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有一位35岁的中国青年,用等腰三角形内任意一个点到三条边的垂直距离都是恒定常数的数学定理,证明了欧元之父蒙代尔名字命名的,不可能三角,也叫三元悖论,或者三重困境。大概意思是啊,当一个决策要均衡三个条件,但这3个条件是不可能同时实现,至少要放弃一个,也就是世界上的事情不能三全其美,最大效用只能等于2。

三元理论是干嘛的(经济学常识解决生活难题)(1)

这就是“蒙代尔不可能三角定律”,作为一个经济学的著名假设,他认为在汇率稳定、独立的货币政策和资本的自由流动三个变量中,一个国家只能三者取其二,不可能三者总揽。

在生活当中中,这个不可能三角也随处可见。

三元理论是干嘛的(经济学常识解决生活难题)(2)

买房子,无法兼顾位置在核心区,价格又便宜,还要环境幽静。

三元理论是干嘛的(经济学常识解决生活难题)(3)

找男女朋友,无法兼顾富有,相貌优质,性情又特别宜人。

三元理论是干嘛的(经济学常识解决生活难题)(4)

工作,不可能高报酬,不加班,又可以兼职或者摸鱼。

城市规划,既要人口自由流动,又要快速发展,还要房价不快速上涨。

三元理论是干嘛的(经济学常识解决生活难题)(5)

投资理财,既要高收益率,又要低风险,还要能随时抽身,也就是高流动性。

现在,你肯定已经受到启发了吧,任何一件事情,用三个效应纬度去衡量,三分之二原则能描述出一种性质。而我们的决策,只能效用最大化到2,永远不可能得到3,这也意味着我们必须放弃某1方面的美好,来成就生活的效用。

这个定律仿佛世界不完美的证据,一直高高在上,直到2016年,还是那位青年,在经历了24年工作经验之后,他向美国经济学界发起了论战,并坚定地宣告:“中国可以在三角的每一条边上都取其一部分,并结合三者,总体加起来仍等于二。而我的工作就是对其做一个最优结合。”

三元理论是干嘛的(经济学常识解决生活难题)(6)

这个思维特别开阔,逻辑简直就是天才。

我们可以在选房子的时候,根据需要选距离工作地点近的或者距离学校医院近的,这样兼顾价格优势,效用就能最大化。

我们找对象的时候,需要付出最大的真诚和沟通,换取另一半的回报与理解。

三元理论是干嘛的(经济学常识解决生活难题)(7)

没错,这位1993年的年轻人叫易纲,他的工作是在汇率和货币政策独立,以及资本流动性之间,做既要又要还要的平衡。而他和他的团队不负众望,经常做到了完美平衡。他的工作的团队是中国人民银行。

只敢聊这么多了,希望你对,既要,又要,还要,有一个客观的认识,中国,没有什么不可能。

同时,还有提醒各位,这是一个满分为66.66分的选项,不要用100分的思维去考核各种政策。而对于基层的执行者来说呢,更要理解这66分意味着什么,如果按100分执行,可能就会发生层层加码的不可思议的问题发生。如果你认可这个理论,请把这个三角形转给你喜欢的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