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箫鼓动,荡气回肠,柔情绵绵,悠扬婉转......

听着经典而优美的音乐,仿佛看到了柳梦梅和杜丽娘的前世今生、牡丹亭上、彩蝶飞舞......

简介

昆曲,又叫昆腔,是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起源于元朝末年,与海盐腔,余姚腔,弋阳腔并称四大声腔。

昆曲起初只流行于苏州地区,明末开始扩散,流入北京。后因清朝康熙皇帝十分喜爱昆曲,慢慢开始流行,逐渐成为明清时期影响最大的剧种。

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十九年前的今天)(1)

前世今生、牡丹亭上、彩蝶飞舞。

特点

昆曲表演是一种歌,舞,白等表演手段相结合的综合艺术。

最大的特点是抒情性很强,温柔细腻,演唱上注重声音的控制,节奏速度和咬字吐音。

昆曲所代表的美学趣味虽然明显是南方的,尤其是江南地区的,但是其文化身份却并不属于一时一地,它凝聚了中国广大地区文人的美学追求以及艺术创造。

影响

由于昆曲对明清时期的所有戏曲都有一定的影响,很多剧种都是从中发展而来,又融合了唱念做打,舞蹈,唱段,表演细腻,所以被誉为“百戏之祖,百戏之师”。

2001年5月1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宣布第一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单,其中包括中国的昆曲艺术。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昆曲里的绝美唱段。

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十九年前的今天)(2)

百戏之祖,百戏之师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

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良辰美景奈何天,

便赏心乐事谁家院?

朝飞暮卷,云霞翠轩。

雨丝风片,烟波画船。

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遍青山啼红了杜鹃,

那荼蘼外烟丝醉软,

那牡丹虽好,他春归怎占的先?

闲凝眄兀生生燕语明如剪,

听呖呖莺声溜的圆。

《游园.皂罗袍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

【步步娇】

袅晴丝吹来闲庭院,

摇漾春如线,

停半晌整花钿,

没揣菱花偷人半面,

迤逗的彩云偏,

我步香闺怎便把全身现,

【醉扶归】

翠生生出落的裙衫儿茜,

艳晶晶花簪八宝钿,

可知我一生儿爱好是天然,

恰三春好处无人见,

不提防沉鱼落雁鸟惊喧,

则怕的羞花闭月花愁颤。

《游园.步步娇 “袅晴丝吹来闲庭院”》

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十九年前的今天)(3)

良辰美景奈何天, 便赏心乐事谁家院?

没乱里春情难遣,

蓦地里怀人幽怨。

则为俺生小婵娟,

拣名门一例、一例里神仙眷。

甚良缘,把青春抛的远!

俺的睡情谁见?

则索因循腼腆。

想幽梦谁边,和春光暗流传?

迁延,这衷怀那处言!

淹煎,泼残生,除问天。

《惊梦.山坡羊 “没乱里春情难遣”》

最撩人春色是今天,

少什么低就高来粉画垣,

原来春心无处不下悬。

是睡荼蘼抓住裙钗线,

恰便是花似人心向好处牵。

《寻梦.懒画眉 “最撩人春色是今年”》

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十九年前的今天)(4)

最撩人春色是今天, 少什么低就高来粉画垣

那一答可是湖山石边,

这一答是牡丹亭畔,

嵌雕栏芍药芽儿浅,

一丝丝垂杨线,一丢丢榆荚钱。

线儿春甚金钱吊转。

《寻梦.忒忒令 “那一答可是湖山石边”》

海天悠、问冰蟾何处涌?

玉杵秋空,凭谁窃药把嫦娥奉?

甚西风吹梦无踪!

人去难逢,须不是神挑鬼弄。

在眉峰,心坎里别是一般疼痛。

《离魂.集贤宾 “海天悠、问冰蟾何处涌”》

偶然间心似遣,

在梅树边,

似这般花花草草由人恋,

生生死死随人愿,

便酸酸楚楚无人怨,

待打并香魂一片,

阴雨梅天,

啊呀人儿呵,

守的个梅根相见。

《牡丹亭.寻梦---江儿水》

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十九年前的今天)(5)

海天悠、问冰蟾何处涌?


百戏之祖,大雅昆曲。

如今诗里的生活离我们越来越远,那水磨的唱腔,悠长婉转的曲调,在时间里缓缓消逝了。

但只要心存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信念与热爱,即便浮华喧嚣,我们的内心也可平和宁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