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敏的回忆录中,曾记载过一段话,她说:“我做过一件让我很后悔,很愧疚的事。就是在1963年7月的一天,我们一家三口离开了中南海,离开了爸爸。”

李敏经历过许多波折,也从来没有被毛主席“特殊照顾”过。毛主席对李敏的管教很严厉,但是在同时,毛主席对李敏的爱也很深沉。

中办找李敏谈及遗产(中办找李敏谈及遗产)(1)

毛主席和李敏

自从女儿走后,毛主席的笑容减少了很多。甚至在毛主席临终之际,李敏都没能陪在他的身边。而关于毛主席遗产分配的问题,还是中央办公厅的人出面通知的。

李敏和毛主席之间,都发生过什么故事?毛主席去世以后,又给李敏留下了什么呢?

父母相识

李敏的母亲名叫贺子珍,她在早年间,是一位非常积极的革命青年。贺子珍家中的很多亲人,都投入到了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的道路中。

贺子珍与毛主席,是在井冈山会师的时候相识的。1927年7月底,贺子珍跟随在永新县的革命队伍,一起向井冈山撤退。

中办找李敏谈及遗产(中办找李敏谈及遗产)(2)

贺子珍

在那支撤退的队伍中,贺子珍是唯一的女同志,也是撤向井冈山队伍中唯一的女兵。而且,她还是革命队伍中优秀的一位女性领导。

贺子珍前往井冈山的旅途是顺利的,但是毛主席在上井冈山的时候,却遇到了不少的困难。

1927年10月17日,毛主席率领着起义的革命队伍,一起来到了井冈山。当时在井冈山市,已经有以王佐为主的领导人物了。

王佐等人对毛主席的到来,显得有些抗拒。毕竟毛主席手中的部队,是有一些实力的。王佐认为,毛主席可能会影响他的领导地位。

为了表示诚意,毛主席便在与王佐的交谈中提出:“我可以支援你们一批武器枪支,能否帮我们安置一下伤员,协助部队解决一下驻防和粮食问题。”

中办找李敏谈及遗产(中办找李敏谈及遗产)(3)

在这种条件下,王佐和将井冈山人一起商议了一下,决定邀请毛主席正式地进行一次会谈。

也是在这次会谈中,毛主席与贺子珍便相识于井冈山。当王佐等人介绍贺子珍时,毛主席显得很惊讶。那个时候的贺子珍年轻貌美,十分有朝气。

毛主席也没有想到,在井冈山的领导人物中,竟然有如此年轻的一位女豪杰。一位叫做袁文才的领导人,站在贺子珍的身边对毛主席说道:“这位叫贺子珍,是永新县的革命干部。”

贺子珍微微一笑,毛主席也热情地笑了起来,他握住贺子珍的手说:“我还以为,是哪位革命同志的家属呢。很好,以后,我们就要一起为革命事业努力了。”

这是毛主席与贺子珍的第一次对话,自从以后,两人便在井冈山接触得多了起来。经过会谈后,王佐虽然同意了主席上山,但却一直不放心。

中办找李敏谈及遗产(中办找李敏谈及遗产)(4)

毛主席和贺子珍

袁文才认为王佐的做法,会影响革命队伍的团结。

于是,他便找到王佐说:“你啊,总是怀疑他,不信他呆得久,又怕他吃掉你。我看,他不是那种人,不如我出一个主意,把他拴在井冈山?”

王佐的心里,确实有这种顾虑。听袁文才说完,他急忙询问袁文才,到底有什么好主意。

袁文才又说道:“我和子珍的关系很好,有我做媒,让他成为咱们井冈山的女婿,如何?”

王佐很同意这件事,他说:“子珍是一位好姑娘,有文化有胆识,要是他们两个能成婚,那我就彻底放心了。”

在这种情况下,袁文才便当起了媒人,主动找到了毛主席,向他说起了与贺子珍结婚的事。毛主席很诧异,也表现得有些抗拒,毕竟两人才见面没多久,实在是进展有些太快了。

中办找李敏谈及遗产(中办找李敏谈及遗产)(5)

于是,袁文才想撮合的这件事,便一时耽误了下来。随着长时间的接触,毛主席与贺子珍都越发地熟悉了起来。

1928年5月底期间,毛主席与贺子珍才在工作中累积了情谊,产生了情感,最后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家庭生活

两人结婚很朴素,没有什么宴席和婚礼,也没有锣鼓花轿等一系列的结婚规矩。只有袁文才给带了一些糖果、花生,这件事就算是定了下来。

婚后没多久,两人便投入到了革命工作当中。当时的革命很困难,所有人都有很大的压力。结婚以后的贺子珍,又要工作,又要照顾丈夫,面临的问题也有很多。

中办找李敏谈及遗产(中办找李敏谈及遗产)(6)

贺子珍

但是这些事情,贺子珍都做得井井有条。毛主席喜欢吃辣椒。她为了照顾丈夫生活,还经常特地去购买辣椒。这个东西在当时,并不是谁都能吃得到的。

在那个时期,革命的条件很差。贺子珍为了给毛主席改善伙食,便经常地去打野味,摸鱼抓虾。在这种条件下,毛主席也能时不时地吃上一些“好东西”。

1929年的一个春天间,毛主席与贺子珍的第一个孩子降生了。她是一个女孩,但并不是李敏。

众所周知,毛主席的公认的长女是李敏。但实际上,毛主席还有一个女儿叫毛金花,只是在革命时期,毛金花没得到妥善地照顾,不幸丢失了。

1932年间,贺子珍又生了一个男孩,毛主席给他取名为毛岸红,是按照毛岸英等人的辈分排下来的。但是很可惜,毛岸红也在革命困难的时期丢失了。

中办找李敏谈及遗产(中办找李敏谈及遗产)(7)

贺子珍和女儿李敏

第二年,贺子珍又生了一个男孩。但是这个孩子,没多久便夭折了。一直到1936年间,李敏的降生,才成了贺子珍为毛主席所生下的“第一个女儿”。

毛主席很喜爱这个孩子,给他取了一个名字叫娇娇。有了孩子以后,两人的生活越来越甜蜜了。

但是没过几年,一位叫做吴莉莉的女人出现,给毛主席与贺子珍之间,带来了婚姻的危机。

那个时候的李敏还是小孩,根本不懂什么事。1937年间,延安第一美女吴莉莉,来到了延安参加革命。

在革命队伍中,吴莉莉表现得很新潮,很鲜艳。因为在延安的女子,基本上都是很朴素的。按照现在的词汇来解释,吴莉莉与他们之间,存在着“素颜”与“化妆”的区别。

中办找李敏谈及遗产(中办找李敏谈及遗产)(8)

吴莉莉

总之,吴莉莉多才多艺,皮肤白皙,还十分貌美。在当时有延安第一美女之称,她参加革命工作以后,便给毛主席和朱德元帅等人担任翻译。

在这种情况下,毛主席与吴莉莉接触得就比较多。久而久之,贺子珍心里自然是有些不太舒服。

但是毛主席问心无愧,也没有为此做过什么解释。贺子珍过意不去,两人还为此吵了一架。

毛主席心里是向着贺子珍的,但是为了工作,他也不能一下就将吴莉莉处置掉。而贺子珍却误会了毛主席,便因此和他生了很大的气。

也是在这一年,贺子珍便决定前往苏联,离开延安,属于“离家出走”。毛主席再三劝阻,但是贺子珍说什么也不留下。

中办找李敏谈及遗产(中办找李敏谈及遗产)(9)

左一毛主席,右一吴莉莉

几番劝导无果后,贺子珍还是在一气之下,动身前往了苏联,而李敏则被留在了毛主席身边。

毛主席的工作繁忙,自然也没有精力照顾李敏。于是,几个月大的李敏,便被送到了延安的保育院中。

可以说在幼年的成长时期,李敏是对父亲没有什么印象的。等到她四岁以后,又因为种种原因,被送到了苏联去陪伴贺子珍。

在这个时期,李敏才第一次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她在苏联的日子,过得也很辛苦,但是也很幸福。

李敏不仅有母亲陪着,还有哥哥毛岸英和毛岸青相伴。而贺子珍虽然和毛主席分手了,但是心中却一直留有感情。

中办找李敏谈及遗产(中办找李敏谈及遗产)(10)

毛主席也是因为种种考虑,才将两个儿子也送到了苏联,委托贺子珍进行照顾。杨开慧去世得很早,贺子珍就像亲生母亲一样,照顾着两个孩子的饮食起居,一家人在苏联一起生活。

遗产问题

李敏也在苏联渐渐长大了,而懂事的她,却一直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是谁。贺子珍从来不与女儿讲这段故事,李敏自然也没有什么印象。

直到有一天,李敏的哥哥毛岸青,指着毛主席的一张照片说:“这个人是我们的父亲。”

这时,李敏才对父亲有了一些模糊的印象,但是她在第一时间,没有相信哥哥说的话,还以为他是在开玩笑。

中办找李敏谈及遗产(中办找李敏谈及遗产)(11)

又过了几年,等到贺子珍准备回国那段期间,李敏才确认了,自己真的是中央领导人的女儿。

1948年,李敏陪伴母亲贺子珍一起回国生活。期间,她与父亲也通了信。毛主席收到信以后非常激动,便让警卫员亲自拜访了贺子珍。

警卫员转达了毛主席的话,他说道:“毛主席很想念娇娇,想要把她接到身边生活,在那里也可以接受到更好的教育。”

为了能让女儿有一个更好的发展,贺子珍同意了这个请求。1949年5月间,14岁的李敏来到了中南海。

毛主席得知以后,放下了手头的工作,立刻出门去迎接自己朝思暮想的女儿。李敏在看到毛主席,立刻便想起来他在照片上看过的人。

中办找李敏谈及遗产(中办找李敏谈及遗产)(12)

李敏飞快地跑上前去,扑到了父亲的怀里,又高兴又心酸地喊着:“爸爸”。毛主席也非常激动,他抱着女儿,在李敏左脸上亲一下,右脸上亲一下,还一直喊着她的小名娇娇。

就这样,李敏留在了毛主席身边,跟随父亲一起生活。毛主席对这位长女,充满了愧疚之情。在当时,李敏就是毛主席和贺子珍唯一的孩子。

两人在十年的婚姻中,一共孕育了6个子女,但是只是李敏,才真正地留了下来。从此以后,李敏就成了毛主席身边的“洋宝贝”,也成了毛主席与贺子珍之间沟通的桥梁。

毛主席对李敏的爱,只限于一个父亲对女儿的关爱。除此之外,毛主席对于李敏,从来不曾有过任何的特殊的照顾。他宠爱李敏,但是也非常地严格。

在李敏上初二的时候,便提出过要去看望母亲。她本以为,可以和父亲一起去。如果父亲很忙,派一些人手保护她,也应该不是什么问题。

中办找李敏谈及遗产(中办找李敏谈及遗产)(13)

但是李敏没想到,毛主席竟然让他自己坐火车去,毛主席对他说:“你是一个大姑娘了,应该学会独立生活,自主一些。”

这件事,也只是毛主席教育李敏的众多故事之一,他一直教育李敏,要像一个普通人一样生活。

过了一段时间,李敏遇到了孔令华。两人谈起了恋爱,毛主席在了解了孔令华的事情后,也非常支持女儿。

在1959年8月29日,还是由毛主席主持的婚礼,让两人在中南海内举行了结婚仪式。

结婚后,他们也一直住在中南海,毛主席的身边还多了一个小外孙。在那段日子里,毛主席每天都过得很开心,很快乐。

中办找李敏谈及遗产(中办找李敏谈及遗产)(14)

一直到1963年7月间,因为种种原因,李敏不得已离开了中南海。毛主席非常不舍,临走之前,李敏拉着毛主席的手说:“爸爸,我一定会常来看您的。”

最终,毛主席十分心酸地点了点头,但是李敏说的话,却一直没能做到。离开中南海以后,李敏过得也很辛苦,她与父亲见面的机会,也只有几次而已。

毛主席病重之时,李敏前去看望,毛主席十分高兴,拉着她手说:“娇娇,你怎么才来看我啊,你怎么不经常来呢?”

而此时的李敏,早就扑在父亲的怀里泪流不止,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当毛主席临终之际,他身边的儿女们,却没有一人能留在他的身边。

李敏得知毛主席去世的消息后悲痛万分,她连续几天在人群中排着长队,去祭奠那位疼爱他的父亲。

中办找李敏谈及遗产(中办找李敏谈及遗产)(15)

后来,中央办公厅的人找到他,说起毛主席遗产的问题。李敏说:“我只要爸爸留给我的,其余的我不过问。”

最终,工作人员给李敏送来8000块钱,以及一台彩电和一台冰箱。李敏看着这些东西泪流不止,那笔钱也被他留了下来,一分也没有花。

这些东西对李敏来说,不是财产那么简单,而是一份精神财富,一位父亲对女儿的爱。李敏也一直在铭记父亲的话,过着普通生活,直至今日……

参考资料:

1. 李敏深情回忆:我的父亲毛泽东与母亲贺子珍{书报文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