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菜的特点是棵大,但菜梗比菜叶多得多。如今市场上少见大白菜,当年之所以普遍种植,关键在于产量高。

一周一菜感悟(十日谈大白菜)(1)

  我说的大白菜,不是指茭菜。因为城市里的人往往将茭菜称大白菜。它是青菜的一种。青菜该是包括了塌棵菜、小塘菜、大白菜、鸡毛菜之类。塌棵菜形似塔,菜秧成活后,叶瓣往四周长,整个塌在地上、型松散而得名。小塘菜高一拶许,梗白中带绿,形往上长且紧凑,叶绿得精神,不怕霜打,似小家碧玉;此菜市场上多见,然大半是其变种,仅乡村自种自享,少许由老人在路边叫卖,打发时光。鸡毛菜易区别,不说。

  唯有大白菜,如今市场上少见。那或许因为现代人胃口小,也或许因为其味性淡,才不为时人青睐。大白菜之所以当年普遍种植,关键在于产量高。它的栽种都在晚稻收割后,或者是拔掉后。而整畈整畈种的,都是菜农。一般的农家,种在杂边地、田埂旁。大白菜的秧种下后,若天不下雨,就得浇几天的水,等成活后,也不费多大功夫料理。但那时天还不冷,有青虫,那需要捉除,或者喷洒些“二二三”农药,再浇上一次粪水或猪塮水即可。大白菜的特点是棵大,有两拶高合拶粗。相对于菜叶,菜梗要多得多。那或许是今人少眷顾的另一个原因。它的叶直着往上长,至叶瓣处才蓬散开来。整个形,根部大而丰满,梗与叶连接处稍稍收紧,似结束一根腰带,上面叶始开蓬。远远看去,白的梗青绿的叶,曲线分明,亭亭而立,煞是好看。使人联想到《诗经》中的硕人。

  那是未经霜打的大白菜。可以吃了,无非清炒,少许油拌,放点盐。尽管如此,还显寡淡。还有一种就是吃菜板。将菜梗切成块状,隔夜一腌,第二天就可以帮粥吃。不怕辣,就放些红辣椒。爽口而微辣。那么多的大白菜吃不完,那就搬出能躲藏下两个小孩的大缸,腌成咸菜。腌咸菜讲究,菜必须洗净后在帘子上晒一个太阳,使其微软。然后一层层铺在缸底,每铺一层,就撒一层盐。然后,一人赤着脚反复踩,直至满满一缸。看似腌菜,其实是技术活。会腌的,这菜酸爽有韧劲。不会腌的,这菜会有脚丫臭或者卤臭。我母亲是行家,她腌的菜队里最好。问她门道,她也说不上。

  即便腌掉了许多,田里一定还留着不少。农民们留着吃霜打菜。大白菜经霜,不再玉立,因大伤元气而蔫头蔫脑。这时的大白菜最好吃,不但烧起来很酥,还在于糖分足而甜糯。三四棵菜烧几大碗,就着新米下饭,一顿下来,吃得精光。

  隆冬时分,缸里的咸菜熟了。百尺泾里敲鰟鮍鱼声四起,乡邻们花一两毛钱买得鰟鮍鱼,将咸菜剁碎了红烧几大碗下饭,隔夜还可以吃咸菜鱼冻。

  来年开春,大白菜起蕻,那菜蕻也像母体,颀长而肥,炒菜蕻吃甜而生脆。来不及吃的分孽菜蕻,还是放在梅子瓮内腌制。那是最好吃的咸菜,因为那里面积聚了菜的全部精华。先是春笋上来了,随后蚕豆上来了。一瓮瓮地随开随吃。咸菜蕻就着烧笋汤、豆瓣菜汤。其鲜无比。我外孙女每次来老家,一定会嚷着要吃太太烧的笋菜汤、豆瓣菜汤。到这时,大白菜的家族才打上一个句号。和着菜萁留下的种,被晒在屋檐上,等待下一个秋天回归大地。(小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