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国是周代诸侯国,是中国历史上从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被周天子封为侯爵,分为姜姓吕氏齐国和田齐两个时代。疆域为今山东。始封君为周武王国师、军师太公望。被左丘明的《左传·襄公二十七年》、《国语·郑语》和司马迁的《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共同评价为春秋四大国之一。

春秋时期齐国的封地(周朝诸侯国-齐国)(1)

齐国

齐国是周代重要的封国,公元前1000年前,姜太公帮助周武王灭商后,被封国建邦,齐国建立,齐国位于今山东省。自太公望封国建邦以来,煮盐垦田,富甲一方、兵甲数万,传至齐桓公时,已经是疆域濒临大海的大国,齐桓公也依靠海上的资源,迅速成为春秋五霸之首,齐国被当时的人称为海王之国。 姜齐传至齐康公时,大夫田和放逐齐康公于临海的海岛上,"食一城,以奉其先祀"。田和自立为国君,是为田齐太公。

公元前386年,田和被周安王列为诸侯,姜姓吕氏齐国为田氏取代,田和正式称侯,仍沿用齐国名号、世称"田齐",成为战国七雄之一,在战国中晚期称王(曾一度称东帝)。前221年,齐王建向秦王嬴政投降,秦国统一六国,齐国灭亡。

齐国国都是临淄(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区),齐胡公时曾迁都至薄姑(临淄西北五十里),田氏代齐之后,仍以临淄为都城。

齐国轶事

1,姜子牙立国。姜子牙为齐国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础,他的民族政策搞得好,尊重当地居民的习俗,再用周礼予以同化,此后“通商工之业,便渔盐之利”,使齐国由地薄民寡的一个小国一跃而成为经济富庶、人口众多的泱泱大国。姜氏在齐国世代为王好不兴旺(直到战国)。

2,齐桓公姜小白在管仲的辅佐下,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春秋时代的第一个霸王。管仲进行了四民分业的政治改革,把商人提高到与士、农、工同等重要的社会地位,推行了一系列轻税免税措施和为外地客商修道路、建驿站、免费提供食宿等热情的服务措施,齐国才出现了‘来天下之财,致天下之民’的情形、‘商贾归齐如流水’的经济局面。

3,晏婴执政期,晏婴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三代国君,执政达48年之久。由于他卓越的治国才能,躬身力行的作风,虽遇庸君,但却维持了齐国的一代盛世,史家把他所处的时代与桓公时代并称桓景盛世。晏婴施政坚持了四顶主张:1、任人唯贤,不私于亲;诛不避贵,赏不避贱;2、赋敛权有无,均贫富,耕者十取一,减轻百姓负担;3、“君商渔盐”,国家努力发挥地利优势,搞活流通,增强国力;4、弛严刑苛法,尚仁治并辅以法。

4,田(陈)氏代齐。春秋战国时期,田氏即为陈氏。如春秋时齐国大臣田成子即为陈成子。后来田和取代「姜」 氏政权,历史上称为「田氏代齐」。又,战国时哲学家田骈,亦称陈骈。据《史记.田完世家》 及《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周初胡公满受封於陈国(在今河南省淮阳县),十世孙陈历公,生子名完,字敬仲。当时太子御寇被陈宣公所杀,敬仲畏惧祸及自身,遂逃奔到齐国,食采於田,改称田氏。

5,齐威王称霸战国。这是齐国在战国时期最强的时期。有名将名相的辅佐。而齐威王求贤若渴。《邹忌讽齐王纳谏》说的就是齐威王。齐威王针对卿大夫专权、国力不强之弊,用邹忌为相,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进行政治改革,修明法制,选贤任能,赏罚分明,国力日强。经桂陵(今河南长垣西北)、马陵两役,大败魏军,开始称雄于诸侯。又礼贤重士,在国都临淄(今山东淄博市东北)稷门外建稷下学宫,广招天下贤士议政讲学,成为当时的学术文化中心。到齐威王末年,齐国成为诸侯国中最强盛的国家。

6,田单复国。火牛阵的故事就不多说了。虽然复国,经过这一折腾,齐国从此再也没有力量争霸了。

吕氏齐国

基本介绍

武王伐纣,周得天下。“封师尚父于齐营丘”,于是有齐国。按照《春秋》的笔法,齐国是侯爵。

春秋时期齐国的封地(周朝诸侯国-齐国)(2)

吕尚

师尚父,即尚(正史称太公望、吕尚、吕望;亦称吕涓、吕牙;据《封神榜》等虚构小说而得来俗称姜太公、姜子牙),为炎帝之后本为姜姓,因其先祖伯夷为尧帝四岳,在舜帝时为秩宗,典朕三礼,佐大禹平水土功劳很大,为禹帝的股肱重臣,受封为吕侯,封地为吕国,为吕氏始祖,后世从其封姓(根据先秦及之前胙土命氏男子称氏的规定),故曰吕尚。齐国初封于营丘(今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与山东省昌乐县皆称为古营丘地,史学界尚有争论)。疆域最初只在今山东北部,东与纪、莱,西南与鲁,北与燕、卫为临。

“太公至国,脩政,因其俗,简其礼,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而人民多归齐,齐为大国”,这是在经济上,齐国成了大国。

武王崩,成王就位,周公旦摄政。管蔡作乱,淮夷叛周;周天子乃使召康公命太公曰:“东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无棣,五侯九伯,实得征之。”齐国由此获得征伐的权力,在政治上,齐国成了大国。

春秋初期,齐与主要竞争对手鲁国之间经常发生战争。公元前689年,齐襄公灭鲁的盟友纪,扫除东面障碍。公元前686年,公孙无知杀襄公自立,公子纠奔鲁,公子小白奔莒。次年,无知被杀。鲁伐齐,欲纳公子纠,而齐高氏、国氏已召小白先入,击败鲁师,立公子小白君主,是为齐桓公。桓公任用管仲进行改革,国力富强,成为霸主。公元前684年,齐国是最先迈入霸主地位的,它首先灭掉了位于今天山东寿光西南的纪国,然后在今山东汶上北,灭掉了位于那里的郕国。

齐灭掉西面小国谭,向鲁推进。公元前681年,又与宋、陈、蔡、邾会于北杏,南下灭小国遂,迫使鲁与齐言和,盟于柯。次年,齐假王命合陈、曹伐宋,迫使宋国屈服,并与宋、卫、郑会于鄄,又次年,齐与宋、陈、卫、郑复会于鄄,开始称霸诸侯。

春秋时期齐国的封地(周朝诸侯国-齐国)(3)

临淄

春秋中期,齐桓公以“尊王攘夷”为号召,联合中原诸夏,讨伐戎、狄、徐、楚,安定周室。公元前664年,齐北伐山戎,救燕;又逐狄,存邢救卫;公元前656年,齐合诸侯之师侵蔡伐楚,与楚盟于召陵。此后,齐多次大会诸侯。公元前651年,齐会鲁、宋、卫、郑、许、曹于葵丘。齐霸业达于顶峰。公元前643年,桓公卒,齐从此失去霸主地位。公元前589年,齐、晋大战于鞌(今山东济南),齐大败。到灵公、景公时,齐依旧是仅次于晋的中原强国。前567年齐灵公灭莱国,疆土扩大到山东东部。疆域东到海,西到黄河,南到泰山,北到无棣水(今河北盐山南)。

春秋末年,齐衰落,卿大夫相互兼并。公元前548年,崔杼杀庄公,立景公。公元前546年,庆封灭崔氏之族。庆封专齐政。次年,庆舍与栾、高(齐惠公之后)、陈(田)、鲍四族攻庆封,庆封奔吴。景公时,陈桓子施惠于民,民归陈氏,陈氏因而强大。公元前532年,陈桓子联合鲍氏攻栾氏、高氏,栾施、高疆奔鲁。公元前489年,景公卒,国氏、高氏(齐文公之后)立晏孺子,次年,陈釐子联合鲍氏攻国氏、高氏,国夏、高张奔鲁,遂杀晏孺子,立公子阳生为齐悼公。悼公在位四年,被杀,阚止为政。公元前481年,陈成子杀阚止,专齐政。齐康公,本名贷。在位时淫于酒色,敬仲的后代田和为相。周安王十一年(前386年),齐康公被田和放逐于临海的海岛上,“食一城,以奉其先祀”,后来唯一的食邑也被收回,康公只好在钭坡上挖洞为灶,田和自立为国君,是为田齐太公。前379年齐康公死。

姜齐自太公望立国至康公贷失国,凡二十世,三十二位国君,享国六百六十五年。后田氏代齐。

吕氏齐国历史

吕尚受封

齐国早在西周时期已出现,当时周武王为了酬谢为周朝的功臣和宗室,大行封建制度,首封身为师父的功臣吕尚于营丘,国名为齐。因国君为姜姓,故又称为姜姓齐国, 史称姜齐。太公东去就国,近邻的夷人莱侯率军与太公争夺营丘。太公至营丘后,因应当地风俗,简化礼节而修政。发展工商业,利用当地鱼盐之利,人口大增,使齐国成为大国。

早期历史

齐国在诸侯中地位崇高,周成王曾在三监之乱后,使召康公命姜太公曰:“东至海, 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无棣,五侯九伯,实得征之。”齐国由此得到征伐之权,成为大国,建都于营丘。

周康王时期,周康王分以珍宝之器分给齐丁公吕伋、卫国第二代君主卫康伯及晋国第二代君主晋侯燮和周公旦之子鲁公伯禽。

齐丁公三传至哀公,因受纪侯在周夷王前进谗言被夷王烹杀。哀公死后,由他的异母弟吕静被立为齐君,是为齐胡公。前866年,齐胡公为防纪国暗算,从营丘迁都至薄姑(临淄西北五十里)。此举令齐人震动及有怨言,齐哀公同母弟公子山与私党率营丘人杀死胡公,将胡公之子驱逐出境,又把首都从薄姑迁到临淄,是为齐献公。献公两传至其孙厉公,厉公昏愦暴虐,国民痛恨他,遂联络齐胡公之子入齐国攻杀厉公。胡公之子皆战死,齐人拥立厉公之子吕赤为国君,是为齐文公。齐文公把参与杀厉公的七十人全部处死,结束长达四十余年的宫廷内乱。

釐公小霸

文公三传至釐公。齐釐公先后与郑庄公及鲁隐公结盟,得到两国帮助,在其后十数年间齐釐公先后主持与多国会盟,平定宋、卫与郑三国之间的斗争。齐国与盟国郑、鲁以宋殇公不向周天子朝觐而讨伐宋国、以郕国不听从周天子之命令不而讨伐郕国、平定许国逼使许庄公出走,立其弟许桓公为国君、平定宋国华督之乱。前706年,齐釐公又在郑国公子忽帮助下打败狄戎,但是因赠送礼物给各盟国时,鲁、郑交恶,于前702年,齐国在郑国要求下联郑伐鲁。前699年,又应宋国要求,联合宋、卫、燕三国讨伐郑国,齐国遂形成一个小霸之局面。到了釐公之子襄公在位时,国力更强。在前690年,降服纪国。前686年,齐国又与鲁国讨伐郕国,郕国降齐。

桓公即位

前685年齐大夫连称、管至父弑杀齐襄公,立其堂弟公孙无知即位。齐大夫鲍叔牙早有预感齐国将发生大乱,在襄公在位期间就保护公子小白逃到莒国(山东莒县),另一大夫管仲则协助公子纠逃奔鲁国。公元前685年,齐大臣雍廪杀国君无知与太夫连称,国内无君,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相回国,鲁国派管仲带兵堵截住莒国到齐国的路,管仲一箭射中小白带钩。小白咬舌吐血假装倒地而死,管仲派人回鲁国报捷。这时小白已兼程赶回齐国,高傒迎公子小白回到临淄即位,是为桓公。

齐桓公即位后,发兵迎击鲁国,在干时(今山东省桓台县)大战,鲁军败走。鲍叔牙给鲁庄公写了一封信,信中说:“公子纠是齐君的兄弟,不忍杀他,请鲁国自己杀他。公子纠的老师召忽、管仲是仇人,请鲁国把他们送来,剁成肉泥。如不从命,将要出兵讨伐鲁国。”鲁人害怕,杀公子纠,召忽自杀,管仲被囚禁。桓公要杀管仲,鲍叔牙劝说:“臣幸运地跟从了君上,君上现在成为了国君。如果君上只想让齐国成为强国,那么有叔牙和高傒就够了。如果君上 想成就天下霸业,那么非管仲不可。管仲到哪个国家,哪个国家就能强盛,不可以失去他。”桓公听从他的建议,假装要杀仇人,把管仲接到齐国。桓公和管仲谈论 霸王之术,大喜过望,以其为大夫,委以政事。

齐国称霸

桓公任管仲为相,推行改革,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齐国逐渐强盛。桓公于前681年在甄(今山东鄄城)召集宋、陈等四国诸侯会盟,齐桓公是历史上第一个充当盟主的诸侯。后宋国违背盟约,齐桓公以周天子的名义,率几国诸侯伐宋,迫使宋国求和,此即为“九合诸侯”的第一次。另外,齐桓公还灭了谭、遂、鄣 等小国。当时中原华夏各诸侯苦于戎狄等部落的攻击,于是齐桓公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北击山戎,南伐楚国,桓公成为中原霸主,受到周天子赏赐,将齐国的霸业推至高峰。

诸子争位 桓公晚年昏庸,重用佞臣公子开方、易牙、竖刁等人,当贤臣管仲、隰朋及鲍叔牙等相继去逝,齐国开始走下坡。

齐桓公和管仲立公子昭为太子,并嘱托宋襄公予以照应。桓公四十三年(前643年),齐桓公重病,五公子(公子无亏、公子昭、公子潘、公子元、公子商人)各率党羽争位。冬十月,齐桓公饿死。五公子互相攻打,齐国一片混乱。桓公尸体在床上放了六十七天,尸虫都从窗子里爬了出来,“身死不葬,虫流出户”。后来易牙、竖刁等人拥立的齐君无亏才把桓公收殓。公子昭逃奔宋国。前642年春,宋襄公联合曹国、卫国、邾国领兵攻齐,以助公子昭归国争位。三月,迫于诸侯军队的压力,齐众大夫在国氏、高氏两家的率领下诱杀竖刁、无亏,迎立太子昭。但其余四公子的追随者兴兵攻打已入齐境的太子昭,迫使其逃回宋国。同年五月,宋襄公再度发兵,击败齐众公子于甗(今山东济南附近),太子昭遂得以入齐都临淄即位。此次动乱之后,齐国国力衰落,齐桓公霸业告终。

孝公死后,其子被卫开方杀死,公子潘夺位,是为昭公。昭公死后,其子姜舍在位仅五个月,就被公子商人弑杀自立,是为懿公。四年后,懿公被弑,齐人恨懿公骄恣,废其子而迎公子姜元于卫。姜元即位,是为齐惠公。一连串的争位至此结束,但齐国因此国力衰落,只能跟随晋国与楚国争霸。

霸业崩溃

惠公死后,齐国国势日蹙。顷公在位时(前589年),齐军在鞍之战中被晋军打败。灵公在位时(前555年),齐国因背盟讨伐鲁国。晋国帅鲁、宋、卫、郑、曹、莒、邾、滕、薛、杞、小邾共十二家诸侯兴师伐齐:齐灵公亲自率师御敌,在平阴被联军大败。自此已无力称霸。

晏婴相齐

齐国一向由天子二守的国氏、高氏两公族辅政,其后有鲍氏(鲍叔牙之后)、崔氏(齐丁公嫡子季子之后)、庆氏(公子无亏之子庆克之后)、晏氏(晏弱之后)、高氏(惠公子公子祁之后)、栾氏(惠公子公子坚之后)等卿大夫掌政,卿大夫势力日大,互相兼并,更开始废立齐国国君。桓公由高傒迎立。崔杼迎立庄公姜光即位,杀太傅高厚,独掌朝政。后来因庄公与崔杼妻棠姜有染,崔杼大怒,联合棠无咎弑君,另立庄公弟公子杵臼为君,即齐景公。前546年,左相庆封(庆克之子)攻灭崔氏,崔杼自杀。前545年,鲍氏、高氏、栾氏攻灭庆氏,庆封逃到吴国。此后,齐国由上大夫晏婴主持国政。晏婴生活节俭,谦恭下士。对内匡辅国政,屡次劝谏景公,拔擢贤才司马穰苴、越石父等;对外出使别国,机敏善辩,不辱使命,使齐国名扬诸侯。

田氏专权

前532年,惠公后代的栾氏、高氏被鲍氏、田氏联合所灭,栾施和高强奔鲁,齐国公族势力大大减弱。田氏为陈厉公陈躍后代,始祖为陈完,因在陈国内被排斥,流亡至齐国,被齐桓公任命为公正。陈完传五世至桓子陈无宇,陈氏施惠于民,民心向归田氏,陈氏因而强大,晏婴曾暗地里对叔向说:“齐国之政卒归于田氏矣。”。陈氏的支系子孙陈穰苴因打败晋、燕两军被任命为大司马,因陈氏势力扩大而警惕的高张、国夏对齐景公说穰苴的坏话,司马穰苴被免官。釐子陈乞立志要除掉高氏和国氏。前500年,晏婴去世。由高、国两家把持朝政。前489年,景公病重,遗命国夏、高张扶立少子公子荼为太子,驱逐群公子,迁他们至东莱。不久,陈乞发动宫廷政变,灭高、国两家,高张被杀、国夏奔莒、晏圉奔鲁。陈乞弑杀安孺子,与鲍牧及诸大夫另立年龄较长的公子阳生为国君,是为悼公。前485年,成子陈恒唆使大夫鲍息弑杀齐悼公,立公子壬为国君,是为简公。前481年,陈恒发动政变,杀死了阚止和简公,拥立简公弟弟公子骜为国君,是为平公。自此之后,田恒独揽齐国大权,尽诛鲍、晏诸族。陈氏家族专权于齐国平公、宣公、康公三代。

吕氏齐国世系

次序 谥号 名 世系 在位时间 年数 备注

1 齐太公 尚 炎帝后裔 前1046年—前1015年 32 即太公望,俗称姜太公、姜子牙

2 齐丁公 伋 尚子 前1014年—前976年 39

3 齐乙公 得 伋子 前975年—前932年 44

4 齐癸公 慈母 得子 前931年—前880年 52

5 齐哀公 不辰 慈母子 前879年—前868年 12 其名一作不臣

6 齐胡公 静 慈母子,不辰弟 前867年—前860年 8

7 齐献公 山 慈母子,静弟 前859年—前851年 9

8 齐武公 寿 山子 前850年—前825年 26

9 齐厉公 无忌 寿子 前824年—前816年 9

10 齐文公 赤 无忌子 前815年—前804年 12

11 齐成公 脱 赤子 前803年—前795年 9 其名一作说

12 齐前庄公 购 脱子 前794年—前731年 64

13 齐釐公 禄甫 购子 前730年—前698年 33 一作齐僖公

14 齐襄公 诸儿 禄甫子 前697年—前686年 12

15 齐前废公 无知 购孙,年子 前686年 1 父夷仲年(夷为字,仲为排行, 年为名)

16 齐桓公 小白 禄甫子,诸儿弟 前685年—前643年 43 春秋五霸之一

17 齐中废公 无诡 小白子 前643年 1 一名无亏

18 齐孝公 昭 小白子,无诡弟 前642年—前633年 10

19 齐昭公 潘 小白子,昭弟 前632年—前613年 20

20 齐后废公 舍 潘子 前613年 1

21 齐懿公 商人 小白子,潘弟 前612年—前609年 4

22 齐惠公 元 小白子,商人弟 前608年—前599年 10

23 齐顷公 无野 元子 前598年—前582年 17

24 齐灵公 环 无野子 前581年—前554年 28

25 齐后庄公 光 环子 前553年—前548年 6

26 齐景公 杵臼 环子,光弟 前547年—前490年 58

27 齐晏孺子 荼 杵臼子,阳生弟 前489年 1

28 齐悼公 阳生 杵臼子 前488年—前485年 4

29 齐简公 壬 阳生子 前484年—前481年 4

30 齐平公 骜 阳生子,壬弟 前480年—前456年 25

31 齐宣公 积 骜子 前455年—前405年 51

32 齐康公 贷 积子 前404年—前379年 26 前391年,被田和放逐于临海 的海岛上

田氏齐国

基本介绍

“周天子许之。康公之十九年,田和立为齐侯,列于周室”,田氏代齐,吕齐消亡,田齐兴盛。

田氏出于陈厉公之子陈完。陈完,妫姓,陈氏。其先虞舜之苗裔封于陈,遂以国为氏。陈厉公有子完,避祸奔齐,齐桓公使为工正。陈与田古音相近,故古书往往作田。史称田敬仲完。传五世至田桓子,“事齐庄公,甚有宠”,田氏始大。田桓子的孙子田釐子乞,事齐景公。齐景公薨,齐国的卿国氏、高氏立晏孺子为君,结果田釐子连同鲍氏杀高昭子、逐国惠子,立阳生为齐君(齐悼公),弑晏孺子,“田乞为相,专齐政”。田釐子的儿子田成子恒与与监止(监,一作“阚)为齐简公左右相。于是田氏与阚氏相争,结果田常获胜,弑齐简公,立平公,益专齐政。

田恒的曾孙田和,相齐宣公。“宣公卒,子康公贷立”,“贷立十四年,淫于酒妇人,不听政。太公(田和)乃迁康公于海上”,不久,通过魏文侯,田和顺利让周天子承认自己是诸侯,“田和立为齐侯,列于周室”,田氏代齐,成为大国,都临淄。

田和,史称齐侯太公和,是田齐的第一代齐侯

春秋时期齐国的封地(周朝诸侯国-齐国)(4)

田和

田氏立国时,已经进入战国中期。太公和之孙桓公午在国都临淄的稷下置学宫,“设大夫之号”,招聚天下贤士。到威王、宣王时,稷下人才济济,成为东方学术文化的中心。齐威王任用邹忌为相,改革政治,齐国遂强大。公元前353年,齐大败魏军于桂陵。公元前341年,齐又大败魏军于马陵。公元前334年,齐威王与魏惠王“会徐州相王”,正式称王。威王晚年,相邦邹忌与将军田忌争政。公元前322年,田忌攻临淄,求邹忌,不胜,逃亡楚国。齐宣王时燕国发生“子之之乱”。公元前314年,在孟轲劝说下,宣王命匡章率“五都之兵”、“北地之众”伐燕,五旬克之,一度占领燕国。齐成为战国七雄之一。

战国晚期,齐仍保持着强盛的地位。公元前301年,齐联合韩、魏攻楚,大败之。公元前298-前296年,齐联合韩、魏连年攻秦,入函谷关,迫秦求和。公元前288年,齐、秦并称东、西帝,旋皆放弃帝号。次年,苏秦、李兑合赵、齐、楚、魏、韩攻秦,罢于成皋。又次年,齐灭宋。公元前284年,燕以乐毅为上将军,合燕、秦、韩、赵、魏攻齐,攻入临淄,连下七十余城。齐城不下者只有莒和即墨。齐愍王逃入莒,被淖齿杀死。王孙贾与莒人杀淖齿,立愍王子法章为齐襄王。燕引兵东围即墨,城中推举田单为将。双方相持达五年。公元前279年,田单组织反攻,用“火牛阵”大败燕军,收复失地。齐虽复国,但元气大伤,无力再与秦抗衡。公元前221年,秦灭韩、魏、楚、燕、赵后,使将军王贲从燕地南攻齐国,俘虏齐王建,齐国灭亡。

发展历史

田氏代齐

前391年,齐康公被田和放逐于临海的海岛上,“食一城,以奉其先祀”,田和自立为国君,是为齐太公。前386年,田和被周安王列为诸侯,姜姓齐国为田氏取代,田和正式称侯,仍沿用齐国名号、世称“田齐”以显示别于姜姓齐国,史称“田氏代齐”,成为“战国七雄”之一。前379年,齐康公死,田氏并其食邑,姜太公至此绝祀。

战国称王

太公三传至其孙威王时,威王任用邹忌为相改革政治,任用田忌、孙膑为将,齐国遂变得强大。前353年,齐国大败魏国于桂陵。前341年,齐又大败魏军于马陵。前334年,威王与魏惠王“会徐州相王”,正式称王。威王晚年,国相邹忌与将军田忌争政。前322年,田忌中了反间计攻打临淄、谋取邹忌,战败后逃亡至楚国。直至宣王即位后,才召他回国恢复旧职。

秦齐称帝

前314年,燕国发生“子之之乱”。在孟轲劝说下,宣王命匡章率 “五都之兵”、“北地之众”伐燕,一度占领燕国。前301年,齐联合韩、魏国攻楚,大败楚国。前298年-前296年,齐联合韩、魏连年攻秦,攻入函谷关,迫秦求和。前288年十月,秦王称西帝,遣使立湣王为东帝,欲约 与共伐赵。苏代劝说湣王后,湣王称帝二日后而复归王号。同年十二月,吕礼自齐入秦,秦王亦去帝复称为王。前286年,湣王灭宋国,南侵楚国,西侵三晋,齐国势到达巅峰。湣王意欲吞并二周,成为天子。

乐毅破齐

前284年,燕昭王以乐毅为上将军,合燕、秦、韩、赵、魏攻齐,攻入临淄,连下七十余城,齐城不下者只有莒和即墨。湣王逃入莒,被淖齿杀死。王孙贾与莒人杀淖齿,立湣王子法章为齐襄王。

田单复国

燕军引兵东围即墨,城中推举田单为将。双方相持达五年。前279年,燕昭王逝世,燕惠王继位,田单使用反间计,使得乐毅被废除职务,燕惠王改派骑劫代替乐毅为将领,乐毅被迫出奔赵国。田单组织反攻,以“火牛阵”大败燕军,收复失地。齐虽复国,但元气大伤,无力再与秦抗衡。

齐国灭亡

前265年,齐襄王死后由其子田建即位,由母亲君王后辅政。前249年,君王后逝世后,王后的族弟后胜执政。后胜为人贪婪,在秦国不断贿赂之下,齐王建听信了后胜的主张,对其余五国袖手旁观,也不加强战备。终于到五国灭亡后,齐王才顿感到秦国的威胁,慌忙将军队集结到西部边境,准备抵御秦军的进攻。前221年,秦王在灭亡韩、赵、魏、楚、燕之后,以齐拒绝秦使者访齐为由,命王贲率领秦军伐齐,秦军避开了齐军西部主力,由原来的燕国南部南下直奔齐都临淄。齐军面对秦军突然从北面来攻,措手不及,土崩瓦解。齐王建出城投降,齐国灭亡。秦国统一天下,在齐地设置齐郡和琅邪郡。自此秦国统一天下,并建立秦朝。

秦末复国

秦末天下反秦,战国诸侯的后人争着复国,在齐国故地,原齐国贵族田儋和田荣兄弟俩复国,田儋自立为齐王。田儋死后,齐人就立了另一支齐王后人齐王建之弟田假为齐王。

另一方面,田儋的弟弟田荣收拾残兵又打回齐国,赶走了田假,又立哥哥田儋的儿子田市为齐王。

但是田荣因不去救项梁得罪了项羽,秦国被灭之后,项羽报复他,重立了一个立过战功的田都为齐王。

田荣非常愤怒,带着自己的部队又赶走了田都,原来的齐王,他的侄子田市胆小怕事,不听他的话,田荣一怒之下杀掉他,自立为齐王。

后项羽带兵讨伐,杀掉了田荣。

后韩信于公元前202年平定齐地,汉高祖封其为齐王。

田氏齐国世系

妫姓田氏

1、作为卿大夫的田氏

次序 谥号 名 在位时间 年数 备注

1 田敬仲 完 陈厉公之子,奔齐,改陈氏为田氏

2 田稚子 稚 又作田孟夷

3 田闵子 湣 又作田孟庄、田孟芷、闽孟克

4 田文子 须无 始为大夫

5 田桓子 无宇

6 田武子 开

7 田釐子 乞 又作田僖子

8 田成子 恒

9 田襄子 盘

10 田庄子 白 ?—前411年

11 田悼子 前410年—前405年 6

12 齐太公 和 前404年—前384年 21 前391年,自立为齐君,放逐齐康公

2、作为诸侯的田齐

次序 谥号 名 在位时间 年数 备注

1 齐太公 和 前404年—前384年 21 前386年,被周安王列为诸侯

2 齐侯剡 剡 前383年—前375年 9

3 齐桓公 午 前374年—前357年 18

4 齐威王 因齐 前356年—前320年 37 前334年,称王

5 齐宣王 辟疆 前319年—前301年 19

6 齐湣王 地 前300年—前284年 17 前288年,称东帝,不久去帝号

7 齐襄王 法章 前283年—前265年 19

8 齐王建 建 前264年—前221年 44 前221年,秦灭齐

(秦治17年)

9 田儋 儋 前208年—前207年 六个月 前208年田儋自立为王

10 田假 假 前208年—前206年 3 被田荣赶走

11 田市(fú) 市 前206年 1

12 田荣 荣 前205年 1

13 田广 广 前204年—前203年 2

14 田横 横 前203年—前202年 2 前202年,田横自杀,齐国灭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