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远在东北的幺舅王五来了两通电话,让老妈姐弟几个伤了心。

第一通电话是打给老爸的,说表弟明年五一要结婚,请老家的亲戚去参加婚礼。

按理说,侄儿要结婚了,大家应该很高兴,可想想也没什么好高兴的,甚至感到此事不那么简单。

果然,过了几天,幺舅又来了一通电话,说表弟过年就要结婚,找老家的哥哥姐姐们借点钱。这次,大家直接拒绝了。

看起来,老妈他们挺绝情,可为何会对这个离家三十多年的弟弟绝情呢?

这,还得从头说起。

1

17岁小伙离家出走寻找父母(嫌弃家里穷离家出走)(1)

(图片来自网络)

幺舅王五是三十年多前离家出走到东北的,那时他才12岁。

40岁的外爷患病去世,除了大姐嫁人,还有哥姐四人上学的上学、挣工分的挣工分,全靠瘦弱的母亲拉扯。

一家人挤在一间屋里,生活十分艰难。王五二伯家的女儿远嫁东北,刚好回来探亲,看着外婆家的状况,就偷偷问王五愿不愿意跟她去东北,说那边如何如何好。12岁的王五以为外面真的很好,立刻就答应了。

当时外婆听到这个事十分反对,直到临走那天,外婆说:“五儿你不要走,家里会好起来的。”

王五坚持要走,他说:“妈,我出去过好了,就回来看你。”

就这样,那一年,外婆送走了年仅40岁的丈夫,又目送年仅12岁的小儿子离家。

后来家里的情况慢慢好转,一想到王五,外婆就会说:“要是五儿不走,挨一挨,现在的日子也好起来了。”

王五走后没往家里来过一封信,大家都以为他如他的父亲一样永远不会再回来了,不是死别却是生离。王五渐渐被大家遗忘了,只有他的母亲和哥姐时常想起,就像怀念他的父亲一样。

多年后,那个把王五带出去的堂姐又回来了,她说王五结婚了,并带回了一张王五的结婚照。讲述了王五在那边的故事。

堂姐说:“王五刚出去的那几年过得不好,跟了一户人家,人家有儿有女的,没拿王五当人看。吃不饱,穿不暖,他偷偷跑了。”说到这,那位堂姐抹起泪来,责备自己当初不该带王五走。

外婆听了,泪流满面责备道:“喊他不去不去偏要去,说过了好日子回来看我,这辈子恐怕也看不上一眼了。”

“所幸的是,后来王五又跟了另一户人家,那家五个女儿没儿子,待王五不错,现在和三女儿结婚了。”堂姐说。

过完年,堂姐又走了,走的时候她说:“王五有一天会回来的。”

从此,外婆有了盼头,还常常拿着王五的照片给我们这些孙儿孙女讲他小时候的事。

2

17岁小伙离家出走寻找父母(嫌弃家里穷离家出走)(2)

(图片来自网络)

二十年后的一个春节,外婆终于等到了她的幺儿回来。那年,王五已经32岁。

外婆家在当地是个大家族,听说王五要回来,亲戚朋友都高兴得不得了。回来的那天,一大早亲戚朋友就来家里等着,直到天黑王五才到家。一下车,见到外婆便“咚”的一声跪下,母子俩抱在一起哭得泣不成声。

外婆边哭边责备王五:“你怎么一走就是二十年,连个信都不写回来,这辈子你是不是都不回来看我了……”王五也不停地哭着说:“妈,是我不孝。”他的大姐、二姐也扑上去抱在一起哭起来……

时隔二十年,对于老家的亲戚朋友,王五大多已不认识。和母亲、姐姐相认后,王五打量一番在场的亲戚朋友,一脸茫然。那场景真如贺知章的《回乡偶书》中写的“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王五的两个哥哥向他介绍在场的人,有几个和王五年纪差不多的男人,尤为热情。跟王五提起他们小时候一起玩耍的那些事儿,王五对老家及老家人的记忆仅仅停留在十二岁。听着那几个男人讲述,儿时的那些片段在王五的脑海里闪现。

王五离家时,只有大姐嫁了人。二十年后回家,几个兄弟姐妹都有了自己的幸福小家。我们这些从未谋面的侄儿侄女,对王五的回来,早就充满了期待。此时,王五站面前,我们却怯生生的。大人教我们喊“舅舅”或“幺爸”,都不好意思张口,最小的表妹甚至跑开躲了起来,但我们都知道他就是王五,我们的亲人。

时隔二十年,王五终于回来和母亲,和哥姐们相认了。

那一年是外婆家过得最高兴的一个年。

过完年,王五又要走了,哥哥姐姐们都念着小弟一个人在外面不容易,都要表达一下心意,这个三千那个五千给王五凑了一笔不少的钱。

又过了两年,王五又回来了,带着他的妻儿回来了。走的时候,哥姐们自然又是竭尽所能表达心意了。

3

17岁小伙离家出走寻找父母(嫌弃家里穷离家出走)(3)

(图片来自网络)

最近这十年,王五再没回来过。

家里发生了几件大事,家里的哥姐总希望王五能回来,但一次也没回来。

七年前,王五的二姐夫患重病,被病痛折磨一年,王五是知道的,但直到去世也不曾回来。

两年后,王五的二姐又患重病,好在经竭力救治,捡回了一条命,王五又没回来。

我们这些侄儿侄女逐个长大,陆续成家,每次父辈们都邀请他回来参加我们的婚礼,还是一次都没回来。

渐渐,王五伤了老家人的心。尽管很多次,他喝醉酒后,打电话给母亲,言语中表达着对亲人的思念,却没有一次用行动来证明。

然而,亲情又是这个世界上最难割舍的。尽管父辈们,嘴上说着不相信他,内心深处仍是挂念。

当接到第一通电话后,爸妈心里经历了一番斗争。老爸说:“他一个人在那边这么多年不容易,孩子结婚,我们还是要去。”老妈说:“心里怪他,怨他,可谁叫他是我亲弟弟。”

但当第二通借钱的电话打来时,父辈们都拒绝了。

前两次,王五回来,老妈他们还年轻,也感到对弟弟亏欠,尽力给。现在,他们年龄都大了,各家有各家的难处,不是轻轻松松就能拿出几万的。反倒是王五,现在四十多岁,还完全有体力去挣。

父辈们一直尽力去爱这个远方的弟弟,但一次又一次得不到回应。

《礼记·曲礼上》中说:“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意思是说,别人给予自己的善意,应当作出友好的反应,否则不合乎礼节。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是相互的,如果你只是想一味地索取,迟早会寒了对方的心。即便的有血缘的兄弟姐妹,也没有义务一直对你好,都会将心比心。

最后,捞姐想说,人生路很长,永远都不要透支别人对你的善意,否则就会自己把路走窄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