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看过一帘幽梦(曾经的一帘幽梦)(1)

90后看过一帘幽梦(曾经的一帘幽梦)(2)

操术儿又被称为草珠或是草草儿……

这几天在办公室聊天,大家聊起了“操术儿”,一种很久远的记忆中的植物的种子,可以用来穿门帘,我的老家叫“操术儿”,昌黎一带叫做“草草儿”;

“操术儿”门帘,淡紫色的珠粒、动摇间哗啦啦松脆的的声响……

操术儿帘子穿连起久远的记忆……

90后看过一帘幽梦(曾经的一帘幽梦)(3)

在河北,这种别具特色的门帘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曾经比比皆是,然而,或许是因为城镇化的步伐太快、院落越来越少,操术儿门帘在大多数人的记忆里,早已漫漶不清。

对于当今80后的年轻人,不要没有见过这种实物,恐怕都没有听说过这种植物。

“操术儿”是一种植物果实,应该就是中药材薏苡的一个分类品种,记载它最为详尽的是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不妨抄录在这里:薏苡人多种之。二三月宿根自生,叶如初生芭茅,五六月抽茎开花结实。

有两种:一种黏牙者,尖而壳薄,即薏苡也。其米白色如糯米,可作粥饭及磨面食,亦可同米酿酒。一种圆而壳厚坚硬者,即菩提子也。其米少,即粳也。但可穿作念经数珠,故人亦呼为念珠云。

李时珍说得很清楚,第一种就是现在人们药食同用的薏米,第二种便是可以做穿帘原料的“操术儿”了。

90后看过一帘幽梦(曾经的一帘幽梦)(4)

《本草图经》描述的薏苡生长特性,也符合“操术儿”的特点:“春生苗,茎高三、四尺。叶如黍。开红白花作穗子。五月、六月结实,青白色,形如珠子而稍长。”

李时珍描写的植物形态的解释用词太过专业,一般人可能不好理解。

通俗点说,它的叶子象玉米叶子,夏天开象喇叭花一样的小红白花,秋天果实成熟,外壳坚硬、光滑,颜色如同榛子,形状多为椭圆形,立体感极强。表层有自然生长出的孔眼及条纹,抗压抗磨,用它做门帘,即环保又古朴,集实用、装饰、观赏等功能于一身。

90后看过一帘幽梦(曾经的一帘幽梦)(5)

做这种门帘,除了“操术儿”外,其它辅助材料也很一般,就是细绳和两块长短粗细相同的木楞。制作工具更简单,一个针锥子,一根特号针就足够了。

“操术儿”上有自然形成的小孔,由于孔眼较小,就要用锥子把孔捅大,便于穿线。穿的绳子,一定要结实,越细越好,最好是青麻绳子,强度好、耐力强,一般不用普通线绳,因为强度不够,容易断。后来有了尼龙线即现在的常见的鱼线,强度就更好了。

90后看过一帘幽梦(曾经的一帘幽梦)(6)

材料准备就绪,就可以穿门帘了。首先把绳子的一头打好结,固定在木楞上,然后把绳子的另一头穿到针里。针,就是那种特号大针茬子。按一定的顺序,把“操术儿”穿成串,一串穿完了,再穿第二串……

总会有难得的巧人儿,能根据操术儿颜色的深浅把门帘穿出波纹或是几何图案,这不仅需要整体构思,还需要计算颗粒。

门帘全部穿好后,再固定门帘底部的木楞,把所有“草草儿”串,按顺序依次把穿进另一个木楞孔里,一条“操术儿”门帘就做好了。

90后看过一帘幽梦(曾经的一帘幽梦)(7)

挂上这种门帘,每当风吹过来,或者一碰它,它就会发出“哗啦,哗啦”,清脆悦耳的响声。小时候淘气,还故意用手,来回轻轻地“扒拉”门帘,为的是听它优美动听的声音。

闲的时候,还会给门帘编辫子,把串串珠帘变成一个个麻花辫……

小时候,几乎家家户户都有这样的门帘,因为司空见惯,所以不稀罕;三四十年未曾见过,再看操术儿门帘,竟有一种莫名的亲切和感动,摩挲珠帘,仿佛看到了童年的烟叶、密集的操术儿秧子,仿佛推开了姥姥家老屋的房门,闻嗅到了老屋特有的气味……

90后看过一帘幽梦(曾经的一帘幽梦)(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