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小暖

“乖”不是没主见,一味的“唯父母是从,唯老师是从”,而是内心有自己的判断和坚持,表面上也知道怎么和他人沟通。

不是穿着打扮上保守、生活方式像“老干部”,而是知道自己的位置、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外表再不羁。内心却不拧巴。

《知否》原著中,余嫣然是大家眼中的乖女孩。像余嫣然这样的官宦世家的女孩子,一般都想高嫁,再不济,也是寻一门门当户对的亲事,可余嫣然这位高门大户的嫡长女却低嫁给了腿疾男,这位男子是远在云南边境的段氏家族嫡孙,因从小患有腿疾,未能入仕途。

知否知否中余嫣然的结局(余嫣然高门低嫁)(1)

原著中写到:说起来,余嫣然是众位姑娘中出身最显赫的,虽说她父亲只是个侍郎,但他祖父是一代首辅,清誉满天下,先帝曾亲题“克勤慎勉”四字为嘉奖,所以才有资格直接与侯爵府嫡子谈婚论嫁。想当年,华兰以盛家嫡长女的身份嫁个落魄伯爵府的二子也是费了姥姥劲儿了。

可为什么能与侯爵府攀亲的高门嫡女,最终却低嫁了呢?她不是像如兰那样因为爱情,而是因为自己太“乖张”的性格所致。

明兰一本正经的看着嫣然说:女人这一辈子,一般只能嫁一次,一次只能嫁一个,你这儿会儿要是不长个心眼,回头悔都悔不出来。叫你祖父去查,好好查,不好的千万不能嫁。

知否知否中余嫣然的结局(余嫣然高门低嫁)(2)

面对侯爵府嫡次子顾廷烨的求婚,嫣然死活不愿意,那时的顾廷烨臭名远扬,但凡良家女子,都离他远远的。可嫣然的父亲和继母为了攀侯爵府这个高枝,竟然同意把嫣然嫁给京城浪子顾廷烨。

嫣然不肯屈从,只好找来明兰诉说,自怨自艾,她不想让祖父母操心,想要妥协随便嫁了算了。看着父亲和继母咄咄逼人的样子,嫣然的立场,已经崩塌了一半。

知否知否中余嫣然的结局(余嫣然高门低嫁)(3)

嫣然从来没想过,要不要大胆的往前走一步,大胆的反驳自己的父亲,为自己的婚姻做一次争取,毕竟自己的余府的嫡长女,身后还有自己的祖父母撑腰。而这时的她,只会后怕、担心,哭哭啼啼。

明兰正色到:嫣然姐姐,以后莫要自怨自艾了,你虽没了亲娘,可到底是嫡出的,祖父母都健在,可我呢?庶女一个,只有祖母。我虽样样不如你,可若有人逼我嫁个烂人,我也非得争个鱼死网破不可。

知否知否中余嫣然的结局(余嫣然高门低嫁)(4)

明兰的言外之意:你的起跑线比我高那么多,资源那么丰厚,要是你能懂得争取,结局自然不会差。

生活就是这样,如果连自己都不懂得主动出击,为自己争取自己该得到的东西,为自己拒绝对自己不利的事情,那么、没有人再会站出来替你争取。而那个有意置你于不利的敌人,就会更加变本加厉,因为软柿子好捏啊。

生活是一个功利性极强的场所,而争取是为了让你活的更好的最积极的心态。

我这里讲的“厉害”不是与人张牙舞爪,更不是撒泼骂街,而是一种能“镇得住”场的临危不乱的气场。

顾廷烨的外室曼娘,心机叵测,为了自己能入顾府,做正室,便耍小心机,找上余府,一哭二闹三上吊,逼着余嫣然接纳自己。

知否知否中余嫣然的结局(余嫣然高门低嫁)(5)

论心眼,余嫣然根本不是曼娘的对手;论手段,余嫣然充其量的青铜,怎能抵得过王者。

每次不知所措的时候,余嫣然就只会哭,惹的祖母也跟着涕泗横流,拿这个泼妇毫无办法。

嫣然的祖父一生严于律己,一辈子没有纳妾,余老夫人顺顺当当的活到现在,儿媳不敢忤逆自己,嫣然在祖父母的呵护下长大,祖孙俩估计从来没见过这阵仗,抗打击性自然弱了些。

知否知否中余嫣然的结局(余嫣然高门低嫁)(6)

可这阵势,在明兰眼里,简直是毛毛雨。因为她看多了王氏和林姨娘的明争暗斗,从小被这样的氛围“熏陶”着,处理曼娘这个心机女,自然是不在话下。三下五除二,把曼娘逼的哑口无言,只能乖乖打道回府。

明兰的战斗力,一部分来源于王氏和林姨娘的日常斗争“熏陶”,一部分来源于盛老太太的“黑暗教育”。

知否知否中余嫣然的结局(余嫣然高门低嫁)(7)

盛老太太的教育理念和一般大家族里的长辈不太一样。她认为,杂草比观赏用的兰花强多了。每次遇到“超狼虎豹”的事儿,盛老太太从来不让明兰避着,让她看,让她听,让她总结。让她知道世道的艰难,没得像那娇花儿般经不起风浪。这才将明兰的“暗黑”气场培养了起来。

这样的教育方式,最起码经得起风浪,走到哪里,不容易被人掣肘,不会轻易吃亏。

知否知否中余嫣然的结局(余嫣然高门低嫁)(8)

无论是曼娘还是家里的王氏和林姨娘,包括日后的继母婆婆,明兰面对这些不同性格,背地里使不同手段的人,都应付的游刃有余。

用现代理论来讲,盛老太太当年,把明兰的“第二自我”培养出来了。什么是“第二自我”?其实是让人在众多的性格中,找一种对目前任务最有效的性格出来,然后让这种性格主导自己的行为举止,直到任务结束。

知否知否中余嫣然的结局(余嫣然高门低嫁)(9)

而像余嫣然这种顺风顺水的大家闺秀,多愁善感,执行力弱,防御力更差。她孱弱,不接地气,是无法在黑暗的泥土里生根,需要太多阳光和雨露的滋润,就像一株细嫩的鲜花,架不住风雨摧残。

没有主见的人,内心从来不会精准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知否知否中余嫣然的结局(余嫣然高门低嫁)(10)

明兰当初选择了一个家室“不高不低”的贺弘文,是因为她不想太出挑,只想安稳度日;最终选择了顾廷烨,是因为顾廷烨向她承诺她可以安安心心的“做自己”,这也是明兰内心极其渴望,却没办法实现的事。在感情里,明兰每次能够坚定不移的向前走,都是因为她真切的知道自己当下最想要的是什么。

而余嫣然却不是。

知否知否中余嫣然的结局(余嫣然高门低嫁)(11)

当初面对父亲和继母的咄咄逼人,要不是祖父母给挡着,她估计早就没有了立场,成了利益婚姻中的一枚棋子;最后,祖父为了不让嫣然的名誉受损,以飞快的速度给嫣然置办嫁妆,将嫣然嫁给了远在云南的段氏。

她并没有过任何意见,只是一味的“唯祖父母是从”。

最终,高门女嫁腿疾男。

这一切,都源于她太顺了。顺风顺水的生活过久了,哪怕只是遇到一个小小的浪花,也能将生活的大船打翻。

什么都有,所以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知否知否中余嫣然的结局(余嫣然高门低嫁)(12)

当初作者把女主明兰设定为一个庶女,不是想让她过五关,斩六将,练得一身本领,在古代杀出一片天地,只是作者认为,在古代,庶女能够接触到的社会层面比嫡女更为广泛。

她能够听到冷言冷语,婚嫁时会受到身份歧视,有麻烦时嫡母未必会维护她,也很有可能嫁到和原来不同阶级的家庭里去。

于是她更要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才有机会掌握自己的命运。

因为顺风顺水,余嫣然从不会主动出击去争取,她很“乖张”,可这却并没有让她拥有完满的婚姻;

因为环境曲折,明兰要生存下去,争取、厉害、手腕是她活下去的必需品,所以就不能太“乖”,懂争取,抗击打,有手腕,这让明兰无论身处何地,都能游刃有余。

作者:张小暖,写生活中温暖的感情事,走心也走情,用暖系文字温暖生活里的薄凉。

原创不易,抄袭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