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行会计准则下,企业可以选择采用先进先出法、移动加权平均法、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和个别计价法来确定发出存货的成本。

下面就通过一道例题来具体看一下先进先出法、移动加权平均法、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在计算上有什么区别吧!

会计中存货知识(会计实务之存货)(1)

单选题

税小课公司2018年9月份某商品书的收、发、存情况如下:

采用以下哪种方法计算,商品书在9月30日结存的成本最大?

A. 先进先出法

B. 移动加权平均法

C. 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

D. 三种方法下结存成本相同

(拉至文末看答案解析)

知识点讲解

知识点1 先进先出法

先进先出法理解起来比较简单,就是以先购入的存货先发出的假设为前提,对发出存货进行计价。

以本文开头的题目为例:

本月可供发出的商品书的总成本 = 月初结存成本 本月购入商品书总成本= 300x20 200x22 300x23 200x25 = 22300元

本月发出的商品书的成本 = (300x20 100x22) (100x22 100x23) = 12700元

本月月末结存商品书成本 = 可供发出商品书总成本 - 已发出的商品书成本 = 22300-12700=9600元

知识点2 移动加权平均法

移动加权平均法,直白地看,可以归纳为下面这几个公式:

存货单位成本=(原有库存存货的成本 本次进货成本)/(原有库存数量 本次进货数量)

本次发出存货的成本= 本次发出数量x 本次发货前存货单位成本

月末库存存货成本 = 月末库存数量 x 月末单位成本

放到本题中来说,就是:

9月7日

购货后商品书移动加权平均单位成本 = (300x20 200x22)/(300 200)=20.8元/本

9月9日

发出商品书成本 = 400x20.8=8320元

9月19日

购货后商品书移动加权平均单位成本 = (100x20.8 300x23)/(100 300) = 22.45元/本

9月27日

发出商品书成本 = 200x22.45 = 4490元

本月发出商品书成本 = 8320 4490 = 12810元

同知识点1,本月月末结存商品书成本 = 22300 - 12810 = 9490元

知识点3 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

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可以用以下公式来表达:

存货单位成本 = (月初库存成本 本月全部进货成本)/(月初存货数量 本月所有进货数量之和)

本月发出存货成本=本月发出存货数量x存货单位成本

月末库存存货成本 = 月末库存存货数量x存货单位成本

放到本题中,就是:

商品书在本月的一次加权平均单位成本 = 22300/(300 200 300 200)=22.3元/本

本月发出商品书成本 = (400 200)x22.3=13380元

本月月末结存商品书成本 = 22300 - 13380 = 8920元

单选题答案

看完了以上分析,比较一下各个答案数字的大小,很容易就能得出正确答案啦:

【A. 先进先出法】

小知识:先进先出法下,当期末存货成本接近于市场价,如果存货的市价呈上升趋势,则发出成本偏低,会高估企业当期利润和库存存货的价值;反之,会低估企业当期利润和库存存货价值。

来自税小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