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这种问题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常见,其中这种问题本不应该是“问题”,只是很多人并不清楚“到底什么是科学?”,所以造成了对类似“妖魔鬼怪”的问题充满了疑惑。
要想弄清楚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我们只需要明白“到底什么是科学?”就可以了。
什么是科学?科学的定义是什么?
我们经常说“要用科学的眼光看待事物”,但如果要给科学来个严格的定义,恐怕大多数人都会变得无语。这里就用最通俗的语言来诠释科学的本质。
科学是真理吗?当然不是,多数人都知道科学并不意味着真理。
那么科学就是正确的吗?估计相当一部分人认为科学就是正确的。
其实不然,科学并不能与正确划等号。那么科学到底是什么呢?通俗来讲,科学其实就是一种假设,你没看错,科学就是假设。
有人肯定会对此提出反驳:科学让人类上天入地,怎么可能是假设呢?
下面就举个通俗的例子来说明科学为何是假设。
你肯定听说过“天下乌鸦一般黑”的说法,从字面意思理解就是:乌鸦都是黑的(延伸意义这里就不讲了)。
那么人们是如何得出“乌鸦是黑的”这个结论的呢?
简单来讲,两个字:观察。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通过不断观察发现:一只乌鸦是黑的,两只乌鸦是黑的,三只乌鸦也是黑的......
人们观察到的乌鸦都是黑的,自然而然人们会得出“乌鸦是黑的”这个结论,这个结论其实就是一种科学理论,通过不断观察总结出来的理论,其实也是假设。
为何说是假设呢?
因为人们只是通过“观察到的乌鸦”下的结论,肯定还存在没有观测到的乌鸦,而且理论上肯定存在这样的乌鸦。
而且只要存在任何一只“不是黑色的乌鸦”,“乌鸦是黑的”这个科学结论就是“错误”的,也就被“证伪”了!
理论上讲,人们永远不可能找到所有的乌鸦,来证明“乌鸦真是黑的”,所以“乌鸦是黑的”这结论随时可能“被证伪”。说白了这个结论其实就是个假设。
这也是为什么说“科学随时可能被证伪”,但永远不可能被“最终证实”。
所有的科学理论都是建立在大量观察基础上做出的假设,然后不断验证这种假设的普适性可靠性。如果在更大更深层次的范围内,发现这种假设不再具有普适性,就会有一种个高级的理论代替之前的科学理论。
这也说明科学永远是没有尽头的。
就像牛顿的经典力学只适用于低速世界,在亚光速世界必须用更精确的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才可以,这也说明了牛顿的经典力学具有很大的局限性,牛顿经典力学只是相对论在低速世界的近似值,只是平时我们就是生活在低速世界,所以牛顿经典力学对于我们来讲已经足够精确了,没有必要用更精确的相对论。
说了这么多,再回过头来看问题本身。
科学从来没有说过“妖魔鬼怪不存在”,科学只是表明“妖魔鬼怪存在”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上述两种说法是截然不同的。否定一种观点,并不意味着就认为与之相反的观点。就像科学并不承认“妖魔鬼怪是存在”这种观点,但这并不意味着科学就认同“妖魔鬼怪不存在”。
说白了,科学是通过对客观存在的实体不断观察总结出来的一套规律,所以科学的前提必须是“客观存在”。
那么,我们如何确定“客观存在”呢?
简单讲,两种方式(其实也是一种),最直接的就是用我们的感官系统,视觉最多。还有就是通过人类制造的各种高科技仪器。
也就是说,我们首先必须先确定一种事物确实存在,然后才有研究的意义和必要性。
我们首先必须能够看到,摸到,闻到或者用仪器探测到某种事物的存在,然后去研究它的运行规律。
人们至今没有通过任何方式确定所谓的“妖魔鬼怪”真的存在,所以在科学范畴里就没有研究的必要性,也没有任何意义。
有人可能说:我真的见到过“妖魔鬼怪”。科学并不否定你的说法,最大的问题在于:证据在哪里?
你本人说“见到过妖魔鬼怪”,意味着你是主张者,需要你自己去证明“妖魔鬼怪确实存在”,而不是让科学拿出证据证明“妖魔鬼怪不存在”,如果拿不出证据,就说明“妖魔鬼怪一定存在”。
有这种思想的人并不在少数,其实就是一种诡辩:随便提出一种观点,如果别人不能否定你的观点,那么你的观点就是正确的。
是不是有点“不劳而获”的味道?
正确的方式应该是这样的:谁主张谁举证,任何人提出一种观点,都需要这个人去证明观点的正确性,而不是通过“别人不能证明观点不正确”间接证明观点的正确性。即使别人不能证明观点不正确,也并不意味着观点就一定正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