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设计师简介加作品(这些日本殿堂级)(1)

日本设计师简介加作品(这些日本殿堂级)(2)

生活中潜藏着大量“美的瞬间”,只是我们都没有发现,或者发现了,也觉得不足为奇。我们缺少的,正是从小就应该培养的,对美的发现与感知。

今天推荐一档专属孩子的日本节目,构思巧妙有趣,无论是孩子或是家长,都被它深深吸引,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来源:公众号“日本设计小站”(ID:japandesign)。“蓝橡树”获授权转载。

........................................

日本对小孩子的教育,“变态”到了几乎魔怔的地步。前有十级跳箱的“魔鬼训练”式体育课,后有“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文化课。甚至!他们连设计都要从娃娃抓起

日本NHK电视台有一档节目叫《Design あ》,翻译过来就是《啊!设计!》,相当简单直接。

这档节目的目标群体是谁呢?小孩子!定位呢?设计幼教节目!

最最关键的是一览节目的阵容:隈研吾、原研哉、深泽直人、伊东丰雄、服部一成......还有大名鼎鼎的佐藤卓,担纲艺术总监!日本设计界的半壁江山都在这里了:

日本设计师简介加作品(这些日本殿堂级)(3)

然而,这么多大师,聚集起来只为做一档儿童设计节目,却没有一个观众觉得大材小用了!

事实上,这个在日本火了7年的节目,在豆瓣上高达9.4分。

每集短短15分钟时间里,几乎没有任何旁白,而是用一种前所未有的全新拍摄方式,把生活中那些不起眼的小细节、小设计全都搬到你眼前。

节目一出,不仅小孩爱看,连大人们也完完全全被迷住了。

日本设计师简介加作品(这些日本殿堂级)(4)

一、

老牌环节“近观设计”,是对生活中“理所当然”的事物的观察,比如,酱油瓶为什么会有腰身呢?

日本设计师简介加作品(这些日本殿堂级)(5)

诶,可乐的玻璃瓶也有?

日本设计师简介加作品(这些日本殿堂级)(6)

噢,原来是模仿人体设计,有腰的话握起来的确舒服一点~

日本设计师简介加作品(这些日本殿堂级)(7)

全程没一句话,全靠你自己的观察和理解。

再比如,为什么酱油罐上还有气孔呢?

日本设计师简介加作品(这些日本殿堂级)(8)

画面又闪过了吸管、洒水壶......发现把孔按住,水就出不来了呢。

日本设计师简介加作品(这些日本殿堂级)(9)

日本设计师简介加作品(这些日本殿堂级)(10)

而手一松开、一倾斜,水就能顺利流下来了,这又是为什么?

日本设计师简介加作品(这些日本殿堂级)(11)

还没上过学的孩子,并不知道“气压”这个概念,他们会给出什么天马行空的答案?又或许,这个观察到思考的过程,对他们来说才是最重要的。

二、

紧接着,有一个超过瘾的单元,叫“解散”,即把生活中任何东西都拆开来,拆到不能再拆为止。被拆的东西包括:

鞋子;

日本设计师简介加作品(这些日本殿堂级)(12)

口香糖;

日本设计师简介加作品(这些日本殿堂级)(13)

日本设计师简介加作品(这些日本殿堂级)(14)

日本设计师简介加作品(这些日本殿堂级)(15)

葡萄的核儿都被拆了;

日本设计师简介加作品(这些日本殿堂级)(16)

扑克牌这个真是要双击666

日本设计师简介加作品(这些日本殿堂级)(17)

日本设计师简介加作品(这些日本殿堂级)(18)

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它拆不了的。

而被拆解的部分又重新组合起来(这排列方式,对处女座强迫症来说,绝对是福音了)。

日本设计师简介加作品(这些日本殿堂级)(19)

日本设计师简介加作品(这些日本殿堂级)(20)

日本设计师简介加作品(这些日本殿堂级)(21)

三、

在所有的小环节里,我最喜欢的,当属这个“设计漫谈”。

它先会提出一个我们几乎不会费脑子去思考的问题,类似于:“电话线为什么要做的像麻花一样”,就不能简单一点吗?

日本设计师简介加作品(这些日本殿堂级)(22)

于是,简笔画里,男生就把电话线给拉直了。

日本设计师简介加作品(这些日本殿堂级)(23)

这时候,电话响了,是老板打来的,得拿纸笔记下来啊。可是,这、怎么都够不着啊!

日本设计师简介加作品(这些日本殿堂级)(24)

偏偏是在这种紧要关头,电话又不能挂,真是伤脑筋。

啊!男孩灵光一闪,把电话线拉长不就行了吗?!

好了,老板的指令也顺利记下了,问题完美解决。

日本设计师简介加作品(这些日本殿堂级)(25)

可是,新的问题来了,这么长的电话线,也太容易缠在一起了。而且,早晚有人会被它绊倒的,缩短点又会很不方便

日本设计师简介加作品(这些日本殿堂级)(26)

那,能不能让它像弹簧,或者橡皮筋一样能伸缩呢?试试看我卷卷卷卷卷......

日本设计师简介加作品(这些日本殿堂级)(27)

这样平时放着短短的,关键时候也能拉长,搞定!

所以电话线设计成酱紫,原来是这么一回事啊!

日本设计师简介加作品(这些日本殿堂级)(28)

不仅如此,节目在解答疑惑的同时,还会给孩子布置点小作业:“还有什么物品有拉长和缩短的作用?”

果然发散思维、举一反三的能力,从小就要培养。

四、

每一集它都会有不同的单元,观察不同的主题。

就算是生活中不起眼的一个简单的旋转设计,也值得被它拿出来反复提及。

日本设计师简介加作品(这些日本殿堂级)(29)

日本设计师简介加作品(这些日本殿堂级)(30)

日本设计师简介加作品(这些日本殿堂级)(31)

时隔5年,这一回,佐藤卓又把这档节目从电视搬到了展馆中。

而且还是在日本最权威、最专业的设计美术馆——21-21 design sight美术馆

中展出。

日本设计师简介加作品(这些日本殿堂级)(32)

毕竟电视节目是单向的,而展览就不同了,可以看、可以摸、可以体验。

比如你能近距离探索一颗蛋的无限种可能

日本设计师简介加作品(这些日本殿堂级)(33)

观摩一个简单易懂的符号,经历了何种漫长的演变

日本设计师简介加作品(这些日本殿堂级)(34)

一溜从大到小排列的寿司,是想让你知道合适的尺寸有多重要

日本设计师简介加作品(这些日本殿堂级)(35)

甚至还能身临其境,亲身感受作为便当盒里一颗酸梅,是怎样的心情

日本设计师简介加作品(这些日本殿堂级)(36)

展览里的人气单元,“森罗万象”前总能聚集大批观众,你几乎很难想象那么多繁复的图案和花纹,竟全都来自于,最简单的“圆和线”。

日本设计师简介加作品(这些日本殿堂级)(37)

日本设计师简介加作品(这些日本殿堂级)(38)

真是应了这环节的slogan——圆和线画出世界

日本设计师简介加作品(这些日本殿堂级)(39)

展览和电视节目一个风格,全都没有冗长的说明。在他们看来,设计本身就已经足够了。

你看到的,和我看到的未必相同;你想到的,和我想到的;也可能大相径庭。

他们绝不扼杀每一个天马行空的猜想,也欢迎各种设计灵感的交织和碰撞。

日本设计师简介加作品(这些日本殿堂级)(40)

总监制佐藤卓说做这档节目的初衷并不是让孩子们来学习的,只是希望能让孩子觉得设计还挺好玩的。

每集最后大师们述说的,也不是书本上的大道理,反而是那些看上去无关紧要的小事。比如深泽直人让我们思考:“怎样能让雨伞站在屋角不倒”。

日本设计师简介加作品(这些日本殿堂级)(41)

原研哉让我们不妨多想想:“如果这样将会怎样?”

日本设计师简介加作品(这些日本殿堂级)(42)

伊东丰雄说:“先去观察自然吧。”

日本设计师简介加作品(这些日本殿堂级)(43)

但这些才是最重要的啊。

好的设计,应该从“观察”开始,最终回归到设计“解决问题”的本质。

日本设计师简介加作品(这些日本殿堂级)(44)

日本和我们对艺术教育最大的差距就在这里,他们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请最好的专家用孩子听得懂的语言,把他们看到的世界讲给孩子听,让孩子通过感觉的方式,对世界进行认知;而我们急着让孩子学知识、学本领,却忘了停下脚步,让孩子们先好好地看一看世界。

生活中潜藏着大量“美的瞬间”,只是我们都没有发现,或者发现了,也觉得不足为奇。

我们缺少的,正是从小就应该培养的,对美的发现与感知。

日本设计师简介加作品(这些日本殿堂级)(45)

意犹未尽

日本设计师简介加作品(这些日本殿堂级)(46)

看了日本“开学第一课”, 才发现中国孩子早就输在了起跑线

教育的最大死敌, 就是大人的“太图方便”

开学了, 请告诉孩子: 天才来自刻意练习, 苦练中没有“寓教于乐”这个概念

你可能会错过橡树君之前的推送,戳文末“阅读原文”可以查看完整列表。

........................................

【蓝橡树家长圈】家长的圈子决定孩子的人生高度!和数万家长一起,学习最新最全教育理念和方法;与数百位牛爸牛妈畅聊教育;线上线下家长沙龙提前占座。

长按复制ID, 添加好友, 申请加入。

日本设计师简介加作品(这些日本殿堂级)(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