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胶东,有两种植物前面带个”洋“字,一种是蔬菜西红柿,当地人称为”洋柿子“,最早生长在南美洲,西方人叫做番茄,传入中国之后,因为跟我国的柿子外形相似,所以我们称之为“西红柿“,又因为从国外传入,属于洋人的东西,所以被叫做”洋柿子“;再一种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洋姜“,原产北美洲,十七世纪传入欧洲,后传入中国,因为其根块像姜,又从国个传入,所以称为”洋姜“。在我们当地,有时候也称子为”鬼子姜“,或许与洋鬼子的说法有关联吧?洋姜学名叫菊竽,因为开花似野菊,根块似竽头,所以我们也称为鬼竽头。

洋姜哪里种植的好(洋姜种植前景广阔)(1)

漂亮的洋姜花儿

洋姜用途比较广泛

洋姜在我们这里,主要用途是食用,多用做腌制小咸菜,以一卤鲜的办法腌制,清脆可口,略带甘甜,是很好的下饭小菜。但洋姜的用途绝不仅仅是腌制咸菜。洋姜的果实富含淀粉、菊糖等果糖多聚物,除食用外,可以作制取淀粉和酒精原料,其花开似菊,具有很大的观赏价值,联合国粮农组织官员称为“21世纪人畜共用作物”。如果把它所含的菊糖提取出来,可以用来治疗糖尿病;把洋姜捣烂之后外敷,可以治疗无名肿毒、腮腺炎。洋姜也可以用来食疗,对糖尿病、浮肿、小便不利的患者适用。其味道香甜适口,菊糖含量很高,可以用来制作糖果、糕点等。由于富含淀粉,所以是优良的家畜饲料,可以喂食兔、猪、羊、马等家畜。而洋姜中的菊糖,水解后产生的果糖经过发酵可以制成酒精,也被称作“绿色石油”,是很好的代用燃料。所以,洋姜的用途确实不少,种植洋姜应该有广阔的胶景。

洋姜哪里种植的好(洋姜种植前景广阔)(2)

洋姜根块

为什么洋姜不能盲目发展

其实洋姜种植技术比较简单,洋姜是比较耐寒耐旱的植物,可以耐低温,块茎可在–25~–40℃的冻土层内能安全越冬,种植一次可连年收获,产量比较可观。那为什么很少看到农民广泛发展呢?晏子从我们这儿的情况分析一下:

首先,目前洋姜的市场需求有限,广泛发展销路成问题。洋姜虽然那么多用途,但在我们这儿,目前只是用来腌制咸菜,其他用途基本未开发。并且,洋姜种植只能秋季收获,季节性强,腌制咸菜也只限于一卤鲜的办法,用其他方式腌制咸菜,不如萝卜和芥菜腌出来的好吃,也没有萝卜和芥菜产量高。没有市场需求,也就无从发展。所以目前只是农民在沟渠和房前屋后零星种植。

其次,洋姜连作产量会降低,但又无法根除。洋姜野生时不讲究产量,一次种植连年收获。由于其土壤适应性强,所以在沟渠或者荒坡都能生长,农民秋后采挖,并不在意产量多少,挖点够吃的即可。但是,如果广泛种植,就不适合连作,连作会使产量大大降低。而如果轮作,最大的问题是无法清除干净。洋姜的繁殖能力相当强,具有很强的侵袭性,挖不净地根系冬天在寒冷的北方也能安全越冬,一到春天就萌发,越长越旺,很难根除,轮作其他作物必受影响。

洋姜哪里种植的好(洋姜种植前景广阔)(3)

洋姜淀粉

三是洋姜深加工技术不配套,制约洋姜发展。单纯洋姜种植,销路不大,效益不高,只有进行深加工才能获得可观的收益。但目前我国洋姜深加工技术的不成熟,成为制约洋姜国内市场的最重要原因之一。比如菊粉早成为国际上比较热门的功能性食品,但我国目前只在内蒙古、青海、甘肃等地都有企业在生产,其他地方根本没有,没有企业生产,就没有大量收购,这势必制约洋姜广泛发展,所以目前多是利用洋姜抗逆能力强、耐粗放的特点,在田边、沙地、山头等不大适宜作物生长的地方零散种植,基本相当于野生。

综上,洋姜用处多,发展前景阔,山丘旱薄地,风沙荒野坡,处处可种植,收益真不错。加工跟不上,市场制约多,再好也白搭,配套能搞活,投资需谨慎,考察要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