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把“谐音梗”搬上了大雅之堂,一时间又把“俏皮话”带得火了起来。

山东即墨本来就是一座文化古城,这里的方言土语既有文化,又土得掉渣。用即墨方言说的“谐音梗”很接地气,但外地人却很难听懂。

即墨方言30个(即墨方言谐音梗究竟多么有趣)(1)

笔者是一个客居即墨四十多年的外地人,近来刚好在研究即墨方言,顺便把手头收集到的部分谐音梗歇后语整理成篇,也算是借着春晚的热度,与大家分享吧。

我所整理的这些谐音梗歇后语肯定不全面,有喜欢这类方言的朋友,我们不妨玩一个接龙游戏,也算是春节期间的娱乐吧。

即墨方言30个(即墨方言谐音梗究竟多么有趣)(2)

锅腰子上山——钱(前)上急

在即墨方言里,“锅腰子”意思就是罗锅、驼背的人。

一般人爬山都要弓腰探头,锅腰子上山,肯定会把头向前伸得更厉害。

锅腰子上山—钱上急,一般用作被别人要钱的场景。比如:

甲:二哥,快过年了,你去年借我的五百块钱该还我了吧?

乙:唏,我还能瞎了你的钱!你真是锅腰子上山—钱上急。

即墨方言30个(即墨方言谐音梗究竟多么有趣)(3)

公鸡头上一块肉——大小是个官(冠)儿

这个歇后语其实不难懂,但是,您如果听即墨人说,可能就一头雾水了。“肉”这个字,即墨人读作“右”。

这个歇后语一般用做有人瞧不起地方官的情况,比如:

你是不是觉着小张是个乡镇干部就有点看不起?告诉你,人家是公鸡头上一块肉——大小是个官!

即墨方言30个(即墨方言谐音梗究竟多么有趣)(4)

西北风刮棘子——连讽(风)带刺儿

棘子,就是带刺的植物。比如酸枣枝、月季枝等。这是一个即墨方言词汇,可能山东地区很多地方也这么说。

这句歇后语一般用来批评对方说话不温和、含沙射影。比如:

大过年的,你能不能好好说话!怎么一开口就是西北风刮棘子——连讽带刺的。

即墨方言30个(即墨方言谐音梗究竟多么有趣)(5)

和尚打伞——无法(发)无天

这个歇后语也不是即墨独有,但即墨方言把“和尚”读作“活尚”,有的还读作“活唱”,可能外地人就听不大懂。

因为和尚没有头发,又打了伞,所以看不见天。

这个歇后语多用来奚落那些胆大妄为的人。比如:

张二叔家那个熊儿子昨天喝了点驴尿,又把镇上李干事打了,他真是活尚打伞——无法无天,我看他这个正月要在局子里过了。

即墨方言30个(即墨方言谐音梗究竟多么有趣)(6)

拖拉机上炕——惊(耕)人

在即墨方言里,耕地的“耕”字读作“惊”。

即墨农村有家家户户盘炕的习俗,平时,人们休闲、聊天不是坐在沙发上,而是盘腿坐在大炕上。

这里所说的拖拉机实际是腚后拖着爬犁的那种机械。

这个歇后语很形象,在即墨人的口语里也经常用到。多用来描述有惊无险的个人经历。比如:

我昨天开车经过大润发门口,冷不丁窜出一个骑三轮车的老头,差一点就撞上。真是拖拉机上炕——惊人那!

即墨方言30个(即墨方言谐音梗究竟多么有趣)(7)

南山顶上滚碌碡——实(石)磕实(石)

这个歇后语,我这么写出来您大概率能够看懂,但如果用即墨方言来说,您可能就听不明白了。

碌碡,在标准的普通话发音读作“六周”,但即墨方言读作“绿住”。我的老家是山东沂水,记得读音同即墨方言一样。

即墨方言30个(即墨方言谐音梗究竟多么有趣)(8)

碌碡,现在很多年轻人不认识,也不知道干什么用了。六七十年代以前,这是一种常见的农具,是用石头凿成的梯形柱体,用来碾压豆荚、胡黍等,以去壳去皮。

所以,在满是山石的南山顶上滚碌碡,可不就是石磕石了。但是,即墨方言把“磕”读作“喀”,外地人也是听不明白的。

即墨方言30个(即墨方言谐音梗究竟多么有趣)(9)

碌碡放在碾盘上——实(石)对实(石)

这个歇后语其实同上一个意思差不多。但是,这又涉及另一个即墨生产队时代的常见生产生活用具——碾盘。

碾盘,是在脱粒机、磨面机广泛普及之前,农村常见的农具。一般一个村庄都会在不同的地角安放两到三座,属于公用农具。

我小时候在沂蒙山区农村,经常帮大人推碾子,那是一个非常枯燥又非常费力气的活儿,每次推完一次碾子,手上、脚上都会磨出血泡。

即墨方言30个(即墨方言谐音梗究竟多么有趣)(10)

小咸鱼不蘸酱——有言(盐)在先

即墨是一座沿海城市,在即墨吃小咸鱼是家常事。

即墨人吃的小咸鱼真的很咸,他们一般是用来就着吃苞米面饼子,很下饭的。

这个歇后语年轻人不大说了,但在农村的老年人口里还经常‘能听到。比如,当一个人一意孤行,别人警告无效时就会说到:

我可是小咸鱼不蘸酱——有言在先了,等你吃了亏别回来找我!

即墨方言30个(即墨方言谐音梗究竟多么有趣)(11)

墙上挂草席——不像话(画)

这个歇后语,即墨人有时也说“墙上挂草帘”,意思是一样的。

草席,又叫草席子,是过去农村铺在炕上的中凉席。多用麦秸、苇片、苞米皮等草秸编制,有些还会染色,编织成彩色的席子,看起来似画,其实不是画。这个歇后语带有贬义,多用在生气的语境里。比如:

简直是墙上挂草席——不像话!你怎么可以喝醉了酒,给人家吐的满地都是。

即墨方言30个(即墨方言谐音梗究竟多么有趣)(12)

小鸡吃蝎子——歹(逮)毒

这个歇后语虽然不长,但却包含了三个即墨方言用词,挺有意思。

一是小鸡。即墨人喜欢把体量不大,或者玲珑可爱的东西前边冠以“小”字,比如:小褂、小菜、小酒等等。小鸡,可能不是刚脱壳的嫩鸡仔。

二是逮。即墨人把狼吞虎咽地吃东西叫做“逮”,“逮毒”就是吃带毒的东西、吃毒药。

三是歹毒。在即墨方言里,“歹毒”不是说一个人多么狠毒,二是表达一种人或东西厉害的程度。比如,说天气很热,就可以用上这句歇后语:这小天儿真是小鸡吃蝎子——真歹毒。

即墨方言30个(即墨方言谐音梗究竟多么有趣)(13)

结语

即墨方言很有趣,用即墨方言说出来的谐音梗就更有一番风味。

我整理出来的这些肯定只是其中微不足道的一部分。如果扩展到全国各地的方言谐音梗,那就更是语言的汪洋大海,不胜枚举了。

欢迎喜欢方言文化的朋友接龙提供,把您家乡的方言谐音梗也贡献出来,与头条的同好师友分享吧。#创作挑战赛#​#青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