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四大都督,又叫东吴四英将。和五虎上将、五子良将一样,历史上本身并没有这种说法。

而且四大都督还和五虎上将、五子良将等不同。像五虎上将、五子良将等都是五个人合传,才有了后世的叫法。

但是四大都督并没有合传。《三国志》里,周瑜、鲁肃、吕蒙三人是合传,陆逊单独给列了个传。这样看,陆逊在史书中的地位比其他人都高。

三国吴国四个大都督哪个厉害(说说三国东吴四大都督)(1)

东吴四英将

其实这很正常。陆逊出将入相,位极人臣。不仅干过大都督,还当过丞相。所以陆逊地位高很正常,给单独列个传不过分吧。

真正将四人相提并论的是吴大帝孙权。后来是陆逊的儿子陆抗。于是慢慢的后世之人便将四人相提并论了。

而且呢,有一个误区。叫他们四人东吴四大都督其实是不准确的。当时周瑜是左大都督,鲁肃没干过都督等相关职务,吕蒙是都督,只有陆逊是大都督。所以四大都督的说法并不准确。

下面就来谈谈东吴四大都督。


周瑜,周公瑾

三国吴国四个大都督哪个厉害(说说三国东吴四大都督)(2)

周瑜(175—210),字公瑾。号“美周郎”。东吴著名的军事家,以及音乐家。

周瑜和孙策是连襟。他在孙策时代就帮助孙伯符开疆扩土,可以说是开疆扩土之臣,贡献很大。

孙策死后,又和张昭等人共同辅佐孙权。有“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的说法。

周瑜最大的功绩,就是帮孙权打赢了赤壁之战,这场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历史上,这场战役其实就是周瑜打的,压根没诸葛亮什么事。周瑜在这张战役中力劝孙权主战,也成功打了那些投降派的脸。

三国吴国四个大都督哪个厉害(说说三国东吴四大都督)(3)

所以,周瑜有挽救国家危难之功,是开拓时局的人物。后来孙权曾经感叹:“没有周瑜,今天自己就当不了皇帝”。这话确实不假。要是没有周瑜稳固孙权主战的信念,他东吴早就被拱手让人了,他哪还有皇帝当?

赤壁之战后,周瑜又和曹仁大战。确实受了箭伤,但是也英勇的击败了曹仁。

公元210年,周瑜英年早逝,享年36岁。历史上周瑜是病死的,绝对不是气死的。

周瑜历史上也不是什么小心眼。历史上评价周瑜“性度恢廓”、“雅量高致”、“实奇才也”。说明周瑜是个心胸很开阔的人。

三国吴国四个大都督哪个厉害(说说三国东吴四大都督)(4)

说他小心眼,那是《三国演义》里面的。作者罗贯中要负一定责任。不过呢,其实在《三国演义》里,周瑜小心眼这事得辩证着来看。

周瑜确实想杀诸葛亮。但是他是嫉贤妒能吗?如果站在东吴这边人的角度。周瑜是觉得诸葛亮这个人很难对付,自己都不如他,那日后定然是江东的大患。

这种说法,罗贯中在原著中也确实多次强调过。周瑜并非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东吴未来。最后也确实印证了周瑜所说的,诸葛亮包括刘备都是大患。

因为《三国演义》的主角是季汉,那自然不好的评价都要给别人。所以,周瑜被认为是小心眼呗。

三国吴国四个大都督哪个厉害(说说三国东吴四大都督)(5)

历史上的周瑜,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这是苏东坡描写周瑜的,只是罗贯中把这写绘给了诸葛亮。说明周瑜不仅长得帅,而且还很有气质,很英气。正所谓美女配英雄。周郎的妻子小乔也是一个大美女,和他绝配。

周瑜在东吴有独一无二的地位。是孙权的主心骨,孙权评价他有“王佐之才”。周瑜死后,孙权亲自评价:“公瑾有王佐之资,今忽短命,孤何赖哉!”这已经是很高的评价了。

三国吴国四个大都督哪个厉害(说说三国东吴四大都督)(6)

以周瑜的开疆扩土,保全东吴的功绩来看,周瑜是独一无二的存在。


鲁肃,鲁子敬

三国吴国四个大都督哪个厉害(说说三国东吴四大都督)(7)

鲁肃(172—217),字子敬。东吴的军事家,外交家。

鲁肃相比于其他四人来说,事迹有些乏善可陈。甚至不少人觉得他可能没干过什么事。

这也不怪鲁肃。鲁肃当东吴军事一把手的时候,已经是三足鼎立时期了,没什么太大的战争。这就导致鲁肃的军事才能无法施展。

要说鲁子敬不会打仗吧,也不见得。他和周瑜关系好,也是周公瑾推荐给孙权的,他要是没才能也和周瑜玩不到一起去。而且当时周瑜当都督的时候,他的职务相当于总参谋长。周瑜病逝前力荐鲁肃接替自己的位置。要是鲁肃啥也不行,这不是误了国家大事吗?这样看,鲁肃大概率是有能力的,会打仗的。

三国吴国四个大都督哪个厉害(说说三国东吴四大都督)(8)

鲁肃准确来说不应该是一位军事家,他应该是一位战略家和外交家。

他做的最大的贡献就是促成了孙刘联盟。赤壁之战后,三足鼎立形成。面对一强二弱的局面,孙刘联盟是必然。鲁肃就是在这中间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而且赤壁之战的时候他和周瑜一样是主战派,如果不是他在中间斡旋,让孙权听周瑜的,江东可能也不存在了。

但是鲁肃时期有一个大问题,就是荆州的问题。东吴借荆州就是在鲁肃时期。

鲁肃借给刘备荆州,是想让刘备臣服于孙权,给曹操树敌,减轻自己防线的压力。

三国吴国四个大都督哪个厉害(说说三国东吴四大都督)(9)

但是鲁肃错低估了刘备的野心。连曹操都说“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刘备岂能甘于人下?

所以,荆州就失去了控制,荆州也成了孙权心中的一个疙瘩。

虽然说鲁肃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对于时态如何发展缺少规划,在对待守荆州,脾气又冲的关公如何处理也是一个问题。

这些都是很棘手的问题。鲁肃都没有处理好。所以,孙权认为鲁肃在处理刘备集团的问题上,是明显的一处短板。不仅借出去的地没要回来,还差点被刘备反噬了。

鲁肃去世的时候,孙权只有“权为举哀,又临其葬”。这也说明了孙权对鲁肃还是有些看法的。

三国吴国四个大都督哪个厉害(说说三国东吴四大都督)(10)

历史上。单刀赴会这个事,其实是鲁肃干的。鲁肃单刀和关羽谈判,说的关公无话可说,最后鲁肃获得了外交上的胜利。让关公归还了一部分城池。从这件事来看鲁肃还是有胆识的。

鲁肃曾经也有过和“隆中对”相似的“塌上对”。也是认为要三足鼎立。只不过这三足是曹操、孙权、刘表。很可能早期鲁肃压根没看上刘备,所以错误估计了刘备的野心和能力,导致一系列问题的产生。

鲁肃给人整体的感觉是一个宽厚长者。说不定正因为太老实,导致有些事情看走眼,欠考虑。

三国吴国四个大都督哪个厉害(说说三国东吴四大都督)(11)

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鲁肃去世,享年46岁。


吕蒙,吕子明

三国吴国四个大都督哪个厉害(说说三国东吴四大都督)(12)

吕蒙(178—220),字子明。东汉末年名将。

有个成语叫“刮目相看”就是说的吕蒙。

早期吕蒙是个粗人,后来经过孙权、鲁肃等人的劝诫,开始慢慢去读兵书,所以,才会有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后期的吕蒙也非前期的吴下阿蒙了。

吕蒙最大的功劳就是偷袭拿下了荆州。就是白衣渡江。也因为这一战,吕蒙入选历史六十四名将。是东吴唯三入选的人之一。

偷袭荆州这件事后世评价褒贬不一。好的地方来说吧,是帮鲁肃解决了荆州问题。也为孙权实现偏安一隅,东吴全拒长江的夙愿。而且吕蒙奇袭荆州的攻心战略做的也很出色。

三国吴国四个大都督哪个厉害(说说三国东吴四大都督)(13)

但是不好的地方。在于吕蒙战略上的短视,为了保全自己,背刺关羽,在背后捅盟友刀子。这种行为放在任何时候都是会被人鄙视的会被人不齿的。

所以,为什么吕蒙被人称为小人,也不无道理。

而且吕蒙拿下荆州之后,引来了大问题,就是刘备举全国之力伐吴。要不是陆逊,东吴就灭亡了。

所以说吕蒙差点让东吴政权走向灭亡的道路。

三国吴国四个大都督哪个厉害(说说三国东吴四大都督)(14)

吕蒙这一做法也导致孙刘两家苦心经营的联盟翻脸。让曹魏有机可乘,也笑到了最后。

所以说,虽然吕蒙全拒长江的战略很有意义。但是从大局观来看,不利于整体战略的发展。

所以我认为吕蒙可为大将,但是帅才还差点。

三国吴国四个大都督哪个厉害(说说三国东吴四大都督)(15)

吕蒙突然去世,也让孙权感到惋惜。去世时孙权哀痛甚,为之降损。


陆逊,陆伯言

三国吴国四个大都督哪个厉害(说说三国东吴四大都督)(16)

陆逊(183—245),字伯言。东吴政治家,军事家。

陆逊是四大都督活的最久的。陆逊是出将入相的典范,不仅当过大都督还当过丞相,所以,他在《三国志》陈寿给他单独作传也是这个原因。

陆逊和周瑜一样,有着挽救国家于危急存亡之时。夷陵之战火烧刘备。后来石亭之战还大破曹休。

手上有两大战役加持,所以享受了单独列传的机会。也难怪孙权评价陆逊能和周瑜去比。

而且陆逊是全才,军事内政都是一把好手,属于那种社稷之臣。

三国吴国四个大都督哪个厉害(说说三国东吴四大都督)(17)

自己的儿子陆抗、陆机也都是一代名将,为孙吴立下汗马功劳,为孙吴强行续命好多年。

所以,陆逊的功劳功不可没。可以说没有陆逊,东吴也早就被刘备一锅端了。

对了,奇袭荆州的时候,也有陆逊参与,让吕蒙装病麻痹关羽的计策就是陆逊定的。

陆逊后面还是太子孙登的老师。后期卷入了孙和和孙霸的太子之争。最后愤懑而死。可以说陆逊后期是被老糊涂孙权气死的。结局不是很好,没有善终。

三国吴国四个大都督哪个厉害(说说三国东吴四大都督)(18)

陆逊去世后,孙权追谥陆逊为昭侯。他也是四个人中唯一一个被追谥的。


以上就是东吴四大都督。

最后肯定有人问,这四大都督要是给个能力排行该怎么排?

其实这个事早就有人排过了,而且这人还是孙权本人。

我个人觉得孙权排的应该是最权威的。毕竟他是这四个人的主公,不仅成功熬死了他们四个,也亲眼见证过他们的功劳。比起后世那些评论家,孙权是亲历者,也是最有话语权的。

三国吴国四个大都督哪个厉害(说说三国东吴四大都督)(19)

来看看孙权是怎么评价他们四个的:

孙权与陆逊论周瑜、鲁肃及蒙曰:"公瑾雄烈,胆略兼人,遂破孟德,开拓荆州,邈焉难继,君今继之。公瑾昔要子敬来东,致达於孤,孤与宴语,便及大略帝王之业,此一快也。后孟德因获刘琮之势,张言方率数十万众水步俱下。孤普请诸将,咨问所宜,无適先对,至子布、文表,俱言宜遣使脩檄迎之,子敬即駮言不可,劝孤急呼公瑾,付任以众,逆而击之,此二快也。且其决计策意,出张苏远矣;后虽劝吾借玄德地,是其一短,不足以损其二长也。周公不求备於一人,故孤忘其短而贵其长,常以比方邓禹也。又子明少时,孤谓不辞剧易,果敢有胆而已;及身长大,学问开益,筹略奇至,可以次於公瑾,但言议英发不及之耳。图取关羽,胜於子敬。子敬答孤书云:'帝王之起,皆有驱除,羽不足忌。'此子敬内不能办,外为大言耳,孤亦恕之,不苟责也。然其作军屯营,不失令行禁止,部界无废负,路无拾遗,其法亦美也。"

上面节选自《三国志》。而且看得出陈寿也赞同孙权的排名。

三国吴国四个大都督哪个厉害(说说三国东吴四大都督)(20)

孙权认为周公瑾最强,吕蒙第二,鲁肃有明显的短板,是垫底的。陆逊可以接周瑜的班。

因此孙权的排名是周瑜≥陆逊>吕蒙>鲁肃。


码字不易,还望珍惜。

个人己见,不喜勿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