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莫逐陶社头条账号,了解更多紫砂知识↗

随着茶文化的日渐普及,爱喝茶的人越来越多。许多人竞相高价收购珍藏,犹如五十年前的上海一样出现“一两紫砂,一两黄金”的身价。而在日常生活能够用一把心爱的紫砂壶泡一款钟爱的茶来品饮,也成了越来越多的人追求的一种生活方式。但是,对于不少刚刚开始接触紫砂的壶友来讲,市场上紫砂壶的价格有高有低,实在很难看得懂,可以参考以下几点。

紫砂壶的标准鉴别(紫砂壶的真假和好坏怎么辨别)(1)

▲莫逐陶社陈军老师作品蟾绵—金蟾公道杯和茶宠

泥料:泥优火好,其壶必美

泥料,也就是“紫砂泥”。泥料除紫色外,尚有红泥、黄泥等泥色,历史上宜兴优秀制壶艺人可以说个个都是选配泥料的高手。好的泥料如同木料(硬木)中的小叶紫檀、海南黄花梨一样,属名贵的材质。

壶一旦千度成陶,我们便可从刚烧成的壶上看出其原料的优劣,如泥优火好,壶上有光泽,这恐怕是壶料中所含金属氧化物造成的。好的壶,有足够的坚硬度,在实用方面,好壶能沏出茶的纯正滋味来。

紫砂壶的标准鉴别(紫砂壶的真假和好坏怎么辨别)(2)

▲莫逐陶社张月老师作品半日之闲

造型:“怪”并不美

近五个世纪一代又一代宜兴壶所创造的壶式,大地丰富了世界陶瓷艺术。宜兴壶可大致分为“光”“花”两大类。它将瓜果李桃、梅兰竹菊,乃升、斗、桶、磨等民间器物皆一一表现。

今日宜兴有原紫砂厂背景的艺人所制作的壶型,有着“个性造型”之美。因为这批人在几位制壶大家的辅导下,将四百多年的紫砂技艺得以传承。民间的工匠当然也有一小部分人能将壶做得富有美感,但有一部分还偏于“恶俗”。大凡标榜了“怪壶”的即属此类。

做工:标准不在粗细

从手工艺角度看,做宜兴壶很像做木工家具。“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优秀艺人所用的百余种工具十之八九都是自己亲手制作的。是能工巧匠还是笨工劣匠,在其所做的壶上都会有所体现。收藏中应该搞清不同的特点及擅长,比如:王寅春擅筋纹器,顾景舟擅仿制历代,朱可心擅花器。

收藏中难以把握的是:为何某些看似较粗的工,也出自高手。如吴云根暮年所做的两把壶并不精细,程寿珍的“掇球”壶把儿也有些偏。精和细是相对而言,同一所做的壶,其粗工未必不如细工。

另外,收藏者还要识破借助车床刨床等机械处理的壶。这是由于市场上推崇壶盖严丝合缝的结果。今日宜兴已有“整口盖”的专业户了。

紫砂壶的标准鉴别(紫砂壶的真假和好坏怎么辨别)(3)

▲莫逐陶社张月老师作品竹香

有了美型、精料、好工,窑火也异常重要。“火”的恰到好处,会在壶上有所反映,沏茶时也能看出,在沏高品质茶时就能分辨出壶的优劣了。

紫砂茶壶随窑烧温度的变化,会产生深、浅、浓、淡各种不同的光彩,千变万化,紫砂壶泥料因颜色变化的需要会适当加入金属氧化物而非化工染料,但尺度是不能过千分之五,否则紫砂壶烧成或使用一段时间,茶壶或裂开、或面生龟裂、或丧气紫砂特有的双重透气性;同时如窑温过高或偏低,也会泛起壶体没有油光,养不出变化,或颜色暗淡无光,陶土气重等现象。

最后,新买来的茶壶可以立刻给拍照片。用一段时间后再来张照片。看看壶的颜色变化。放一段时间不用,再来张照片。然后用一段时间再来张照片。总之自己慢慢的琢磨,仔细的研究。功夫不负有心人,只有有心,经验就可以慢慢的养成。以后判断真假紫砂的本领就会越来越高,让那些奸商无机可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