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草药可以生发阳气#干姜

干姜配伍禁忌(干姜作用机理及临床常用配伍)(1)

干姜早在《名医别录》中就有记载:“干姜生犍为川谷……九月采之。”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且其质量亦为最佳,清代赵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中写道:“出川中者,味最辛辣。”并将其称作“川姜”。现代研究也发现四川犍为出产的干姜有效成分含量最高,从化学角度引证了犍为县确为干姜的地道产区。

干姜味辛性热,药用历史悠久,对其较为普遍的认识主温中焦脾胃,如现代中医教材《中药学》中论述干姜功效应用,首写其用于脾胃寒证,能祛脾胃寒邪,助脾胃阳气,如半夏干姜散、理中丸等。但笔者认为干姜温中固为其效,其功更善于温化上焦心肺。

《神农本草经》中记载干姜主治第一条即为“主胸满,咳逆上气”,叶天士在《本草经解》中释其因“味辛无毒,得地西方之金味,入手太阴肺经……肺寒则金失下降之性,气壅于胸而满也,满则气上,所以咳逆上气之症生焉。其主之者辛散温行也”,可见干姜温肺实为其作为辛药之本职。

此外,干姜尚有温肺化饮之功,《伤寒论》中多以干姜配伍麻黄、细辛、五味等药来治疗寒饮伏肺之证,如小青龙汤。除外温肺,其中论述干姜有温助心阳之功,绝非妄议。在《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中有干姜治疗胸痹的相关论述:“胸痹,心中痞气,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枳实薤白桂枝汤主之;人参汤亦主之。”人参汤即理中汤,其中便以干姜为君药,现代研究也肯定了人参汤对于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

另外,仲景在《伤寒论》中常提及“脉微欲绝”、“四肢厥逆”的急症,从现代医学解释应是休克的表现,而对于这些急症的治疗,多以干姜配伍附子来治疗,如第315条:“少阴病,下利,脉微者,与白通汤;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者,白通加猪胆汁汤主之。”、第317条:“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通脉四逆汤主之”等。

西医所言休克即为中医之脱证,多存在心脏内伤,而致心阳暴脱,阴阳不相维系,导致阴阳离决。干姜与附子是回阳救逆的经典配伍,上文已有论述,干姜一能减弱附子的毒性,二能增强附子的强心作用。由此可见,干姜确有扶助心阳的功效。对于多数慢性心脏疾病患者,喘憋胸闷为常见症状,因此在心脏疾病的发展过程中,绝非仅有心阳虚损,亦有肺阳不振,水饮内伏,肺失宣降参与其中,而干姜温化上焦心肺恰对其证,故对于心脏康复而言,干姜同为扶阳之要药。

干姜配伍禁忌(干姜作用机理及临床常用配伍)(2)

干姜现代药理研究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干姜的化学成分包括挥发油类、姜辣素类、β-谷甾醇、棕榈酸等,其中挥发油类和姜辣素类是干姜的主要有效成分。挥发油在干姜的化学成分中占主要比重,是评估干姜质量的主要标准,其含量会随干姜制备过程中水分的减少而下降。姜辣素是是姜属植物的特征成分,干姜所含姜辣素成分较生姜更多,故其功效也有所差异。干姜所含的挥发油和姜辣素具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保护心血管功能的作用,对心血管疾病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升血压作用

研究发现干姜水提液及醚提液能促进血液循环,促进末梢血管收缩,提高交感神经的兴奋性,使血压能够升高。

抗血栓作用

许青媛等研究发现干姜提取物能够延长实验大鼠动脉血栓的形成时间。此外,干姜水提物对阈浓度ADP、胶原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且存在剂量依赖关系。

改善心衰作用

干姜提取物对急性心力衰竭具有治疗作用。实验研究发现干姜提取物能够增强心衰实验兔的心肌舒缩功能,不断改善心衰程度。此外,干姜提取物能够减少心肌细胞缺氧缺糖性损伤模型LDH的释放浓度,起到保护心肌细胞的作用。

抗缺氧作用

干姜醚提取物有抗缺氧作用,能延长常压缺氧和氰化钾中毒小鼠缺氧的存活时间;也能延长断头小鼠所致急性脑缺血缺氧后呼吸维持时间。

干姜的常用配伍

干姜配附子:

见附子篇。

干姜配伍禁忌(干姜作用机理及临床常用配伍)(3)

干姜配细辛、五味子

干姜、细辛外散风寒,内化痰饮,主肺宣发、通调水道之性,五味子酸温收敛,既可止咳平喘,又能制约干姜、细辛耗散肺气,故三者相伍散中有收,开中有合,祛痰化饮平喘,是仲景治疗痰饮咳喘的常用组药,如小青龙汤、苓甘五味姜辛汤等。陈修园在《医学三字经》中论金匮所治痰饮咳嗽,不外小青龙汤甲减,强调“方中诸味皆可去取,唯细辛、干姜、五味子不肯轻去”,可见其化痰祛饮力量之强。现代研究发现以小青龙汤为主方的宣肺利水法能够有效改善肺心病大鼠的肺功能、肺动脉高压以及右心肥厚指标,对于肺心病的疗效明确。

干姜配伍禁忌(干姜作用机理及临床常用配伍)(4)

干姜配桂枝

桂枝辛温通阳,干姜辛热散寒,两者相合,一则能温补阳气,二则能温化寒饮之邪,是温阳利水较为经典的配伍,如《伤寒论》的柴胡桂枝干姜汤。《伤寒论》第147条:“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多数医家认为该方可治疗水饮内停之证。如唐荣川在《伤寒论浅注补正》中指出该方证治应同五苓散:“水饮内动,逆于胸胁,故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水结则津不升,故渴,此为五苓散证见一意也。”

国医大师梅国强教授认为柴胡桂姜汤主治少阳兼水饮内结之证。另外,日本汉方医学认为该方主治“腹中有动”之证,所谓“腹中有动”是日本汉医的常用腹诊术语,多提示有水毒之患。本方虽有利水之功,却无苓、术、泽泻等利水之药,故应是全赖桂、姜温阳以利水,临床可用于治疗慢性心衰、心悸等心脏疾病,如纪文岩以其合升陷汤治疗慢性心衰,颇有疗效。张锡纯先生亦喜用干姜搭配桂枝,常用于治疗寒饮积于胸中之呼吸短气,自拟理饮汤和加味苓桂术甘汤中皆用干姜配伍桂枝,取两者辛温宣通之性,以助上焦心肺之阳,间接宣通脾胃,上可达胸膈,下可通膀胱,温运痰湿兼利小便,临床可用于治疗肺心病、心功能不全、冠心病等阳虚痰饮之证。

干姜配伍禁忌(干姜作用机理及临床常用配伍)(5)

干姜配甘草

干姜辛温能走能守,温中回阳,温脯化痰,偏治里寒,甘草味甘,性平,炙后入药,益气补中,缓急止痛,二药伍用,辛从甘化,能守中复阳,有温肺益阳之功用,用治腹中冷寒,肺寒痰饮咳嗽等。《本经逢原》曰:“同甘草以温经。”在《伤寒杂病论》中,甘草干姜汤即是甘草和干姜配伍,具有温中化痰、止唾、止血的作用。

干姜配伍禁忌(干姜作用机理及临床常用配伍)(6)

干姜配厚朴

厚朴干姜合用,为苦辛温法。厚朴芳香苦温,下气化湿除满为主,辅以干姜辛热之味,温中散寒,运脾化湿,二药伍用,相得益彰。温中化湿以祛中焦寒湿,行气消胀疗肠胃气滞。《医学衷中参西录》曰:“与厚朴同用,治寒饮杜塞胃脘,饮食不化。”

干姜配伍禁忌(干姜作用机理及临床常用配伍)(7)

干姜配人参

干姜配伍人参见于理中汤,方中以干姜为君,温脾阳,祛寒邪,扶阳抑阴;人参为臣,补气健脾。常用于治疗脾胃虚寒之证。但理中汤又名人参汤,见于《金匮要略》:“胸痹,心中痞气,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枳实薤白桂枝汤主之,人参汤亦主之。”该条中枳实薤白桂枝汤通阳散结,泄满降逆,挫邪之锐气,待其病势已缓,或露虚端,则以人参汤温中和胃,振奋中阳,使阳气得助,则能奋起化阴,以毕其功;但若以正虚为主者,则应速投人参汤以复其阳。“干分一气落于坤宫,化而为水,阴阳互根,变出后天坎离二卦,人身赖焉。二气往来,化生中土,万物生焉,二气亦赖焉”,因此干姜配伍人参可通过温坤土而化生离火。人参、干姜温中阳,可培土生金。离火生,肺金旺,则上焦胸阳不振之胸痹虚证可愈。

干姜在心脏康复中应用

防治冠心病

冠心病的中医病机上文已有论述,主要是心阳不足,痰、瘀、气滞而致的痛症,故治疗应以温阳、通阳为主。姜附桂作为扶阳的代表药物,在冠心病的临证治疗中不可或缺。据统计,国医大师李士懋治疗冠心病频次最高的前五位药依次为桂枝、附子、半夏、茯苓、干姜,从中可见,温扶心阳之药非姜附桂不可胜任。与附子、桂枝不同,干姜温热之力偏于心、脾、肺三脏,其走行之力偏弱,适于上中二焦局部之阳虚,故其温阳之力亦更为专注。对于冠心病阳虚较甚者均可应用,如《金匮要略》胸痹篇的人参汤和九痛丸、李可先生自拟的破格救心汤等均有配伍干姜。现代研究也支持干姜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性,其有效成分对于心血管、心肌细胞均有良好的保护作用,上文于此已有探讨,此间不再赘述。

防治心力衰竭

对于多数心脏疾病的患者,疾病后期治疗主要是对心衰的管理,西医治疗心衰的三大法宝——强心、利尿、扩血管,其实就是通过对心衰患者容量符合和压力负荷的协调,保证现存的心脏机能可以满足机体的生理要求。

转化为中医角度而言,心脏为阳中之太阳,其各功能的行使均以心阳强健为前提,故强心其实是对心阳的温助,而利尿、扩血管实则为利小便,通过小便的通畅防止水液的潴留,减少心脏负荷。而中医利小便不是一味用茯苓、猪苓、泽泻、木通等利水之药,此皆为治标之品,从“法”而论,应当温阳利水、育阴利水、活血利水等。干姜则适用于以阳虚为主的心衰患者,一可扶助心阳有强心之效,现代研究已证实干姜提取物能够增强心肌舒缩功能,降低外周阻力,不断改善心衰程度;二则干姜温中,使中焦水饮得以温化而上承于肺,又可温肺使水道得以通调,水液运行周畅,下行于膀胱而起到利小便之功,临证时可配伍桂枝、茯苓、白术等加强利尿之功,如真武汤、柴胡桂枝干姜汤、甘姜苓术汤等。

防治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中医常指心悸而言,临床表现以心慌、胸闷、短气为主。对于阳虚之心悸,临证多以桂枝剂为主,如桂枝甘草汤、炙甘草汤、苓桂味汤等,但亦需辨证。刘渡舟先生将心阳虚之心悸又分为四类,其中对于心悸烦躁,手足厥冷者方用茯苓四逆汤治疗,以茯苓、人参补益心气;附子、干姜、甘草,即四逆汤温复肾阳。诸药相伍,使心肾之气内充,而水火既济,则诸症可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