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曾发过一篇关于福康安的文章,看到很多评论都说他是尔康的原型,以此推算,那么福康安的弟弟福长安就是尔泰的原型了。

不过电视剧中的情节只能茶余饭后聊以自娱,大可不必采信。历史上真正的福长安相比于他的父亲和几个兄弟来说,无论其能力、名声都远远不及。

乾隆大帝鄂尔泰坚守遗诏(其人是尔泰原型)(1)

傅恒一生有四个儿子,分别是福灵安、福隆安、福康安和福长安。傅家父子五人,除了福灵安早死外,其他都为军机大臣。

福灵安是长子,乾隆的侄女婿,因为他去世的早,不然应该是四兄弟中最被重用的。老二福隆安娶了乾隆第四个女儿,做了皇帝女婿,乾隆算是他的姑父和岳父,自然地位尊贵。老三福康安就更不用说,乾隆当他是自己的亲儿子一般,一生受到宠信,死后还封异姓王。

福长安是傅恒最小的儿子,要说能力他没多少,但他也有自己的优势,其一是家族背景,其二就是长得帅,其三就是机灵,讨人喜欢。乾隆四十五年,福长安入军机处。刚入军机处时,乾隆觉得福长安年轻,遂让老臣阿桂带他出去办案,加以锻炼。

乾隆去世后,和珅跌倒,福长安跟着一起栽下,福长安将自己与和珅绑的太紧了。在外人看来,以他的地位,以乾隆对傅恒一家的感情,福长安完全没有必要依附于任何人。

但福长安明白,自己没有三哥福康安那样的能力。他清楚富贵荣华,万千恩宠,随时都会如黄花般凋谢。他如果安心做一个富家公子,足可此生无忧,奈何他生在权贵之门,不能自我选择。

作为傅恒的姐夫,乾隆觉得自己该尽更多的责任,他将傅恒未成年的儿子接到宫中抚养。福长安又是最小,在宫中由乾隆亲自抚养了二十余年,福长安成年后,乾隆如何肯将他闲在一边,要让他帮自己打点江山。

福长安知道自己几斤几两,家世之外,他的能力资本等于零。然而,乾隆却又重用他。官场的险恶他自然知晓,他必须寻找一个坚强的政治同盟,支持自己,扶持自己,点拨自己。此时,性格相仿,志趣相同,外表俊俏的和珅伸出橄榄枝,福长安自然一头扎入了和珅的怀抱。

乾隆大帝鄂尔泰坚守遗诏(其人是尔泰原型)(2)

嘉庆帝与福长安二人同年,都出生在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可以肯定,少年时代的嘉庆,与宫中成长的福长安,一起玩耍,一起读书,有着很多的接触,结下了情谊。

做了皇帝之后,嘉庆以为凭借着二人的关系,可以探知些许和珅的情况。嘉庆曾几次利用二人私下相处的机会,询问和珅平日作为如何,而福长安则闪烁其词,顾左右而言他,并无一语不利于和珅。嘉庆心中也因此给他记下了一笔,后来指责他包庇和珅“甚为可恨”。

和珅跌倒的同时,福长安也跟着被革职擒拿,家产被抄光。和珅被赐自尽之后,如何处理福长安也为朝野上下所瞩目。福长安没什么大能力,也不是大恶之人,要说贪腐,他也只是个小蛀虫,家产也只是和珅的一个零头。

乾隆大帝鄂尔泰坚守遗诏(其人是尔泰原型)(3)

而更重要的是,他的父亲傅恒立下了赫赫战功,富察氏更是与爱新觉罗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审视再三之后,嘉庆最后还是留了他一命。

最初福长安被拟定为斩立决,后改为斩监侯,再被发去乾隆陵墓做供茶人。嘉庆以凌厉的毒舌,描述了为何饶恕福长安一命:“福长安被皇考在宫中豢养二十余年。皇考去世后,当年他所用过的器物,朕都不舍得扔掉。福长安如条小犬在宫中被养了这么多年,好比皇考的宠物,将他杀了,朕也有所不忍。”

贵公子福长安一直锦衣玉食惯了,让他去做个供茶人,让如何甘心。先是借口生病,没有去裕陵当差。后来勉强去了裕陵,没多久有借口腿有病,溜回了京城医治。

嘉庆得知后怒骂福长安:“实属大胆,卑鄙无耻。”随即将福长安发配到盛京充军,儿子锡麟也被下令跟着一起同去。

乾隆大帝鄂尔泰坚守遗诏(其人是尔泰原型)(4)

几番沉沦,福长安也知道收敛了,在盛京当差比较勤勉,后被嘉庆调回京师。在后半生中,福长安小心谨慎,也得了个善终。但傅恒一门,此后在政坛上未有大作为,军机处之中再也无富察氏这样的荣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