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

人才,强国之根本、兴邦之大计。

党的十八大以来,苏州全面贯彻新时代人才工作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聚焦数字经济时代产业创新集群发展,聚力打造高水平人才集聚平台,努力建设人才发展现代化强市,连续10年入选“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城市”。

截至去年,苏州人才总量达343万人、其中高层次人才达34万人,分别比2012年增长92%和195%。

十年牵手,城市与人才“双向奔赴”;十年揽才,苏州“人才家底”厚积成势。

苏州十四五规划如何解读(城事最佳引才城市)(1)

长三角先进材料研究院

“管起来”“赛起来”“动起来”

伟大事业呼唤人才,伟大时代造就人才。

去年9月27日至28日,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在京召开,描绘“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蓝图,发出新时代推进人才强国战略的动员令。

对标中央和省委做法,今年1月,苏州市委升格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委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并高规格召开市委人才工作会议,将人才与创新工作置于前所未有的战略制高点,强势打出苏州人才工作品牌,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

苏州十四五规划如何解读(城事最佳引才城市)(2)

苏州市委人才工作会议

纵观苏州人才工作,党管人才、政治引领等关键词力透纸背。十年来,市委牵头“管起来”、县市板块“赛起来”、职能部门“动起来”,苏州人才工作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实现新跃升,以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聚才的良方,推动形成天下英才聚苏州的人才发展环境,入选国家重大人才工程创业类人才连续9年列全国首位,入选省双创人才连续15年列全省首位,累计引进海外留学人员5.5万余人。截至今年8月,在苏州工作的外国高端人才达4445人。

全周期扶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姑苏领军’虽只是个人才‘称号’,但政府对人才企业的扶持却远远不是停留在纸上,而是全周期、全流程的阳光雨露。”姑苏领军人才、旭创科技的创始人刘圣多次表示,获评姑苏领军为企业发展提供很大帮助,在多项人才政策的叠加支持下,企业走上发展快车道,并于五年前成功上市。

刘圣提到的“姑苏领军”,就是苏州人才政策体系中的重要部分。作为吸引和留住人才的关键,十年来,苏州不断迭代升级人才政策——

2016年重磅推出“人才新政”40条,实施人才引育“七大工程”,并先后出台34项配套细则,特别是人才乐居工程、优秀人才贡献奖励等,在人才圈引起极大关注;

2020年以来,苏州聚焦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人才高地,率先开展对标找差,制定出台人才国际化引领产业高端化发展相关政策,推出人才制度改革15条,推动人才政策体系架构再巩固、标准力度再提升。

几个时间点,一条发展轴。

苏州十四五规划如何解读(城事最佳引才城市)(3)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苏州逐步形成实践特色鲜明、配套相对完备、竞争优势明显的人才政策体系。这套体系覆盖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人才金字塔结构的塔尖到塔基、个人和团队、创业和创新,形成了全方位、多领域,市县叠加、多维赋能的有机整体。

一位创业者曾对比多个城市的人才政策,发现很多城市大力度补贴背后,往往带有前置条件,比如几年内上市、销售额要多少等,“但苏州没有任何前置条件,这份耐心是对科技创业者的极大尊重”。

搭“台”筑“巢”聚全球英才

以人才企业之活力,开城市发展之生面,苏州抓住全球人才回流契机,结合本地产业规划,主动作为“请进来”,更大力度“走出去”,拓展思维“借外力”,一系列人才招引品牌有声有色,一揽子人才招引举措好戏连台,一大波优势载体遍筑“金巢”。

2012年,美国奥尔巴尼医学院博士、安进公司首席科学家、北京盛诺基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资深副总裁钱雪明,通过国际精英创业周平台结缘苏州,前来创业,他和团队主攻治疗胃癌的Claudin(紧密连接蛋白)18.2靶点的抗体TST001,今年在欧洲临床肿瘤会议(ESMO)上发布,引发业界普遍关注。苏州连续14年举办国际精英创业周,累计吸引3万多名全球高端人才来苏对接,落户项目超9000个,如钱雪明一样,全球高端人才争相奔赴而来,在这里大展作为。

苏州十四五规划如何解读(城事最佳引才城市)(4)

2022年(第十四届)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开幕式现场

聚焦青年人才招引,苏州不断放大“校园苏州日”品牌效应;集聚解决“卡脖子”难题的科技大脑,打通产学研合作通道,已有15批次科技镇长团来到“起源地”苏州接棒奋斗;常态化举办“赢在苏州·创赢未来”国际创客大赛,构建“离岸孵化 飞地引才”体系,创新推出“云聘荟”“云博会”“热力图”等一批招才引智线上平台,不断擦亮引智品牌、锻造育才平台,让城市与人才同频脉动。

苏州十四五规划如何解读(城事最佳引才城市)(5)

2020年“校园苏州日”——走进北京大学系列活动

以优质载体外引内育,苏州人才引聚的力道毋庸置疑。苏州聚焦“卡脖子”技术攻关,大力推动姑苏实验室、太湖科学城、纳米真空互联实验站等重大科创载体建设,建成市级以上新型研发机构79家;全面深化名城名校、大院大所融合式发展,累计引进各类院所超130家,发挥苏州大学、南京大学苏州校区等平台作用,深入推进国际人才本土化、本土人才国际化。

破冰突围激发创新力

凭借美国相关专业人员职业资格证书,回国后经过比照认定,和铂医药副总裁陈宏伟成为医药工程专业工程师,这为他申报姑苏领军人才“加了分”。陈宏伟做的职业资格比照认定,自2017年发起,是苏州用心服务归国人才、完善人才评价体系的实例之一。

苏州有1.4万外籍人才、逾5.5万留学回国人员,每年通过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引进落户的国际化高层次人才即超2000人。但海外人才的国际职业资格证书却一度难以在国内得到认可。2017年起,苏州联合高校、协会、企业等,制订比照认定目录,目录涉及美国、日本以及欧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涵盖机械工程、生物医药等多个重点产业领域。

率先开展职业资格比照认定以来,苏州累计发布6批443项比照认定目录,和陈宏伟一样,180位持有各类国际职业资格证书的人才因此拿到职称。

苏州十四五规划如何解读(城事最佳引才城市)(6)

太仓中德专业技术人才评价体系融合推进会

有改革上的“破冰”,才会有发展上的“突围”。

苏州把体制机制改革作为人才工作的“先手棋”,在人才流动、评价体系、激励机制等方面破除壁垒、先行先试,让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充分释放。

譬如,在破除人才流动壁垒上,研究出台外籍人才出入境和停居留便利措施,探索入境邀请、工作居留、永久居留、入境等全流程一体化技术移民引才制度;创新开展“离岸孵化 飞地引才”,鼓励信达生物等企业“出海”建立研发机构,实现“研发在海外、转化在苏州”。

再如,在改革人才激励机制上,推行“揭榜挂帅”“赛马”制度,建立以信任为基础的人才使用机制。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面向新型显示、电力电子、功率微波等应用领域,启动3个揭榜挂帅项目。国家生物药技术创新中心核酸药物“揭榜挂帅”技术攻关项目面向社会公布、产生热烈反响,39个项目立项攻关;出台优化科研管理若干措施,支持科研项目负责人根据项目需要自主组建科研团队,探索开展科研经费“包干制”改革。

创客天堂诗意栖息

城市与人才的缘分、融合,既需要灵魂契合、彼此成就,也在于舒心生态、诗意栖息。

“这种小范围的形式,大家都比较放松。”苏州奥科姆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邵冉,最近参加了一场“金才相遇”圆桌荟活动。由苏州市委人才办主办的这场活动,“多对一”“饱和式”的投融资对接模式,让他与金融机构近距离精准对接。“大家提的问题很专业,建议也中肯。同行们坦诚分享项目的真实情况,让我们反思学习创业路上的经验和教训。”

记者注意到,类似的对接会、投融资沙龙等在苏州人才圈遍地开花,苏州率先建成全国唯一、中组部挂牌的中国创业人才投资中心,集聚各类创投机构设立基金434支,管理资金规模达4500亿元,让金融活水汩汩而来。

2018年4月,苏州市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中心挂牌成立。作为全省首家面向高层次人才的服务中心,苏州“管家式”人才服务模式可见一斑。同时,制定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制度,创新打造“苏show才”政策服务一点通平台,更将今年确定为“人才服务推广年”,系统谋划五大行动……升级“苏式”便捷人才服务,苏州不断有新动作。

苏州十四五规划如何解读(城事最佳引才城市)(7)

人才驿站

为人才计长远,苏州在安居落户、医疗教育等方面也舍得下血本,大手笔配置资源。出台高层次人才享受生活待遇暂行办法,明确3年内提供不少于10万套人才公寓,在科创载体、高层次人才集中区布局建设高品质人才社区,贴心打造苏州人才驿站,为毕业生来苏求职提供最长14天免费住宿等,苏州致力营造近悦远来的人才发展生态,努力打造归国人才首选城市、最佳宜居宜业城市,全面打响“人到苏州必有为”工作品牌。

十年创新,奠定中国最佳引才城市的“苏州地位”;谋划未来,苏州人才发展棋局已然落子。相信苏州、选择苏州,“人到苏州必有为”的承诺,正在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演绎人才与城市相互成就的现实图景。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林元沁 通讯员 苏组轩

编辑: 徐睿翔

本文来自【交汇点新闻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