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70年代,我响应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号召,和6个男女同学奔赴距离家乡70公里的尉氏县永兴公社三柳大队第一生产队插队落户开始跟着社员在地里干农活,每到日上三竿,老队长就亮开嗓门吆喝:“喂,会抽烟的抽袋烟”于是,大伙儿都跑到地头的树阴下歇息,男人们纷纷掏出别在腰上的旱烟袋,(半尺左右的细竹竿,一端是一个装燃烧的烟叶的铜烟袋锅,一端是安了玉石或翡翠的眼袋嘴,与之配套使用的还有装烟末用的烟荷包(也称烟口袋))吞云吐雾据说,抽烟能够解乏那个时候的经济条件差,社员们很少有吸烟卷的有个别讲究的社员,自己裁些2指宽的废纸条,放点烟叶一卷,从远处看着也像根卷烟,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当年的知青再现田间地头?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当年的知青再现田间地头(生哥高兴的笑起来)

当年的知青再现田间地头

上个世纪70年代,我响应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号召,和6个男女同学奔赴距离家乡70公里的尉氏县永兴公社三柳大队第一生产队插队落户。开始跟着社员在地里干农活,每到日上三竿,老队长就亮开嗓门吆喝:“喂,会抽烟的抽袋烟!”于是,大伙儿都跑到地头的树阴下歇息,男人们纷纷掏出别在腰上的旱烟袋,(半尺左右的细竹竿,一端是一个装燃烧的烟叶的铜烟袋锅,一端是安了玉石或翡翠的眼袋嘴,与之配套使用的还有装烟末用的烟荷包(也称烟口袋)。)吞云吐雾。据说,抽烟能够解乏。那个时候的经济条件差,社员们很少有吸烟卷的。有个别讲究的社员,自己裁些2指宽的废纸条,放点烟叶一卷,从远处看着也像根卷烟。

我们那个时候才17.8岁,正是模仿能力强的时候。下乡不到2月,腰里都别上了“旱烟袋”。瞅着自己口中吐出的一个个淡蓝色烟圈儿,心里充满了长大成人的自豪感。如果在城里的家中,抽烟肯定会被家长阻止甚至臭骂一顿。我由于爱看书写作,一抽烟就控制不住。一个小小的烟袋锅,抽不了多长时间就抽完了,然后得放在鞋底上磕掉烟灰,再装一袋。我计算了一下,平均一烟袋锅烟叶抽不了几分钟。这样平凡的装烟、磕烟灰,容易打断我写作的思路。于是,我回城时跑到大相国寺西侧的小商品一条街,买了一个斯大林烟斗(就是电影里面斯大林抽的烟斗样式,故名),和一包红双喜牌烟丝。斯大林烟斗用红木做成,硕大无比,装烟量是烟袋锅的数倍。红双喜烟丝加了特殊的香料,抽起来满屋子芬芳,抽烟的人也显得很神气、很威风。惹得大家都来看稀罕,使我的内心充满了自豪感。但是,我的自豪感没有维持一年。春节回家时,母亲发现我兜里有烟丝,就吩咐知青点儿的生哥帮助我戒烟,生哥长我1岁,从小就好在我面前装大人。对我指东道西,但是我经常不吃他那一套。这下他奉了我母亲的指示,等于说有了管我治我的“尚方宝剑”,不怕我不服。他虽然学习不好,留了一级才和我一班,但治人的招数却是又绝又损,使我吃了不少苦头。

大家都知道,男人们聚会时,若有人吸烟,必然要先挨个儿给别人让烟,漏掉1人,就会惹来麻烦,被误认为瞧不起他。在男性公民中间,因为一支烟结仇乃至火并的事我们也听说过。可是,当人们抽烟让到我时,生哥便上前挡住,一本正经地说:“甭让他,他还是个孩子。他母亲专门交待我管着他,不让他吸烟。”这样讲了几次,男社员们再抽烟时,都不让我了。不仅不让,生哥管教我戒烟的趣闻,还迅速传遍全村,大人小孩儿见了我就唱:“铁塔烟、汴京烟,委托小生来保管。小生吸着真随便,小学急得打圈儿转。”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不由我不戒烟。晚饭时,我板着脸对生哥说:“我已决定不吸烟了,你这个“克格勃”也当到头了。”生哥高兴地笑起来,露出一嘴黄牙,上边还沾着一片绿菜叶儿。

时光如白驹过隙,世事如白云苍狗。当年插队的哥们儿、姐们儿,如今已两鬓苍苍。每当我的妻子女儿夸我不吸烟时,我就深深地感激生哥。遗憾的是,他帮我戒了烟,自己却上了瘾,至今,一天得抽一盒多。由此可见,这世上的人哪,无论是谁,也不管其年龄大小,总得有个人管着点才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