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区招商工作流程最近和招商的朋友聊天,大家普遍有两个体会:,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园区招商指南框架?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园区招商指南框架(园区招商工作流程)

园区招商指南框架

园区招商工作流程

最近和招商的朋友聊天,大家普遍有两个体会:

1、新园区设计越来越漂亮、设施越来越完备,价格还和老园区差不多,原有市场被不断蚕食。

2、园区招商对人的要求越来越高,很多业绩一般、或者业务素养不高的从业人员逐渐退出这个行业。

首先,园区市场竞争陷入白热化已是既定事实,这种情况短时间内无法扭转。至于第二个问题,则需要从业者快速提升自身业务素养,不仅要活下去,还要活得滋润。

今天,我们和大家分享招商人员的工作流程问题。虽然不同项目、不同岗位的情况有差异,但总体的工作方法与决策模型都是互通的,希望能帮助到有自我提升意愿的招商同仁。

园区招商工作大体可分为四个环节。

1、认识岗位职责

2、拓展渠道,寻找客户

3、项目接待

4、谈判、签约

认识岗位职责

一、明确岗位职责(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是开展招商工作的第一步。

一般来说,一个中等规模的园区通常采用「招商总监—招商专员」的两级组织结构。而大型项目或政府项目,可能有「招商总监—招商经理—招商专员」三级人事架构,以及招商助理、招商文员、合同专员等特殊岗位。

由于篇幅有限,今天我们只讨论管理者(招商总监)和执行者(招商专员)两个岗位。

1、招商总监:

招商总监是整个招商部门的负责人,可能兼任项目执行总经理、副总等岗位。通常是团队中招商能力最强、最有资源的人。

不过,作为管理者,只会单打独斗肯定不行,更重要的任务是能组织全部门共同完成招商任务。

招商总监主要职责如下:

1、制定项目整体招商计划及推广方案,落实招商任务,对招商结果负责;

2、带领招商团队开发客户和招商渠道;

3、招商团队的管理、员工的培训、考核;

4、协调与集团公司、物业公司团队的关系;

5、拓展并维护政府关系、渠道关系、客户关系;

6、组织市场调查研究,预测分析市场发展趋势,并针对市场变化和竞争需要提出解决方案。

2、招商专员:

招商专员是招商工作的具体执行者,其一切工作都要围绕招商展开:

1、根据招商计划进行项目招商,完成任务指标;

2、拓展并维护渠道关系;

3、拜访客户,推介项目;

4、招商电话接听、客户来访接待;

5、招商谈判和合同的签订、管理;

6、客户前期服务。

纪律方面,招商人员经常在外活动,一般无需固定地点打卡,主要看业绩(具体以公司规定为准)。

拓展渠道,寻找客户

二、工作内容确定了,下一步就是寻找客户,几个常规方法分享给大家。

1、中介渠道合作

中介渠道不是政府招商项目的主要来源,但却是民营园区主要的项目来源。而且城市能级越高,中介的作用越大。

2、以商招商

除中介渠道外,以老带新在园区招商中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据统计客户转介绍成交的占比高达30%-40%。

当然,以商招商前提是老客户的满意度一定要高,否则客户自己都满腹牢骚,自然会介绍朋友给你。

3、陌拜 / 扫楼

到区域内其他园区和写字楼去陌拜、扫楼、挖客户。

一些招商人会觉得这种办法太辛苦、成交概率低,或者怕被拒绝、放不下面子去做。但现实情况是园区市场僧多粥少,大家都在抢企业,守在招商部等待客户上门的模式已经很难满足任务指标,陌拜扫楼的做法虽然传统,但往往能收到好的效果。

4、政府机构

现在政府和企业一样,也有招商引资的KPI,尤其是项目所在的镇区、街道,你引进一个企业也算政府的业绩,从某种程度上讲,政府和我们是合作伙伴。主动和他们建立良好的关系,政府落不下的项目,可能优先推荐给你。

5、网络渠道

目前主流网络宣传渠道有三种,一种是门户网站,包括58同城、赶集网这样的门户网站,以及XX园区网、XX写字楼网等垂直网站;二是在公司公众号上发布文章,和编辑搞好关系,请他把自己的联系方式放上去;三是抖音、视频号等新媒体渠道。

以上是几种比较常见的获客方式,其余还包括协会介绍、同行介绍、活动拓展等等,需要招商人员主动探索。

项目接待

三、想做好项目接待,第一步要了解项目。试想,如果在沟通过程中,招商人员对自己的项目都不了解,如何给客户留下好的印象?

以下十二个问题,每位招商人员都应烂熟于心。

1、项目所在的区位、所属的行政区、街道,周边的商圈、生活服务配套、交通配套(自驾、地铁、公交具体到班次、路线)、产业配套;

2、项目的用地性质、产权、剩余年限、楼宇的设计理念、建筑结构、功能配套。以及其他可能给客户留下深刻印象的亮点;

3、项目总面积、楼宇幢数、每幢楼的楼层、单层面积、层高、每间房源的户型、得房率、大概能容纳员工数量等等;

4、装修程度(毛坯 / 简装 / 精装 / 拎包办公)、选品品牌、规格(如空调的功率、桌椅的长宽等)、装修风格、市面上的装修报价、选材、工期等,如果企业自己装修,有什么限制条件?园区物业能够提供哪些服务?

5、物业费、能耗费(是否含公共水电?)、停车费、空调费(中央空调是否只在工作时间开启,其他时间能否使用,如何付费?)、税费、开具发票的类目等;

6、每间房源的租金、免租期、装修期、押金、付款方式、违约条款等;

7、公司注册多久办结?最多注册几家公司?有无虚拟地址?注册需要的资料、流程?

8、楼板荷载、供电量、电梯承重,若招商对象涉及特殊行业,还要了解该行业的限制条件;

9、周边有哪些竞品?它们的基本情况怎么样?租金定价多少?与之相比我们的优/劣势在哪里;

10、区域产业政策有哪些?企业可享受哪些?如何申报?

11、中介带看的细则,佣金支付的标准、结佣的条件(是看项目质量还是看租赁面积)、是否含税?

12、其他的软性服务、特殊服务。

熟悉完项目,下一步是认识客户。

一次成功的招商,一定是建立在充分了解对方的基础之上。如果招商人员既不清楚园区对企业的意义,也不了解对方从事的行业,只从物理空间的角度向企业推销,对企业提出的专业性问题一无所知,企业一定不感兴趣。反之,如果你对企业的产品矩阵、技术路径、未来趋势有系统的了解,能够迅速找到对方的利益诉求,再从帮企业赚钱的角度出发,在比较中把园区的优势说透,企业就会觉得你是内行、是专家,很愿意和你合作。

了解企业客户,从以下几个维度展开:

1、企业发展历史、注册资本、股东结构、关联投资、信用状况等;

2、企业主要管理人员、主营业务、盈利情况、市场地位、主要产品、企业营收;

3、企业所处行业、竞争格局、市场规模、未来趋势、国家、省(市)政策、上下游供应等;

4、企业具体需求。

四、谈判、签约

在谈判之前,招商人员要想好心理最高的目标(现实中一般是可望而不可及的理想目标,几乎没有实现的可能)、预期目标(最有可能实现的目标)和最低目标(谈判成功的最底线,低于这个目标绝无再谈的可能)。笔者见过一些谈判人员,对企业诉求没有明确的预期,面对客户的步步紧逼手足无措。

在谈判当中,又涉及到很多技巧问题,比如开局如何营造气氛?如何能在一开始就激发出客户的兴趣?面对一些关键问题(租金、免租期等),双方肯定会针锋相对,到时侯我们能做出哪些让步?节奏是怎么样的?万一谈判陷入僵局,如何破局?

因为项目的大小、场景的差异、谈判人的性格、状态各不相同,这些问题的没有统一的答案,也很难用言语说明,我们只能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摸索,总结出最适合自己的一套谈判方法论,并在各类场景中灵活运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