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卦辞原文及译文(直方周易蒙彖曰)(1)

古人问路

【蒙】彖曰 蒙,山下有险,险而止,蒙。“蒙亨,”以亨行时中也。“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志应也。“初筮告,”以刚中也。“再三渎,渎则不告,”渎蒙也。蒙以养正,圣功也。

【译】彖 见识浅经验少,山下有水形成险阻,遇到险阻因而停止行动。因见识浅经验少难以应对,“由于见识浅经验少不知怎样做才能通达。”因为通达的时候行动才是适当的。“解决这些问题不是我去寻找像奴仆一样见识浅经验少的人,而是像奴仆一样见识浅经验少的人前来求我。”只有这样他的志向才能应和我。“刚开始往远方去需要告诉他怎样做才能通达,”因为他具有坚定刚强的意志。“经一次又一次远行他就会没有阻碍地往远方去了,能没有阻碍地往远方去就不用告诉了。”没有阻碍就是解决了见识浅经验少的问题。将见识浅经验少的人培养成正常人,这是具有最高智慧和道德的人的功绩。

此彖辞篇幅较长下面将其分段注解。

【原文】蒙,山下有险,险而,蒙。

【译文】见识浅经验少,山下有水形成险阻,遇到险阻因而停止行动。因见识浅经验少难以应对,

注释: ⑴“”蒙昧无知。《战国策·韩策》:“民非蒙愚也。”

⑵“”险阻。《左传·成公二年》:“苟有险,余必下推车。”

⑶“”表示因果关系。相当于“因而”、“所以”。《荀子·劝学》:“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

⑷“”停住,中断进程。《吕氏春秋·下贤》:“亦可以止矣。”注:“止,休也。”

【原文】“蒙亨,”以也。

【译文】“由于见识浅经验少不知怎样做才能通达。”因为通达的时候行动才是适当的。

注释: ⑴“”因为。《左传·僖公三十三年》:“以贪勤民。”

⑵“”通达,顺利。《后汉书·班固传》:“性类循理,品物咸亨。”

⑶“”行动,作为。《诗经·卫风·氓》:“女也不爽,士贰其时。”

⑷“”通“是”。《康熙字典》又《廣韻》是也。《書·堯典》黎民於變時雍。《傳》時,是也。

⑸“”适当,适中。《后汉书·安帝纪》:“朕以不明,统理失中。”

【原文】“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志也。

【译文】“解决这些问题不是我去寻找像奴仆一样见识浅经验少的人,而是像奴仆一样见识浅经验少的人前来求我。”只有这样他的志向才能应和我。

注释: ⑴“”心意,志向。《尚书·舜典》:“诗言志,歌永言。”

⑵“”应和,响应。《国语·晋语》:“龟往离散以应我。”

【原文】“初筮告,”以也。“再三渎,渎则不告,”渎蒙也。

【译文】“刚开始往远方去需要告诉他怎样做才能通达,”因为他具有坚定刚强的意志。“经一次又一次远行他就会没有阻碍地往远方去了,能没有阻碍地往远方去就不用告诉了。”没有阻碍就是解决了见识浅经验少的问题。

注释: ⑴“”因为。《左传·僖公三十三年》:“以贪勤民。”

⑵“”坚强。(坚强:坚定刚强,不可动摇或摧毁。)《商君书·立本》:“强者必刚斗其意。”

⑶“”内心,(心或思想、意志。古人以心为思想的器官,因心和思想皆在身内,故称内心。)胸中,心里。《诗经·大序》:“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原文】蒙以,圣也。

【译文】将见识浅经验少的人培养成正常人,这是具有最高智慧和道德的人的功绩。

注释:⑴“”句中语气词。韩愈《贺册尊号表》:“欢欣踊跃,以歌以舞。”

⑵“”修养,培养。《淮南子·俶真训》:“和愉虚无,所以养德也。”

⑶“”正常。《论衡·正直》:“遭时变化,非天之正气。”

⑷“”具有最高智慧和道德的人。《韩非子·五蠹》:“然则有美尧舜鲧禹汤武之道于当今之世者,必为新圣笑矣。”

⑸“”功绩,功劳。《汉书·高帝纪》:“且人有大功,击之不详,不如因善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