基本上问题不大。非常赞!
其中我也用了C to C的口插在S140的C1上充电实测95W左右,走的是PD3.0的20V 5A的协议,达不到140W(图片没拍就不上啦)所以想要满功率体验PD3.1还是得用苹果原装的C to MagSafe 3。
下图是使用S140的C2口加上原装的苹果C to MagSafe 3为2021 Mac Book 16进行充电。实测功率为20.3V 4.67A 94.7W。我也用了C to C的口插在S140的C2上充电实测93W左右,走的也还是是PD3.0的20V 5A的协议。
下图我是用的S140的C1口 苹果原装的C to L线给我自己的主力机12 Pro Max充电,其中手机电量为35%,可以测出手机能支持的最大功率。实测功率为9.18V 2.53A 23.26W,可以为手机满功率回血,很赞!
下图我是用的S140的C2口 苹果原装的C to L线给我自己的主力机12 Pro Max充电,其中手机电量为36%,可以测出手机能支持的最大功率。实测功率为9.11V 2.53A 23.06W,和C1口几乎一样,依旧很赞!
下图我是用的S140的C1口 苹果原装的C to L线给iPhone8充电,其中手机电量为40%。实测功率为9.05V 0.80A 7.27W。
下图我是用的S140的C2口 苹果原装的C to L线给iPhone8充电,其中手机电量为41%。实测功率为9.04V 0.85A 7.91W。
下图我是用的S140的C1口 苹果原装的C to L线给Air Pods 3充电,其中充电仓电量为70%。实测功率为5.10V 0.14A 0.74W。
下图我是用的S140的C2口 苹果原装的C to L线给Air Pods 3充电,其中充电仓电量为70%。实测功率为4.98V 0.14A 0.72W。
下图我是用的S140的C1口 便捷式C口Apple Watch充电器给Apple Watch6充电,其中手表电量为65%。实测功率为5.11V 0.24A 1.26W。
下图我是用的S140的C2口 便捷式C口Apple Watch充电器给Apple Watch6充电,其中手表电量为65%。实测功率为4.99V 0.16A 0.83W。
多口同时输出时
由于我只有一个POWER-Z功率测试仪,所以就不上图。
基本上我手上的设备和充电线全都是C口的,所以我绝大部分时间也都只使用两个A口。
如果把C1接上2021 Mac Book 16,C2接上iPhone 12 Pro Max,实测Mac只支持PD3.0 20V 5A的最高100W(用Mag Safe 3或者 5A的C to C都一样)iPhone最高支持23W充电,但是从充电头网的测试文章来看,功率分配模式应该是100W 35W。
对于我平常出差一般是,一个电脑、两部手机、两个耳机、一个手表、一个移动电源来说已经很够用了。
温度测试
由于我没有热成像仪,所以按照体感来说,满功率给Mac冲半个小时,用手去摸整个充电器有一点烫,是一个我能接受的范围,没有非常过热,对于一款140W的充电器来说这一点还是非常棒的!
Albert总结:
①闪极的外观从来都是那种非常好看的,这次也不例外,是一个男孩女孩通吃的产品。产品外观拿到手里依然很精致,不论是从材料还是印刷来说都是第一梯队的产品。
②体积控制的很不错,比苹果原装140W小了不少,重量方面也控制的很不错。对于我来说这款S140是一个出差好帮手。有了它之后我就可以把原装放在家里用,这个带着出差。在下面放一张昨天在机场充电的随手拍。(感叹一下,每次拿出来都要多看几眼)
③充电协议方面,我用POWER-Z测试下来还是很全面的,由于我并没有安卓的任何产品,所以没有体验除了PD以外的各种私有协议。单论我手上的所以产品来说全都能支持到最大功率,包括我家里还有一个Mac book12,以及两个百瓦的移动电源,都能满功率回血。非常赞!
④由于苹果原装的基本上就只有一个口(除了最新的35双口的两个以外)所以我要是带原装充电器出门就得带至少2-3个,不论是体积还是重量都还是一个难题。我已经带着S140出了一次差了,基本一个管够,三口的配置可以满足我上述的所有随身物品充电(虽然我只用2个C口哈哈哈)
⑤作为一个充电头狂热爱好者,以及闪极的老粉来说,还是希望闪极能够在充电领域一直用心沉淀,扎扎实实的为闪极的粉丝,为充电领域带了一个又一个又能看又能打的产品。虽然我有很多很多设备,但是这是我第一次写测评文章,希望大家多多支持我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