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育儿中, 我建议父母们尽量避免以下做法:,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父母的期望过高?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父母的期望过高(父母的期望不是越高越好)

父母的期望过高

在日常育儿中, 我建议父母们尽量避免以下做法:

1. 经常数落孩子[撇嘴]

处于幼儿期的孩子,由于心智发育不成熟,还没有自我评价意识和自我认知能力。

他们对自己的认识和判断,往往来源于成人的判断。挑剔的语言是一种负面的暗示。

说多了,就会在孩子的心里刻下“我不行,我没有能力”的印记。

这样每当孩子尝试什么事情的时候,最先想到的是:“是的,我可能不行,还是不去做了吧。”

2. 对孩子期望过高[黑线]

很多家长由于自己事业有成或本身性格要强等原因,对孩子的期望也比较高。

这样的家庭,即使父母很少批评孩子,也会从言谈举止中向孩子传递着高期望的信息。

然而孩子并不是父母的翻版,他有自己的智力特点、个性特征、兴趣爱好等。

一旦达不到父母或自己的要求,就把失败归咎于自己,认为自己努力不够,能力不行,产生了处处不如人的自卑感。

还有不少家庭,如果孩子不能达到父母的期望,轻则训斥,重则体罚。

在这样的高压政策下,很容易让孩子产生自卑心理。

父母的期望不是越高越好,当超出了孩子的实际水平,无论怎么努力也达不到父母预定的目标时,在体验着一次次的失败和挫折之后,孩子是无法获得自信的。

3. 把孩子和别人做比较[可怜]

很多家长喜欢拿自己的孩子与他人进行横向比较。

家长的思维是,以为比较了才能给孩子树立榜样,刺激孩子上进,开动他学习的马达。

孩子在回答“最烦父母做什么事”的调查时,排在前三名的是:叨唠,批评,拿自己与别人比较。

拿孩子与他人比,只会让孩子产生自卑和抵触情绪。

每个孩子都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孩子们不是不想努力,而是因各种原因达不到父母所期望的目标。

拿别人的优势对比自家孩子的弱点,除了让孩子自惭形秽,抬不起头外,也极大地刺伤了他的自尊心。当这样的比较多了,孩子听麻木了,他的自尊心也没了,自然不会求上进了。

4. 家长的包办代替过多[思考]

喜欢尝试、敢于探索、好奇求知是孩子的天性。

如果父母能放手让孩子多尝试,多活动,让孩子多干他力所能及的事,而不是事事为他做好,事事包办,剥夺孩子的锻炼机会,就不会因动手能力差、独立生活能力差而与同龄人拉开距离,并产生自卑感了。

家长的过度保护和亲力亲为,让孩子对大人产生依赖心理,要么不愿意主动尝试,要么尝试以失败告终。结果是“我不会做,我做不好,妈妈来吧,爸爸来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