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种流行的、以衍生方式复制传播的互联网文化基因,模因(meme)最初诞生时具有匿名作者、较低娱乐性的特征,例如曾经风靡网络的绿豆蛙和兔斯基等卡通形象及其衍生作品。meme也可以理解成国内所说的“梗”。

未来5年网络预言(模因现象与互联网变迁)(1)

21世纪10年代,互联网上怪异的病毒传播瞬间能让我们开怀大笑,能激起恐惧和仇恨,也能让我们有了共同的语言。没有任何一种文化产物比meme带来的影响更大。在这十年里,meme不仅仅是网络幽默的一个有趣部分,它的发展涵盖了从标签到病毒视频的一切。


移动互联网使用的迅速崛起,以及Facebook、Twitter、Instagram和其他社交平台的日益主导地位,帮助meme的整体性质从尖锐和深奥转变为温暖和健康。随着使用频率的增加,meme代替了政治争论和意识形态立场,他们成为右翼的工具、骚扰的武器。这十年里,一些meme变成了实实在在的线下颠覆者,一些被人们认真地对待,以至于不再是网络幻想,变成了险些酿成的悲剧。


2011

《星期五》

未来5年网络预言(模因现象与互联网变迁)(2)

2011年的《星期五》(friday)是一个被列入“怪异但健康”类别的病毒式视频,这是一首非常典型的“口水歌”,向世界介绍了一个叫丽贝卡•布莱克(Rebecca Black)的13岁女孩,她虽然笨拙但很真诚。歌曲的疯狂传播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一个草根也可以低成本成名的时代。


《星期五》和它的廉价制作工作室方舟工厂(Ark Factory)在过去10年里进行了包含大量算法的病毒式营销,在这个令人困惑的视频出名后不久,方舟工厂就发布了大量预先写好的、关键词友好的歌曲和制作好的视频,所有这些都是为了让普通的孩子以很低的成本出名。


此外,该公司希望找出那些有天赋或魅力的青少年,即使不能成为真正的流行明星,他们也能成为社交媒体上的成功人士。这个计划听起来很粗略,但这确实是各大公司采用的病毒式营销方式的鼻祖。


2012

科尼2012

未来5年网络预言(模因现象与互联网变迁)(3)

“没有什么比一个想法更强大的了”,这是人权组织“隐形儿童”(Invisible Children)发起的“科尼2012”(Kony 2012)广告活动中的一张图片。


这部20分钟长的YouTube纪录片名为《看不见的孩子》(Invisible Children),由总部位于加州的一个名为“看不见的孩子”的活动组织制作。


“看不见的孩子”组织通过捐款和传播病毒的方式,敦促公众以某种方式向上帝抵抗军(LRA,一个激进的极端组织)表达美国政府的愤怒,上帝抵抗军对绑架乌干达儿童事件负有责任,这段视频在当年3月份发布后的几天内就获得了近3000万的点击量,在一段时间内,“stopKony”和“Kony2012”的标签随处可见。


然而,该项目也被广泛批评为殖民主义白人救世主言论的典型代表,其目的是为了在商业上吸引西方人,让他们购买该组织的品牌t恤,而不是真正帮助或促进乌干达人的行动。最终,尽管“看不见的孩子”确实为中非社区提供了持续的援助,但受到暴力的影响,它也几乎破产了。


科尼2012强调了病毒性慈善的缺陷,还预言了类似的网络群体性社会运动,从痴迷于“突袭”51区到冰桶挑战。最重要的是,科尼2012为其他运动提供了一个不应该做什么的模板。两年后,当#BringBackOurGirls这个标签出现在支持寻找尼日利亚被绑架儿童的帖子上时,重点是它应该在的地方:支持发展中国家及其已经存在的社会正义运动。


2013

Doge

未来5年网络预言(模因现象与互联网变迁)(4)

这一年,以猫为代表的孤立的、充满讽刺的黑色幽默被以狗头为代表的更普遍、更容易理解的幽默所取代:一只名为Kabosu的可爱的日本柴犬的“狗头”表情包风靡全球。这一转变也在某一程度上让互联网meme往更阳光更积极的方向发展。

未来5年网络预言(模因现象与互联网变迁)(5)


2014

瘦长鬼影

未来5年网络预言(模因现象与互联网变迁)(6)

瘦长鬼影的原作者是来自Something Awful论坛的用户埃里克•克努森(Eric Knudsen)。Something Awful论坛举办了一场PS大赛,要求参赛者利用图像软件对照片进行修改,创作逼真的超自然恐怖图片。克努森以自己的角色瘦长鬼影为主题制作了PS图片参赛,还在图后加上了只有八句话的可怕故事。这些画面让人感到恐惧,但又让人觉得仿佛它们一直就在我们身边:不可思议的高度、不成比例的瘦削、不太匀称的脸、朦胧的手臂数目、孩子们脸上的冷酷表情——据说永远消失在这个苗条男人的手臂里。

未来5年网络预言(模因现象与互联网变迁)(7)

瘦长鬼影是十年来最受欢迎的meme之一,“瘦长鬼影神话”迅速发展成为一种网络亚文化,粉丝们致力于改编和扩展原著。但网络上的恐怖故事也有其丑陋的一面。2014年,《瘦长鬼影》的故事启发了两个不到十岁的女孩,她们试图杀死第三个朋友,好在这名受害者在一场残忍的刺杀中幸存了下来,而这个瘦长鬼影也成为了网络meme令人不安的趋势的一部分,更严重的是,在那之后兴起的蓝鲸挑战,和今年早些时候的“momo”挑战都导致了几起实际死亡。


在网络上对瘦长鬼影的狂热崇拜和21世纪10年代兴起并蓬勃发展的网络阴谋论之间有一种怪异的共通点——最初是一个具有讽刺意味的meme,后来作为“假新闻”流传开来,并培养了真正的“信徒”。


This is fine

未来5年网络预言(模因现象与互联网变迁)(8)

这个meme起源于2013年,是漫画家K•C•格林(K.C. Green)的网络漫画《枪战》(Gunshow)的六格版的一部分。在漫画中,一只狗在房子着火时喝着咖啡,坚持说“This is fine”。这幅漫画最初的标题是“着火了”,但一年后,一个截短的双屏版本开始在Reddit上传播,以纪念这只狗的讽刺的最后一句话——以及描述一切都与“好”相反的完美方式。


在各种各样的漫画和动画版本中,《This is fine》成为我们对这个日益扭曲、灾难深重的世界的反应的缩影。日益扩大的意识形态分歧、日益恶化的地缘政治气候;社交媒体和科技文化不知不觉地破坏了民主;校园枪击事件和大规模枪支暴力仍在持续。如果你想表达自己无法承受如此巨大的变化,这个meme是有用的。如果你想讽刺地指出别人对紧急事件的漠不关心,这招也很管用。


“On fleek”(以及其他数百条Vine上的标语)

未来5年网络预言(模因现象与互联网变迁)(9)

2014年,16岁的Vine用户凯拉•刘易斯(Kayla Lewis)创造了“on fleek”这个词,用来形容她完美的眉毛。所有Vine上的视频都有一个标准的六秒循环,在这个循环中,她为晚上出去玩做了准备,说了一长串俚语。这句话迅速在互联网上传播,被其他流行明星、主要品牌和各类公司未经授权地利用,这也捕捉到了21世纪10年代流行文化的一个关键潜流:对文化盗用的日益关注。


Vine于2016年关闭,它是一个丰富的黑人网络文化中心,它的表情符号不断地在其他网络平台上出现,并被广泛使用,往往脱离了最初的语境。“On fleek”就是这样一个微观的例子,在过去的十年里,黑人文化被传播,当它到达主流时却被冲淡。


2015

“哈罗德,她们是同性恋”

未来5年网络预言(模因现象与互联网变迁)(10)

Tumblr上一篇帖子的截图是这样的:“我真的不知道周五下午1点20分在电影院看《卡罗尔》的时候会有多少观众,但大概有85%是老人、老夫妻。电影看到一半的时候,我前面的这位老太太转向她旁边的老伙计,只说了一句‘哈罗德,她们是同性恋’。”

未来5年网络预言(模因现象与互联网变迁)(11)

“哈罗德,她们是同性恋”这种meme嘲笑的是一个可笑的、脱离现实的老年人——尤其是白人异性恋者——试图弄清楚如今孩子们的情况。也许他们是在表达对他们不理解的进步或多元文化的愤慨,也许就像这个meme里那对困惑的老夫妇一样,他们只是被吓了一跳。


2016

大猩猩哈兰贝

未来5年网络预言(模因现象与互联网变迁)(12)

大猩猩哈兰贝死了,但meme哈兰贝不会消失。2016年辛辛那提动物园的一只大猩猩被杀后,哈兰贝meme在网上疯传。这只大猩猩是一位可爱的动物园居民,前一天刚过完17岁生日,他在接近一个爬进围栏的小男孩后被动物园管理人员射杀。

未来5年网络预言(模因现象与互联网变迁)(13)

公众对哈兰贝之死的强烈抗议,是2016年最大的争议之一。这场骚乱带有政治和种族色彩,持续了数月之久。对于一只大猩猩来说,哈兰贝meme基本上是一种强烈的网络觉醒,许多人似乎是真诚地哀悼哈兰贝,而其他人只是深深致力于插科打诨,以讽刺的方式表达他们对整个丑闻的困惑。人们对哈兰贝之死的愤怒引发了关于动物虐待、枪支暴力、种族和性别歧视等各种问题的辩论。


2019

尤达宝宝

未来5年网络预言(模因现象与互联网变迁)(14)


尽管这个meme是最近才出现的,但我们很难否认的是,尤达宝宝——星战衍生剧《曼达洛人》中抢镜的可爱木偶角色——是这十年来最后一个伟大的meme之一。


《曼达洛人》第一集播出后,尤达宝宝很快就成为社群网络上最火红的话题,更延伸出各种粉丝创作及meme,并成为接下来集数中的人气王。像是第四集开场片段中尤达宝宝乱玩曼达洛人飞船上的操作平台,或是喝汤的可爱片段在网络上疯狂转发。

未来5年网络预言(模因现象与互联网变迁)(15)

在伴随影集推出的一开始,尤达宝宝没有属于自己的周边商品,但是网友们已经开始为他创作周边,这在过去几乎不可能。在网友纷纷制作尤达宝宝meme的风潮下,推广尤达宝宝成了一种大众任务,病毒式传播似乎正在以更加积极健康的形式发展。


在21世纪10年代的后半段,我们似乎迎来了一个健康文化的巅峰时代,它强调可爱和治愈性的美学。伴随这个可爱的、栩栩如生的木偶宝宝而来的健康meme潮流正让我们兴奋不已。

iWeekly周末画报独家稿件,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