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每日复盘中涉及大量的浪型图,为了便于各位波友(因波浪理论而结识的朋友,简称波友,没有别的意思,别想歪了)理解,特将本真撰写中的《波浪理论拓展与实践》一书中关于“浪级标注法”的章节摘选出来,以供各位波友参考。

因为过于细小的波浪没有实际操作价值,在进行浪级划分时,艾略特只命名了九个浪级,并用阿拉伯数字、罗马数字、英文字母以及括弧、圆圈等辅助符号分别标注。在此基础上,普莱切特、弗罗斯特等人一边扩大浪级划分的层级,一边完善标注方式,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的方法。因为这种标注法发源于艾略特,所以本真称其为艾略特标注法。

一、艾略特标注法

下图是艾略特标注法的浪级划分和符号标注,图中所谓顺势的五浪即作用浪,逆势的三浪即调整浪。

波浪理论多种浪型(波浪理论讲座系列之)(1)

艾略特标注法的浪级划分与标注符号

简单归纳艾略特标注法:

1.从人类有记录的历史开始,将人类社会的发展划分为15个浪级,最大的超级千年浪,涵盖了人类有史以来的社会、经济发展历程,最小的太微浪,已经远远小于进行股市分析所需的颗粒度。

2.不同等级的作用浪,用对应的阿拉伯数字、罗马数字以及圆圈、括弧等辅助符号表示,不同等级的调整浪,则用对应的英文字母和辅助符号表示。

3.因为在同一波浪图上,最多绘制5到6个浪级,所以针对15个浪级所使用的标记符号,存在循环使用的情况,只要保证同一张图上不重复即可。

4.按照分形原则,这15个浪级还可以向上、向下无限展开,对应的标注也按一定的规律展开。

此外,对于比较复杂的调整浪,艾略特标注法还有特殊的规定:

三角形调整浪。它也拥有五个子浪,但子浪的结构与作用浪不同,后面讲解三角形调整浪时会详细介绍,这里只讲标注。因为三角形属于调整浪,所以它的子浪分别用a、b、c、d、e标注。此外,三角形还可能出现九浪变体,那就需要增加f、g、h、i。

联合形调整浪。单独的调整浪,基本都用a、b、c标注,由两个或三个调整浪组成的联合形调整浪,其构成为“调整浪 连接浪 调整浪 连接浪 调整浪”,分别用w、x、y、x、z标注。也就是说,联合调整浪之中的次级调整浪(因为与联合调整浪方向一致,这些次级调整浪,实际是调整浪中的作用子浪,这个概念不太好理解,后面会逐步解释),分别命名为w、y、z,联合调整浪之间的连接浪,才是联合调整浪之中的调整子浪,用x表示。

二、浪级标注法

艾略特标注法也许符合西方人的习惯,但本真用起来真的很难受。一是记不住,二是不同等级波浪之间的“继承”关系不直观,三是不适合计算机标图,因为罗马数字、圆圈之类的特殊符号输入过于麻烦。

所以本真对艾略特标注法做了改进,形成了更为简明直观的浪级标注法。

1、浪级标注法的浪级划分

人类历史的发展,确实对我们理解波浪理论有帮助,但对分析股市没有直接作用,所以浪级标注法不考虑超出股市的超级千年浪之类的波浪。

根据所研究指数的不同,本真将指数最大的波浪定义为全周期浪,也即某个市场某个指数的最大浪级。如前面讨论的,真正的全周期浪只有作用浪和调整浪各1个。除非因国家动荡等原因出现股市消亡的前兆,全周期调整浪不会轻易出现。因此,在绝大多数时候,我们真正的研究对象,是全周期作用浪的一部分,这一点与普莱切特等人的认识一致。

全周期作用浪反应到股市中,就是某个指数从诞生之日起截止到目前的浪型。这个浪型的子浪即为一级浪,用1位标注表示,比如浪1、浪2;一级浪的子浪即为二级浪,用包含一级浪信息的2位标注表达,比如浪12表示作用浪浪1的第二子浪、浪2a表示调整浪浪2的子浪a;以此类推。

2、浪级标注法的标注符号

为了便于接受,继续沿用艾略特标注法的部分符号,也即作用浪用阿拉伯数字、调整浪用英文字母,但去掉了中国人容易记混且输入不便的罗马数字以及几乎所有的辅助符号。

简单说,浪级标注法只有8个常用的符号,分别为划分作用浪的1、2、3、4、5和划分调整浪的a、b、c;如果是延长浪,或者九浪结构的楔形浪,可能会用到数字6、7、8、9;如果是三角形调整浪,会用到字母d、e甚至f、g、h、i;在联合调整浪中,会用到w、x、y、z,在三重联合调整浪中,为避免出现两个同级别的x浪,还会用x’取代第二个x浪;在特殊的两次启动结构中,会用到一、二和一’、二’。

此外,数浪标注法还保留了两个特殊符号()和<>,这是为了标注备选数浪。备选数浪,一般加括号后标注在首选数浪的后面。在同一张数浪图上,不建议标注过多的备选数浪,否则显得过于杂乱,有两组特殊符号足够使用。

为了输入方便,浪级标注法不区分英文字母的大小写,各位浪友根据自己的习惯使用就行。

3、浪级标注法的浪级区分

浪级标注法标注符号的位数与浪级保持一致,以保留浪级的历代“基因”信息。比如浪1,就指代全周期浪的第一个一级子浪,浪12,就指代一级浪浪1的第二个子浪,它是一个二级浪,浪a4a,就指代一级浪浪a的子浪4的子浪a,它是一个三级浪。这种标注方式最大的优点,是可以直观地表现当前波浪的浪级、当前波浪在大趋势中的位置、及其各代“父”浪的性质。

三、操作实例

看一个浪级标注法的数浪实例,如下图。

波浪理论多种浪型(波浪理论讲座系列之)(2)

沪指一级浪浪1标注(对数坐标周线)

图中为A股沪指从起始点到2007年牛市顶点的节选,本真认为,这是沪指运行到现在完成的一个一级浪浪1。浪1本身是一个完整的作用浪,为标准的推动浪结构,同时它也是更大浪级作用浪的浪11甚至浪111。

鉴于“千人千浪”的客观实际,同时鉴于浪1那个非常复杂的第四子浪——浪14,为了避免争议,这里不把重点放在浪型分析(俗称数浪)结果上,而是专注于浪级标注法。

为了聚焦对数浪的标注,上图本无绘制浪型走向线条的必要。对于熟悉浪级标注法的人来说,画不画浪型连线无关紧要,因为标注的符号已经用另一种方式把浪型刻画出来。考虑到部分波友缺乏数浪的实际经验,为了便于理解,本书的插图中,都绘制了必要的浪型线条。

1、先看1位的标注

图中只展示了一个一级浪,因此只有两处1位的标注0和1,分别指示了浪1的起点和终点。按照数浪标注法的原则,在标注图上,0不只代表一个完整基础浪型的起点,同时也是这个基础浪型所有级别第一子浪的起点,本身包含多重浪级信息。用数学语言描述,就是一个0代表0,多个0还是代表0。

需要指出的是,图中的0点比较特殊,不单是一级浪浪1及其各级第一子浪的起点,同时也是沪指的起点,也即沪指全周期波浪的起点。而在后面的插图中,绝大多数的0点,只是图中所示浪型的起点而非指数的起点。

上图中的1,则代表所研究的一级浪浪1的终点。从0到1,就是浪1的运动过程,或者说浪型。

2、再看2位的标注

毋庸置疑,上图中,2位的标注只能是5个,因为我们认为一级作用浪浪1已经完成,而作用浪有5个二级的子浪。这5个二级浪,浪11、浪12、浪13、浪14、浪15,分别标注在各自的终点。我们从0点开始,把这5个标注点用线段依次连接起来,就绘制了浪1的子浪浪型,如图中蓝色折线所示。

同一个点位,可能是多个浪级波浪的终点,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按浪级分别向上或向下依次添加标注。比如图中浪1的结束点,同时又是浪15、浪155、浪1555的结束点,我们将其按“楼层”标注出来就是。如果终点为低点,那盖楼就变成了挖地下室,如浪14结束点的标注。

3、重点讨论一下3位的标注

上图并未将所有的三级浪都标注出来,这有两个原因。一是在周线图上,有的二级浪显得非常简单,任何一个稍有波浪理论基础的人,都可以轻易对其进行数浪,没有标注的必要,比如浪13。二是有的二级浪规模太小,无法在周线图上呈现细节,比如浪11和浪12,如果要做深入分析,就必须使用更小级别的K线图进行局部放大。

因此,图中只标注了浪14和浪15的三级浪。

浪15是延长的作用浪,结构相对简单,即使如此,对它的数浪,照样存在“合理的分歧”。

所谓合理的分歧,是浪型分析的常见现象,也即同时存在两种以上的数浪方式,都符合波浪理论基本原则,都是可接受的。

在牛市的延长浪中,合理的分歧,经常出现在第三子浪的选择上。如图中所示,首选数浪将153视为第三子浪的终点,这样一来,第五子浪155的规模(本文提到的规模,包括两个要素,持续时长和价格变化,也即指数运动的时间与空间)就远远超出了第三子浪153。

对浪15子浪划分的合理分歧,也即备选数浪,如图中带()的标注。(153)就是浪153终点的第二选择,按照这种划分,浪15的第三子浪(153)才是最大的延长浪。

再看浪14中的三级浪。根据波浪理论,推动浪的第四浪,通常都是最为复杂的一个子浪,这里的浪14也是如此。

如图所示,这里认为浪14是一个联合调整浪,由一个平台型调整浪14w和一个锯齿形调整浪14y组成,连接它们的,是一个规模宏大的“x浪”——14x。浪14的子浪(三级浪)浪型,如图中红色折线所示。

因为复杂,所以相比浪15,浪14尤其是其子浪14x存在更多“合理的分歧”。我们很难在同一张图上表达过多的备选数浪方式,图中绘制的浪14,只是合理的数浪方式之一。对浪14其它合理的数浪方式,将在本书其他地方讨论。

本真曰:图中的黑色折线,连接的是浪14中的四级浪。对于比较复杂的市场,折线更有利于体现浪型走向。至于对浪级的表达,从折线的折转频次就能很直观地看出来,折线折转得越频繁,它的浪级越小。浪级标注法没有强行规定绘制折线的规则,不过建议各位波友绘制浪型时,根据背景色和浪级选择适当颜色、粗细、线型的线条。本真的习惯,是采用白色底图,线条则蓝、红、黑、青、绿逐级使用,已有浪型用粗线,推测的浪型用细线。

此外,在标注浪级时,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标注符号的颜色、字体大小和粗细进行调整,这也没有统一要求的必要,看起来清晰直观就好。

4.浪级过多该如何处理

类推下去,4级浪的标注为4位、5级浪的标注为5位。一般来说,同一张图上,只能展示5到6级的浪型。如果要进行更加细致的数浪,就要对指数进行局部放大,同时采用更小级别的K线图,也即后面会详细讲解的延伸分析。

不过随着图形放大,会迎来一个小尴尬,浪级太多导致标注的位数太多,既不便于绘制也不便于阅看。解决的方法很简单,就是省略前面相同的浪级标注信息,同时在图中进行说明即可。比如对图6中的浪14w进行细致的分析,对浪14w进行放大后,标注之时,可以将14w省略掉,将浪14wa简化为a、浪14wab简化为ab。而要在更大浪级对该浪进行分析时,按照图中的备注将省略的历代父浪信息加上就是。

四、浪级标注法的阅读技巧

1、浪级标注法最大的优点,就是简明与直观

所谓简明直观,不单表现在图形上,也表现在文字表述上。同样表示一个三级浪,假如用浪级标注法是14a,但如果用艾略特标注法,文字说明是这样的“一级浪浪1的第四子浪的a浪”。三级浪已经啰嗦得不要不要的,如果是六级浪、七级浪呢?这也是本真发明浪级标注法的根本原因,本文包含大量的浪型图与说明,如果到处都是这么啰嗦的文字,别说各位波友看起来费劲,本真自己写起来也头疼。

此外,从浪级标注法的标注中,可以直观地得到以下信息:

1.位数越少,该点位终结的波浪浪级越大、作用越重要,比如图中的浪1。

2.位数越多,该点位附近的浪型越复杂,如图中的浪14ybba。

3.多位数的标注,依序表明了该点位所处各级波浪的趋势,或者说它在各级波浪趋势中的位置,这就相当于波浪的“基因”序列。

4.位数相同的标注中,通常字母越多浪型越复杂。

5.带有多个标注的点位,就是多个浪级波浪的终点,也是浪型中的关键点位。如果绘制对应的浪型线,它连接的线条也比较多。这样的点位,通常与大浪级的终点重合。

2、以图中的浪14ybba点为例进行说明

1.六位标注,表明它是一个六级浪的终点;

2.第一位是奇数1,奇数代表作用浪,所以它所处的一级浪为作用浪浪1,这也是它所处的最大趋势,或者说最根本的“基因”;

3.第二位是偶数4,说明它所处的二级浪是一个调整浪,并且这个二级调整浪是第四浪,有可能非常复杂;

4.第三位是字母y,说明它所处的三级浪是联合调整浪的第二个作用子浪y,这就间接说明,第二位偶数4代表的第四浪,至少是一个双重联合调整浪;

5.第四、五位都是b,说明它所处的四级、五级浪都是调整浪中的调整子浪;

6.第六位为字母c,说明它所处的六级浪很可能是五浪结构的作用浪(调整浪中,平台形、锯齿形的c浪都是五浪结构,只有三角形的c浪不是)。

对于浪级标注法的应用,后面有很多实际事例,各位波友可以慢慢体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