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灰烬重生到底演的什么(是你自己改变了自己)(1)

《Control》,04年上映的一部美国电影,直译为《控制》。中文名《火线重生》,听起来有很浓的火药味,估计是想吸引喜欢动作片的观众。但实际上影片是用标准的心理学试验搭建了一个故事框架,讲述了性格残暴的死刑犯是怎样重生的。由雷·利奥塔和威廉·达福主演。

很有意思的是在豆瓣上,这个电影的标签是科幻、惊悚、悬疑,得分也不高。我猜这完全是由于中文译名误导了观众,吸引了错误的目标群,观众自然也就胡乱贴标签了。本文的标题还是用了中文译名,因为这确实是一个有关“重生”的故事。

电影开始,十恶不赦的罪犯Ray被执行静脉注射死刑,死前还在叫嚣着所有人都去死。当针管中的毒液一剂剂推进身体时,他眼前闪过的片断向观众呈现了他的黑暗的、充满了暴力的一生。母亲离去,关上的门把黑暗留给了脸上挂着泪的少年;被同学欺负、参与群殴同学;开枪杀人...药物全部推完,Ray闭上了眼睛,心跳停止的长音响起,“死刑”执行完毕。

电影灰烬重生到底演的什么(是你自己改变了自己)(2)

Ray在裹尸袋中醒来,被告知要么参与药物实验,要么再次接受注射死刑,这次是真死。因为药厂与监狱达成了协议,用死刑犯做试验,来测试新研制了一种抗暴药的效果。于是Ray选择参与实验,成为被试。

他每隔6小时吃一次药,药厂实验室人员定时监控他身体的各项指标。开始时Ray不改本性,暴打给他送药的人、把医生当人质,试图逃跑,两次都没成功。医生让助手加大了药量。Ray半夜痛哭,对医生忏悔他伤害了一个无辜的人。

电影灰烬重生到底演的什么(是你自己改变了自己)(3)

医生认为药物起效了,Ray被允许走出试验的小房间走向社会,但在被监视中生活。在重新走入社会的生活中,他找到了一份爱情,而且得到了医生的关心。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但阴差阳错地被误认为又杀了人。研究小组的人认为要处理掉这个实验品。

医生阻拦,说他相信Ray已经变好了,他的药起效了,不能就这么放弃。电影到这有一个大反转,研究小组告诉医生,Ray被分在了控制组,吃的根本就不是他们进行试验用的药,而是安慰剂,是糖丸。而分在实验组、真正吃药的其他被试已经因为药物副作用死了。

医生明显感到Ray的改变,选择相信他并开车带着他躲避追杀。不幸的是Ray最后还是被击毙了。

关于实验

Ray吃的是糖丸,却真如医生所期望的那样弃恶从善,变得温和。这是典型的安慰剂效应。

安慰剂效应:接受药物的被试知道他们被认定会有所改善,从而为此作出了主观努力。改善也许和被试对药物的信念相关,而不是药物本身,这个现象被称作安慰剂效应。

医生在Ray痛哭时安慰他,那是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你已经认识到错误了;在得知Ray要有一个约会时鼓励他,好运;和Ray分享了自己的故事,为什么研制抗暴药。实验者过多地参与被试的生活,尽管不是有意的,这是实验者效应。

实验者效应:实验者的研究预期会对实验结果产生无意识的影响。

电影灰烬重生到底演的什么(是你自己改变了自己)(4)

关于梦

Ray杀了贩毒团伙的几个人,抢了他们的钱。正一手拎着钱袋子一手拿着枪往楼下跑,遇到了抱着一袋食物往上走的青年,他顺手开枪打中了对方的脑袋。青年倒地,一只胳膊从楼梯栏杆间伸了出来。Ray跑到一楼时朝上望,他看到一滴血从那只伸到半空中的手上滴下来,落在自己的肩膀上,在衣服上浸出一个圆。

这一幕出现在电影开始,是执行死刑时Ray回忆的最后一个片断;这一幕出现在实验过程中,Ray在床上辗转,多次从这个梦中惊醒;也是这个内容的梦,让Ray痛哭流涕,他对医生忏悔,说他不应该向那个青年开枪。

弗洛伊德认为,梦是通往无意识的捷径。释梦,可以解释做梦人的无意识的冲突和欲望。

关于梦的再现,精神分析的观点认为是因为这个梦所反映的冲突非常重要而且悬而未决,这能解释为什么重复做同一个梦的人多半正处在焦虑体验之中。

在影片开始Ray回忆人生的片断中,前面的片断和抛弃、死亡、暴力相关,只有这个片断和愧疚相关,而那一滴血是他冷血的人性中残存的一点良知。

可能是因为死亡,这一点良知才流露出来。当Ray有了重生的机会时,这一点点的良知,顽强地出现在Ray的梦中,和Ray冷血的意识(不冷血暴力就不能保护自己)产生了强烈的冲突,并最终跳出无意识,让Ray去跟青年忏悔,真正地重生。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吃的是安慰剂,一个严重暴力倾向的人却能痛改前非。无论是安慰剂,还是医生情感上的参与,Ray的改变根源是那一滴血,那一点良知。

电影结尾,Ray被子弹击中,临死前眼前再次出现一生的片断,这次的片断和电影开始被执行死刑时的片断大部分一样,但曾反复出现的,一滴血落在肩上的场景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温情的场面,和医生聊天,和女孩在游乐场约会,最后在被人追击时向女孩求助,女孩最终相信了他,帮助他逃跑,临走前给女孩的一个吻...

两次死亡,一生的场景回放,多了些许温情,Ray的确重生过。

电影灰烬重生到底演的什么(是你自己改变了自己)(5)

关于创伤

实验刚开始,医生问Ray他妈妈死的时候他多大,是不是12岁。Ray拒绝回答,叫骂着要离开。不配合实验就要被送回监狱,无奈,Ray愤怒地回答,我当时10岁,不是12,我TMD目睹了整件该死的事。

电影灰烬重生到底演的什么(是你自己改变了自己)(6)

10岁的男孩亲眼目睹妈妈被她的男朋友溺死在浴缸。在Ray两次死亡前闪回的记忆中都有一个画面,一个女人在水中挣扎扭曲的脸。

心理学的创伤是指当事人在经历、目睹巨大的伤害性或灾难性事件时而引发的心理应激反应。这些创伤事件包括:车祸、凶杀、抢劫、亲人去世、空难等等。当这个创伤足够大,超出了当事人承受能力时,就会发展成心理危机事件,如果这个危机事件没有得到很好的处理,就会在当事人心理上留下永久性的创伤。

10岁的男孩经历了如此巨大的创伤之后得到了怎样的处理呢?被叔叔收养,每个星期被叔叔用高尔夫球杆暴打。这个冷血暴力的人并不是天生的。在他的世界中,只有暴力才能保护自己。

在Ray有明显变化后,医生和前妻去餐厅吃饭,回忆起以前一家三口在餐厅的场面。菜单被放在餐桌旁的烤炉上,结果着起火来,只有儿子镇定地面对。医生对前妻说,只有几米很镇定。前妻对医生说,你终于说了儿子的名字,自从...

因一个暴力罪犯的枪击,医生目睹了儿子几米在他的车上被子弹击中,对他说爸爸我很好,我不会有事,然后死掉。医生自从儿子死后从来不说儿子的名字,他的创伤也一直在那里。他用研制抗暴药物来修复自己的创伤。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他如此期待药物的疗效,以致无意识地影响实验。

重生

Ray得知他吃的是安慰剂,他问医生,你知道这些都是假的吗?医生说,对你是真的,那才是关键。

电影最后,在被击毙前,Ray对医生说,谢谢你医生,是你改变了我。医生说,不,是你自己改变了自己。

安慰剂也好,别人的关怀也罢,只要有如一滴血般的那一点信念,能改变自己的最终还是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