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分钟5252字 | 后半生不可或缺的哲学
时代之急
1、焦虑:现代人大多都处在精神的“亚健康”状态
哲学家福柯曾经说过,精神病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种对人群分类的社会功能,它其实是历史的产物。
现代的生活当然便利,但它也充满了残酷。
当我们去分析自己的此时此刻,你是否一直在“用力的生活”,这种用力产生的疲惫感,无处排解的时候,自我压抑会强制自己以心理疾病的方式排解外界的压力。
“洁癖”
“被迫害妄想症”
“强迫症”
“恋物癖”
“狂躁症”
“路怒症”
现代人的思维充满了挣扎和困惑。
宗教固然是获得人生幸福的“黄马褂”,是处理人生经验时候的“免死金牌”,是解决我们与周围一切矛盾的“尚方宝剑”。
但是宗教的一切可能都依赖于信仰,这样一个超脱的前提,在现代这个社会之下,信仰二字,想坐实却并不简单。复旦大学王德峰教授曾经提出“信仰的前提是谦卑。有了这个谦卑的人生态度才会信仰。”
如果宗教帮不了我们,那“心理医生”呢?
从我们的现实情况上看,我们对“心理医生”的认知还处在初级阶段。同时心理咨询也有一个固有的弱点,那就是基于经验主义的临床和理性主义的试错。当心理医生在跟你沟通的时候,考虑的是将你的过往和他拥有的专业数据做对照,而不是站在你的立场上替你解决人生问题,当一个心理医生说出“我从前有一个客户也是您这种……”你会感觉你面对的只是一个高级的麦当劳售货员。
你唯一能依靠的就只有哲学。
它为你预留了理性的部分,同时并含一种宗教的感染力。
它将自身蕴含的能量和内容浓缩在你的心中,心灵与哲学的碰撞的唯一目标就是让我们的存在能够“自洽”。
哲学在这个时代,尊重和爱着每一个人。
可以说,在这个时代,哲学的修养,决定了你生活的希望。
因为,人都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人世间的事务,多到永远没有尽头,吃喝拉撒,婚丧嫁娶。每一件翻开了,都是一本烂账。优秀的人有一种能力就是快速的跳入和跳出。
著名作家王蒙写过一本书,总结自己的哲学心路,名字叫《我的人生哲学》,里面有这样一句话:“为自己创造不只一个世界,因为一个人需要的世界不只一个。”
傅佩荣教授的《哲学与人生》一书中,也提到:“哲学对于每个人而言,都是必需的,因为人类天性之中就有一种哲学倾向——每个人内心都希望自由,能够做自己,摆脱各种限制与压力,越来越感受到作为一个人的喜悦。”
而如何构建一个自己的世界,基础就是一个人的哲学素养,因为其决定了我们的思想。有人把人的思想形容为“三观”(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其实所有的哲学都不是在规定你的三观,而是在帮你寻找三观。
在面对大量信息和资源的现代生活中,哲学是我们转换接收到的信息的一种能力,比如科学主义就是把哲学转换成科学,人本主义就是把哲学转换成人学。
从个人的角度来说,哲学将你的所有感受和经历,做以梳理和总结,输出的就是一个健康的人生状态。
你枕边的每一本哲学书,其实都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医生,当你翻阅他们,其实就是手术的过程。
医学治身,哲学治心。
2、人生:让自己在最好的年纪遇见哲学
思想决定了我们在宇宙中以及与他人的关系中的位置。
思想决定了重要与不重要的标准,善与不善的法则,公平与不公平的判别,相信与不相信的理由。就像身体需要食物一样,我们的灵魂或者说去除生物性的那一面的人本身,需要思想。
成功的人,身上都有一种特质,那就是强大的吸引力。以前我们说那是一种人格魅力,其实仔细来看的话,这种东西在哲学之中被称为“场域”。那是一种感染力和吸引力并存的状态。
在最好的日子遇见哲学,它会渗入你的事业和生活。那些成功过人的气场,其实就是他们的哲学气质。
如果这种气质吸引了其他人,那就是因为你坚持的哲学对人有一种积极的影响,你就有可能成为其他人的参照。
我们去翻阅很多大家,名家的回忆录,大多会提到几句哲学,那就是他们对人生这场游戏的总结,虽然了解了规则并不意味着你会玩好这盘游戏,但是起码,你会掌握这个游戏的方向和结果。
当你处在成功在握的时候,你需要哲学让你冷静顿悟。
当你处在事业上升期的时候,你需要哲学让你客观周全。
当你处在人生的低谷的时候,哲学让你更好的认识自己。
当你有一天觉得跟哲学相见恨晚的时候,你一定会感慨,为什么自己不在最好的时候,最需要的时候认识哲学。
人们都听过“索罗斯”的大名,却很少有人知道,索罗斯是批判理性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波普尔的学生。索罗斯在成功之后设立了一个开放基金,就和他与哲学之间的这段渊源有关。
金融大鳄乔治·索罗斯(George Soros),慈善家,货币投机家,股票投资者。
同时,哲学史也从来不乏富豪家族出身的哲学家,像维特根斯坦,像罗素。
罗素就曾经说过:“三种单纯又极其强烈的激情支配着我的一生: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对于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
这一句话包含了对自己人生的满足,对哲学不懈的追求和对道德负有的一种主人翁式的态度,恐怕这才是一位成功人士的一生吧。
3、时代:这个时代的中国需要哲学
这时代需要什么?毋庸置疑的就是现代性的完成。
生活水平的现代化,生活模式的国际化,总之是社会和个人的持续发展。
一个国家有他自己的发展道路,一个公司也有自己的成长历程,我们每个人也都正在路上,在这个发展的浪潮中,我们是着急的甚至是很焦急的。
而对于现代人的焦急,哲学史上早有言论,那就是一大批后现代主义哲学家,他们通过“结构和解构”的方式,尝试去拆解现代世界的生活。放弃体系,排除二元对立,破坏理性的独断论。
在钢筋水泥之中重新探索人类的森林,这是就是哲学的内在超越性。
现代社会需要哲学,就如同今天的饭锅需要明天的大米一样。社会的发展,一定是向前的,从历史中汲取的要垫到脚下,当下总结的要穿在脚上,谁都没有办法预测前方的路是否平坦。成熟的社会就是一个有准备,且富有弹性的社会。
这个时代的中国需要哲学,更加需要了解哲学的人,需要富有弹性的人。
他们对自己的生活负责,对自己的成绩负责,在他们心中时代的责任,就是自己的责任。
通过这种方式,人才能实现自己的超越。
杞人忧天,并不是笑话,如果这个人是一位天文学家呢?或者是一位哲学家呢?
我们为什么不能思考诸如“存在”,“宇宙”,“未来”这样的大问题?
哲学是现代社会,人们尝试获得时代参与感的一种努力。
通过哲学,我们与时代共呼吸。这不仅是我们自己对自己的要求,更是时代对我们的要求。
二、时代之用
1、任何时代:无用的才是大用
“哲学是无用之大用”。这句话已经被很多人援引过,简单几个字说出了哲学的真谛和追求,这是一句很漂亮的话。在这句话中,包含了哲学潜在的力量和自信。
如果说人的思维像一条河,这些哲学就好像是一道一道闸门,它有两个作用。
一个是防洪,大量的信息或者说大量的情感,涌上你头脑的时候,哲学会保证你不崩溃,先把这些信息挡住,通过哲学的转换作用,把这些东西进行梳理,储存在头脑里,在闸门以内这些东西才叫做知识。
第二是发电,将自己范围内的水,也就是知识,产生新的附加效果,让你的思维活跃和流动起来。因为你掌握的思想,掌握的哲学决定了一切和你有关的事实。一潭死水就是在等待干涸。知识结构的层次越多,落差越大,越有利于发电。
胡适在《中国哲学史大纲》中说:“凡研究人生的切要问题,从根本上着想,要寻一个根本的解决,这种学问,叫做哲学。”
我们普通人学习哲学,就是为了清楚地了解这些又大、又重的问题。
就像俗语说的“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哲学就是来解决用钱解决不了的问题的,解决各种靠物质无法解决的人生苦恼。
2、引领时代:哲学的风向就是时代的风向
黑格尔说过,哲学等于哲学史。
西方历史上的任何一次变动都跟哲学有脱不开的联系。这个变故包括了科技,政治,文学,艺术,宗教。也就是说凡是人的发展,哲学总在其中露过面,不但露过面,而且每次都上了台。
这是偶然么?不!历史的偶然就是社会的必然。
哲学是人类优越性的自我证明,所以一切有关于时代的问题,说道头都是哲学问题。
苏格拉底,将人们的追求具体化,发明了“反诘法”;
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系统化了逻辑学,伦理学,政治学,形而上学;
奥古斯丁,第一次从哲学层面探讨了信仰的必然;
奥卡姆的威廉,用哲学粉碎了信仰的囚牢;
路德、加尔文,以哲学调整了基督教的发展;
笛卡尔,用哲学开辟了人类科学的新时代,顺手发明了解析几何;
康德,黑格尔将人类的追求哲学化到极致;
卢梭在科技发展的同时,用哲学提醒人们不要忘记哲学的可爱;
尼采用哲学张扬着大家的激情;
杜威的哲学,给了现代人生活的出发点。
福柯提醒着我们,在哲学的CT扫描下,现代人都是病怏怏的存在。
毋庸置疑的,人类历史上的每一次发展,都是一小部分哲人的不同的世界观所致。
哲学家就是专门打磨世界观的匠人。
哲学的风向就是时代的风向。一个时代的哲学集中了这个时代的全部内涵和追求。
把握了一个国家的哲学传统,才能了解这个民族。
把握了一个时代的哲学脉搏,才算真正看懂这个时代。
3、未来时代:在未来,哲学是人类的ID
当老祖宗把树叶穿到身上的时候,这个自然其实已经不是真正的自然了;
自从钻木取火开始,人类就已经决定利用自然了;
到底能利用到什么程度,没有界限,只有可能,这种可能的延伸是在时代的发展下进行的。
不知道这是不是我们的幸运,而这个时代,正是界限不断被突破的时代。
哲学的视角永远与时代平行,并且超越这个时代,面向未来。
在科学革命的影响下,西方社会出现了“机械论”的观点,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拉·梅特里的《人是机器》,在这本书中人类被描绘成了机器。
同样在前一段热映的漫画改编电影《攻壳机动队》中,“押井守”关注的人类界限问题,也再一次被提上了社会舆论的版面。
在人工智能大行其道的未来,人类与科技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很多科幻作品也已经表示了这种担忧。
对于这些担心,德国哲学家费希特,早就给了我们答案:
费希特说,人的自我意识产生,就是自我清晰的一个过程,分为三个步骤:
第一步,自我设定自身,比如大家现在正在用自己的手拿着自己的手机,我们知道手是自己的手。
第二步,自我设定非我,就是所谓“身外之物”的含义。代表着,一种非我的确定,手机不是长在我们身上的。
最后一步,叫做自我和非我同一,用自己的手拿着自己的手机,能看到自己想看的内容。
这就是人的自我意识确证。
可以想象在未来,人的任意器官都可以被代替的时候,你懂得哲学,还能确认自己拥有思考形而上学的能力,这就是你还是人类的一个最好的证明。
也许哲学就是唯一的证明。
三、时代之美
1、历史之美:什么才是美的时代?
你会因为一个时代的什么,而喜欢上这个时代?
当你赞叹一个时代的时候,你总会想起它的思想,你总会想起某些人,同时,你总会发现,到最后那些人,都是哲学人。
时代之美,就美在了哲学。
哲学是一个时代的精神,里面蕴含了时代之中的精华,而这种精华是带有普遍性的,也就是可以称之为美的东西。
生命不是简单的重复,因为那样就不会有人类的历史了,更不会有时代这个名词出现。
生命因其不同,而显得有趣。一个时代的特点,都会投射到哲学之中,并被哲学整理和凝结,成为一种美好的情态。
每一个时代因为有哲学,才显得可爱。
正是一个时代的哲学,让我们有了欣赏和赞美它的可能。
只要哲学在一个时代的状态是活跃的,那这个时代必定是一个伟大的时代。
2、哲学之美:美的奢侈!
奢侈是什么?贵而无用就是奢侈。
而哲学这东西要说无用可以说就是超级无用,所以早在古希腊的雅典,哲学就已经是当时名门贵族、云端人士的标配了。
思想上的“高尔夫”不是谁都打的了的,因为你不光需要富裕而且要有很多独处的闲暇才能真的沉下心来学习哲学。
一粒纽扣它只要够大以及结实就可以了,
但是一粒奢侈品纽扣就没那么简单了。
它要承载远远超过自己本身层次的东西,
这就叫做高级,那是美的可能。
哲学和艺术一样,代表了对事物的超越。
哲学的美,就在于它比任何东西都承载了更多。
一句哲言,就可以支撑人的一生。更何况一本,一段,一切哲学呢?
哲学的美,因其丰富,而自然显露了奢侈。
哲学的丰富,不是外部的豪华的装饰,而是将这些大家名人的思想含蓄在心底,表面上我们还是饮食男女,但是我们获得了一种随时随地可以高级和探索本质的可能性。这也就是哲学的魅力。
人到了一定年龄,一定要有三样东西,
一是要有自己的专业,
二是要有朋友,
三是要有自己的爱好。
这三者合而为一就是哲学,将他们结合在一起的根本动力就是“审美”。
审美生活,
审美他人,
审美自己。
当你对一种知识领悟到了一定程度,你会开始欣赏这门学科的美,哲学自然会从你的欣赏之间流出。
当你感受了生活的热情和美好,对人与人之间有了一些总结,你会发现自己最好的朋友就是自己,而你跟这个朋友平常对话的语言就是哲学,场所就在思维之中。
当一件事情成为你的爱好,我们带着向往和兴奋参与其中,爱好填补了你的平凡,在对平凡的反思之中,哲学也同样产生和发展。
当所有人还在为世俗的表象忙碌的时候,你已经意识到这个世界的意志了。
拥有哲学,按照美的规律塑造自己的人生。
点
傅佩荣新录制的台大公开课《哲学与人生》正在公众号日更,点击“阅读原文”获取你后半生的智慧密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