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方的小说《涂自强的个人悲伤》,出版于2013年5月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和热议。

方方,本名汪芳,1955年生于南京,祖籍江西省彭泽县。她曾在武汉当过四年装卸工,1978年考入武汉大学中文系,获学士学位,毕业后分配至湖北电视台当编辑,1989年调入湖北作家协会,曾任湖北省作家协会主席、省文学创作系列高评委会主任,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其代表品有《乌泥湖年谱》、《汉口的沧桑住事》、《风景》、《万箭穿心》等,出版小说、散文集八十余部,多次获得百花奖、中国女性文学奖、中国小说年会排行榜等多项奖项。

涂自强个人感受(涂自强的个人悲伤)(1)

《涂自强的个人悲伤》讲述了从大山里走出来的大学生涂自强,乐观、善良、谦虚好学、能吃苦,却死于华年的成长悲剧。小说深刻剖析了小人物的生存困境和悲凉命运,引发了对现实的叩问:底层的奋斗是徒劳的?是个人的悲伤?还是时代的悲伤?

“不同的路是给不同的脚走的/不同的脚走得是不同的人生/从此我们就是各自路上的行者/不必责怪命运/这只是我的个人悲伤”

一、熟悉的贫穷和苦难

小说描写农村孩子涂自强的短暂一生。前半部分主要叙述了他入学前后及大学生活:高中时吃不饱;走路去武汉上大学,途中去工地打工;家里勒紧裤腰带东拼西凑才能勉强缴上学费;到大学,食堂打工、做家教;因为贫穷谈不上恋爱;上大学才见过电脑、才知道有网络……用这种平淡的语言描写,讲述了涂自强的贫穷,反射出农村孩子的贫穷困顿。

涂自强个人感受(涂自强的个人悲伤)(2)

后半部分讲述了多灾多难的涂自强:大四准备考研,父亲病逝,错过了报考机会;辛苦找工作,为工作透支生命,年底老板跑路,五千多元的年终奖没拿到一分,身无分文只能到餐厅打工;山里下大雪,家里房屋倒塌,母亲被压伤;把母亲接到武汉,母亲的不适应,生活过得磕磕绊绊;本以为生活安稳了,却被检查出肺癌晚期,安顿好母亲后,结束生命。

小说通过简单的叙述,描写出一个多灾多难的涂自强,他的苦难并非性格导致,也没有“坏人”给他制造障碍和增加苦难(除那次老板未按约定付年终奖),所有人都是关心他的,他的苦难是没缘由的、具有偶然性,是作者叠加的。发生在涂自强身上灾难,仿佛就是生活在底层农民工的生活写照,引发读者的共鸣。

二、对立的生活,对立的世界

涂自强的不幸与凄惨,与另一个世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是城里人和乡下人的对比:涂自强赶着到处打工;同寝室的人老早就买了电脑和手机,涂自强方才对这些东西有概念;食堂帮厨的女生,曾与涂自强“志同道合”,但因为他的贫穷,她傍了“有实力的人”;赵同学有钱去美国,其他城里的同学都纷纷有了着,涂自强只能像蚂蚁一样为生活四处奔波……

涂自强个人感受(涂自强的个人悲伤)(3)

农村意味着贫穷和落后,一无所有;城市意味着经济发达,象征着有关系、有背景。当前社会广大乡下人通过自己的奋斗成功进入城市,虽然无法真正融入城市,但又不想回归农村的一种矛盾现状。城乡差距大等原因造成了社会阶层的固化,让乡下人无法真正融入城市。涂自强也曾清醒的认识到这种对立的存在,他多次这样想:“我什么能量也没有,什么背景也没有,甚至连我的外形也帮不到我。”但是,他乐观的性格,使他每次都能坦然面对各种不平,各种嘲讽和不幸。

三、乐观的性格

小说中不乏城里人对涂自强的嘲讽:毕业后参加同学聚会,为了省下洗澡的十块钱,他几个月没洗澡又馊又臭,赵同学让他去宾馆洗澡,他连浴室设备都不懂使用,被全班同学嘲笑;去餐厅打工,许多菜他不认识,吃时便问,被大厨和老板当面嘲笑,背后感叹说这大学真是白上了……

涂自强受到嘲讽,也不恼不怒:“就像城里人经常笑乡下人一样,涂自强经常如此被人讪笑,他已习惯。他对自己说,这没关系,下次我就会了,我会了就不再有人笑我。”

涂自强个人感受(涂自强的个人悲伤)(4)

工作后,他喜欢的女生拒绝他说“你要房没房,要钱没钱,不是我的菜”,他还是乐观“这是没办法的事情。没有女人就没有吧,这是天定的命运。他必须给自己充分的时间。好在他有耐心。”

小说为涂自强抹上“乐观”的保护色,让他老走背运,直到死神的判决书摆着他面前,他依然“坚定”地认为,是他生来就有“原罪”。他的努力奋斗、乐观性格并没有改变悲惨的命运。引发读者的泪点,小说起到煽情的作用。

四、是命运?还是时代的悲伤?

方方说,“一个什么样的社会,才会让涂自强这样的年轻人处处不顺,事事艰难呢?在一个没有公平的时代,他的悲伤注定不只是个人的悲伤”。

涂自强父亲没钱看病,最终离世,母亲说,这是命;因家里的变故放弃考研,马同学说,这是命;毕业后面对巨大的收入差距,他很快释然,他说,“因为这就是我们个人的命运”。当所有的人对这个世界束手无策时,都找到“命运”作为规避所。

涂自强个人感受(涂自强的个人悲伤)(5)

方方在这《涂自强的个人悲伤》里,掀开了罩着污秽的那块遮羞布。涂自强哥哥挖煤时无故失踪,新闻里不也是报道过多起瞒报煤矿失踪人数的案子吗?涂自强的父亲和当官的发生矛盾,这不就是地方官员一手遮天,当起了“地头蛇”,欺压老百姓吗?和他一起兼职的女孩坐上富人的小汽车扬长而去,这不就是现在的现象吗?城市女孩不嫁乡下人,大城市女孩不找小城市的,结婚先看有钱没钱,有房子没房子。他生病了没钱去看病,家里的母亲住不起养老院,请个假就丢了饭碗…… 城乡差距、看病难、养老问题、劳动者权益等社会问题。

这部作品以涂自强“命运”的悲惨,表达了时代的悲伤,告诉我们社会有病了,我们要赶紧改变,但是,把所问题一股脑的归结于社会,是社会情绪的宣泄,涂自强的悲剧是“特殊性”而非“普遍性”,是“偶然性”而非“必然性”,是“一个人”而非“一代人”。

涂自强个人感受(涂自强的个人悲伤)(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