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晋南北朝人物志-(七十一)元宏(下)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南北朝这段历史是陌生的,即使我再写一百万字的南北朝故事,也改变不了这个局面。但是对于他们来说,至少有一件事是有所耳闻的——北魏孝文帝改革。
这场发生于五世纪末期的改革,被冠以“北魏孝文帝”之名,其实是经过北魏三代领导人——献文帝、文明太后以及孝文帝的共同努力后才完成的。相比于父亲和祖母,孝文帝只不过是完成了它最为著名的步骤而已。
所谓最著名的步骤,说起来其实就是三件事——迁都洛阳、改易汉俗和胡汉通婚而已。这几件大事,在改革过程中确实遭遇了不小的阻力,甚至逼得孝文帝对包括太子在内的皇族成员动刀。而正是以这样的雷霆手段,孝文帝才取得了改革的阶段性成功。
之所以说是阶段性的成功,是因为这次改革虽然给北魏带来了阶段性的繁荣,却为它的灭亡种下了永久的祸根。孝文帝去世后三十年,北魏就分裂成了东西魏。曾经贵不可言的拓拔子孙,成了权臣们手里的玩物而已。
说到底,北魏败亡得如此之快,还是和孝文帝改革速度太激进、太追求速度有关。他和一百多年前的苻坚一样,以为靠着自己的铁腕就能达到混一胡汉的效果。而结果,却往往事与愿违。
先说迁都洛阳这个事情,无论元宏是想标榜自己继承魏晋正统,还是离平城越远越好(二者其实不矛盾),都在事实上将北魏的统治中心从胡汉交界的代地迁到了汉人文化的中心中原。
这一事件被看做是元宏实行汉化改革的决心的体现,同样也是他改易汉俗、胡汉通婚的基础。毕竟,如果长期呆在平城那地儿,风俗就不可避免地胡化。而在大同煤矿没有被发掘以前,除了少部分官宦以外,愿意去平城喝风的汉人还是不多,通婚就更无从谈起。
但是这就会势必造成另一个问题,那就是整个北方在整个北魏的重要性骤然下跌。
世人记住了明朝天子守国门,却鲜有人知北魏同样也是如此。尽管对汉人来说,鲜卑人是胡人;但是他们同样也要面对来自北方草原的压力,那就是被拓跋焘蔑称为蠕蠕的柔然。
摊开地图你就会发现,相比于南朝来说,平城显然距离柔然边境更近;而围绕着平城建立的著名的六镇,在一千年后被明朝学去,建立了宣大蓟辽四大总兵府。并且,两个王朝甚至都干了一件名垂千古的事——修长城。
毫无疑问,柔然对于北魏来说,就相当于后来的蒙古之于朱明。而在孝文帝之时,柔然的压力已经小了很多。于是天子再在北方守国门已经意义不大,转向南方的洛阳,将兵锋向南推进仿佛才是正确的道路。
问题是,六镇同意吗?
六镇以及其下的军民,有点像《权力的游戏》里的守夜人,他们守护的也确实是一条长城(只不过可以结婚生子)。在北魏早期,能去六镇是一件很光荣的事情;而当迁都以后,六镇重要性急剧下滑,它也就不可避免地变成了藏污纳垢甚至流放犯人才去的苦地方了。
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在改易汉俗以后,北魏上下基本都积极响应皇帝号召,开始投入到学汉文、讲汉语的新风气之中;然而,在彪悍的北境,却又不得不继续维持原来的鲜卑传统以保持军事结构。这样的结果,就是已经完成汉化的鲜卑人越来越看不起北方的那些大兵们,当兵入伍不再是光荣,反而成了犯罪分子的好去处。
而当老六镇居民们对自身生存情况的不满累积到极点、新六镇居民也开始蠢蠢欲动的时候,就爆发了后来摧毁了北魏的六镇起义。这场在北境燃起的烽火,直接原因倒不是因为领主被杀,而是因为他们已经不再重要了。
当然,六镇的问题看起来好像仅仅是北方的问题,实际上却是反映了在改革的过程中,鲜卑旧贵族与汉文化之间的冲突。这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站在今天的角度看,鲜卑旧俗可能是落后的;而在当时人看来,向汉文化无条件学习是一个很耻辱的事。毕竟,鲜卑人才是征服者,要他们向被征服者低头,实在不容易。
而孝文帝对这次改革的要求,显然也操之过急。当他看到洛阳还有鲜卑女子不穿汉服时,就问弟弟汉化的进程;当弟弟汇报说大部分人都已经改穿汉服时,他却拧紧了眉头:“那就是还有小部分人拒绝我的改革咯?”当时距离他发动改革开始的时间,还不到五年。
孝文帝对于改革的急迫,可见一斑。而在国内改革还没完成的时候,他就急不可耐地对南齐发动了数次进攻,尽管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战果,却根本没有战略意义上的大胜。有人说也许是因为他每次都浅尝辄止,没有发动大战;我却想问一句,如果他敢倾全国之力与南齐一战,会不会就立刻变成第二个苻坚?
写到这里,不禁要再次感叹孝文帝和苻坚之间的相似。两个皇帝都是一路顺风顺水,都是执意推动汉化改革;结果苻坚由于操之过急而在淝水之战后迅速败亡,元宏靠着几代人的积累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却也在身后不久就国破家亡。
说到底,其实都是因为一点:民族融合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如果要加速其进程,就必须要付出一定的代价;而这个代价,往往就是一个王朝的覆灭。
(从这个层面出发,北魏的灭亡似乎又多了一丝悲壮的意义……)
孝文帝自己知不知道这个道理呢?我猜他是知道的。作为皇帝,他非常清楚国内的问题;而每次攻打南齐的见好就收,也暗示着北魏国内的暗流涌动,使得他无法全力南下。当南齐的萧鸾一命呜呼时,他甚至以“礼不伐丧”为理由停止了南征。
不过,历史就是如此机缘巧合,南齐换了皇帝以后,确实都没用北魏费工夫,自己就很快灭亡了。那么,南齐又是如何走向尽头的呢?
咱们下回再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