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蛟河市广袤的田野上一片新绿——玉米苗长势喜人,水稻苗床绿意盎然,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据悉,截至五月底,蛟河市玉米出苗率达到96%,旱田播种、水田插秧基本结束,全市粮食作物计划播种面积170万亩基本完成,农民播种进度未受疫情影响。

春耕生产是蛟河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蛟河市发展特色产业、改善人居环境、推动乡村和谐发展……努力织就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的锦绣画卷。

全力加快乡村全面振兴(红叶之城织锦绣吉林蛟河市持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1)

兴产业提升特色产业发展水平

走进新站镇,曾经泥泞的小路已陆续被硬覆盖,河岸砌起石堤,村与村之间水泥路相连……这样的转变在蛟河随处可见。2019年,蛟河市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完成投资3143万元,建设机耕路7818米,管、涵、桥514座,河道护岸12106米,渠道衬砌7697米,输电线路500米,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有效提升了防灾抗灾能力。

在畜牧大镇天北镇,疫情期间,恰逢鸡出栏,运输出现困难,镇党委、政府研究制订防控措施,开辟“绿色通道”,确保企业正常生产、销售。近年来,为大力发展养殖业,蛟河市鼓励引导养殖户增养补栏,落实养殖业保险、贷款贴息等惠牧政策,加快恢复生猪生产。截至4月末,蛟河市生猪饲养量达14万头,肉牛饲养量达12万头,家禽饲养量达260万只,梅花鹿饲养量达1.2万只。

蛟河市全力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906户,家庭农场达到786家。他们还积极申报农业产业项目,争创白石山镇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申报了乡村振兴农业领域补短板项目,争取了天北农田灾后重建项目,为全市上争农业项目资金3500万元。

全力加快乡村全面振兴(红叶之城织锦绣吉林蛟河市持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2)

美环境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走在庆岭镇柳树沟村北柳树沟屯的水泥路上,乡村小路两侧绿意盎然,由珍珠绣线菊、小叶丁香、榆叶梅等组成的绿篱令人赏心悦目。4 月20日至5月17日,蛟河市在庆岭镇、漂河镇、前进乡、松江镇,投资108.58万元,栽植了9200延长米绿篱,打造2处景观点,乡村变得如诗如画。

持续开展春季村庄清洁行动、建立“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的农村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实施农村户用厕所改造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这些措施也让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今年,蛟河市继续行动,他们将在新站镇朝阳沟村等11个村屯铺设沥青路、修砌石边沟、增设路灯、栽种花木,全力推进“一十百千”工程建设。目前已整合资金8959万元,建设了14个项目,预计今年9月竣工。

全力加快乡村全面振兴(红叶之城织锦绣吉林蛟河市持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3)

树乡风凝聚乡村振兴正能量

门忠新、王丽萍、单海玲、薛淑兰……蛟河市在“蛟河之星”“道德模范”等系列评选活动中,评选出众多“好公婆”“好媳妇”。在群众身边树立典型,对融洽婆媳关系、改善邻里关系、营造和谐文明之风起到积极作用。

同时,蛟河市广泛开展核心价值观宣教活动。在各乡镇(街)、村屯利用文化墙、宣传栏、LED屏宣传;建好人榜、功德榜,开展宣传教育;组织开展吉林市、蛟河市两级贫困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项目提升工程;在农村开展“扫黄打非”进基层站点工作,引导村民移风易俗,促进乡村文明。

全力加快乡村全面振兴(红叶之城织锦绣吉林蛟河市持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4)

强治理推动乡村和谐发展

漂河镇横道子村党支部副书记孙希来,从4月开始在漂河镇党办挂职锻炼,参与党办的各项工作。通过挂职锻炼,孙希来提升了基层党建工作的认识和理解,增强了党建业务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了,也带动提升了横道子村党支部各项党建业务工作。

目前,像孙希来这样在乡镇街挂职锻炼的村干部或后备干部有20多人。这是蛟河市为加强培养村级后备干部而进行的探索。

全力加快乡村全面振兴(红叶之城织锦绣吉林蛟河市持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5)

促脱贫提高乡村民生保障水平

新站镇65岁的贫困户陈丽霞有尿毒症,每周要做3次透析,医疗费用很高。“一人一策”的帮扶措施,让陈丽霞心里有了底,脱贫之路看到曙光。目前,蛟河实施“一人一策”,为438户885人未脱贫户量身制定了脱贫措施,确定乡科级以上领导干部“一对一”包保,确保他们脱贫。

蛟河市政府与吉林黑尊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今年3月签订协议:蛟河市投资650万元,该公司每年用55.25万元收益来带动蛟河市438户未脱贫贫困户脱贫摘帽。除了“一人一策”,蛟河重点实施4个整市推进项目,同时抓整镇整村产业推进项目66个,目前已全部复工复产有序推进。

还有持续开展的“五星”创建、四小工程、家居环境改善、爱心超市、扶贫车间、村级公益岗位开发等措施,突出扶志导向,确保贫困户长久稳定脱贫。

孟夏之际,蛟河大地万物竞茂,红叶之城希望的田野上,正释放着乡村振兴的磅礴力量。

【来源:吉报江城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