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时代最难忘的就是背诵课文,每天清晨校园里朗朗的读书声,大都是朗诵或背诵课文的节奏。而最难忘的,却是李白老先生的《梦游天姥吟留别》这首诗,这也是最难背的诗。

大家都知道,李白老先生算得上是一个真正的旅人。他老人家到处游名山访大川,拿现在的话说就是游山玩水,经常访朋问友,对得上脾气的就会称兄道弟,把酒言欢,好不快活,还时不时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你可能看过《爱丽丝梦游仙境》,想象力丰富且充满了童趣。而大诗人则以诗的形式,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奇异的梦境。就让我们打开此诗,进入梦里,进入梦的深处吧!

梦游天姥吟留别沉浸式(梦游天姥吟留别)(1)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严格来说,李白老先生不是现实主义诗人,而是一个浪漫主义的杰出代表。因为热情奔放的性格,也就有了想象中的天马行空。但是,李白老先生他又的的确确是一位现实主义诗人,两者并不矛盾。

李白喜欢一生都徜徉在山水之间,喜山爱水是他的性格使然,以至于侠骨柔情,飘逸洒脱。其文采飞扬,常常使用蒙太奇的手法,在真与假、实与虚之间往来穿梭……

画面一:浩瀚的海洋上烟波渺茫,一浪追逐着一浪。航海归来的人们,七嘴八舌地都在谈论着某一个遥远的神秘之地。言行举止中,让人似乎感觉遥不可及的敬仰,这就是人们口口相传的海外仙境——瀛洲。神秘的色彩背后,虚无缥缈地如同海市蜃楼。然而现实中的天姥山,在云蒸霞蔚中时隐时现胜似仙境,与传说中的瀛洲十分相似,甚至不相上下。

梦游天姥吟留别沉浸式(梦游天姥吟留别)(2)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曾经遍访名山大川的李白,对山岳格外钟情,也写下了无数大气磅礴的诗句,也因此有了“此行不为鲈鱼烩,自爱名山入剡中”的豪爽之气……

画面二:临近剡溪的天姥山,是越东的灵秀之地,其山势险峻巍峨挺拔,高耸入云似乎与天相连,气势早已经超过了著名的五岳群山,遮天蔽日地早就把赤城山给掩盖住了。就连号称有四万八千丈高的天台山,在天姥山的面前,好像有矮很多,显得非常不对称。仿佛整座山都向着东南方向倾斜一样,乍一看,就像拜在天姥山的脚下,可不是甘拜下风么……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李白一生爱酒,得以“酒仙”的雅号。往往酒兴大发之时,诗如泉涌,素有酒到诗涌之说,因此留下了“李白斗酒诗百篇”的美誉……

梦游天姥吟留别沉浸式(梦游天姥吟留别)(3)

画面三:(画外音)诗人是不是又喝酒了?是不是说的醉话呀!

此时的李白,已经进入了梦幻中的世界。月夜,银白色的月光主宰着一切,境湖安静地挡住了去路,竟然没有丝毫的涟漪。天姥山若隐若现犹如梦中的画卷,美得令人无法自拔与向往,撩得诗人不由自主地想即刻就进入画中的欲望。诗人就着月光,将自己的身体凌空飞渡像镜子一样的境湖(鉴湖),皎洁的月光把他的影子映在湖面上,而后又一直送他到了剡溪,降落到诗人谢灵运当年住过的地方。南朝诗人曾经住过的地方直到今天到还在,潺潺的溪水清澈见底,山中猿猴的叫声连绵不断……

“脚著谢公伎,身登轻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瞑”

梦中的世界是神奇的,许多精灵古怪的事情会突突的往外冒,甚至天马行空,让人匪夷所思,加之李白老先生本就想象力太丰富了,居然驾驭不住梦的笼头,任凭它纵情驰骋……

梦游天姥吟留别沉浸式(梦游天姥吟留别)(4)

画面四:此时的李白又穿上了谢灵运当年自己特制带有木钉的木鞋(也就是我们现在的登山鞋),攀登直入云霄陡峭的山路时,感觉非常轻松自在,在崎岖的山路上如履平地。当到半山腰处时,太阳从海面上冉冉升起,空中传来了天鸡报晓的啼鸣声。万道霞光映照出山峦层层叠叠的景象,山岩坚固的如盘石,道路蜿蜒曲折,仿佛迷宫一般。各种奇异的花草魔术般地出现在眼前,甚至是扑面而来,让人目不暇接。李白实在是经不住诱惑,在这里看一看,那里闻一闻,被眼前的景色给迷住了,情不自禁地跟着花走,走累了就倚在石头旁休息片刻,不知不觉天已经黑了下来。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颠。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山峦崩摧”

现实与梦幻在诗人的脑海里不断地变化交替,眼前所有的事物亦真亦假,让人傻傻的分不清。但美丽是无法拒绝的……

梦游天姥吟留别沉浸式(梦游天姥吟留别)(5)

画面五:一路上,山泉发生所发出的声音由天上而来,经过九曲十八弯时激荡着整个山谷,时而就像熊发出的怒吼之声,有时又像龙一般地长吟不歇回声天外。惊心动魄的声音让原本寂静中的山林为之战栗,使得层层的山岩惊颤不已。刚刚还是晴空万里,转眼之间天就黑了下来,云层特别的低,有种“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感觉,想必是要下雨了。湖里生成的涟漪迅速扩大,变成了浪花,整个湖面水波荡漾,升起了阵阵烟雾,顷刻间变成了烟波浩渺的景象。突然,电闪雷鸣,好似整个山峰就要崩塌似的,令人胆颤心惊……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峦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李白的诗,语言精炼,运用巧妙。他的长篇叙事诗更是一绝,情节一环扣一环地步步为营,高潮迭起引人入胜。而他的这首梦游诗更是让人脑洞大开,也如醍醐灌顶……

梦游天姥吟留别沉浸式(梦游天姥吟留别)(6)

画面六:就在此时,通往天界的山门在厚重的轰隆声,从中间缓缓打开。这完全属于另外一个世界,洞中蔚蓝的天空浩瀚无垠,一眼望不到边际。日月的光辉照耀着金银铸就的宫殿,一会儿金灿灿,一会儿银闪闪,绚丽之极。云中的那些神仙们,都穿着用彩虹做的衣裳,把清风化为马,一个接一个地从天而降。老虎在弹奏着琴瑟,鸾鸟驾着车,仙人们成群结队密密麻麻列着队,以极其热烈的场面迎接着诗人李白的到来,声势浩大堪比现在的夹道欢迎仪式……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神仙聚会的场面,正是人们梦寐以求的生活向往……

画面七:猛然间,诗人心惊胆颤神志恍惚,一惊而起。原来是南柯一梦,不禁坐起身来长声叹息。醒来的时候,只有枕头和床席还在,刚才梦中所有的美好景象,都“嗖”地一下消失了。此时此景,禁不住让人感慨万分,人世间的欢乐也如同这梦境一般,自古以来,万事万物都像滚滚东逝的流水,一去不复返……

梦游天姥吟留别沉浸式(梦游天姥吟留别)(7)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人生有许多的如意与不如意,诗人此时此刻从梦中醒来,一切美好都随之而去化作成为泡影,面对现实,惟有感慨……

画面八:告诉那些即将离开要远去的人啊,此番一别不知何时才能回来。那就暂且把白鹿放牧在青崖处,等到要远行时就骑着它访山问水吧!怎么能低头弯腰卑躬曲膝地去伺奉权贵呢?这样的话,会让自己永远得不到开心!

这是一场梦,这是一首诗,这是一部唐朝时期的穿越电影……

梦游天姥吟留别沉浸式(梦游天姥吟留别)(8)

【谢谢阅读!欢迎在评论区留言!配图来源于网络。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请关注我!】

梦游天姥吟留别沉浸式(梦游天姥吟留别)(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