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中的六义指的是风、雅、颂和赋、比、兴

诗经中六义指的是什么(诗经中的六义)(1)

风、雅、颂代表的是《诗经》中的三个篇目。

春秋时代孔老夫子在对《诗经》编定的过程中,把诗经分成了三大类,每一类取了一个名字,第一类风、第二类雅、第三类颂,这三大类也就变成了三个篇目,形成了《诗经》的目录。

风,指的是国风。《诗经》中的三百一十一首诗中,除去六首没有内容的作品外,其余的三百零五首诗歌,有一百一五首都是来自于十五个诸侯国的诗歌,也称为十五国风。雅是来自于贵族的诗歌,具有风雅和优雅的特质。颂,是赞美祖先的。

通俗理解可这样认为“风”是唱给老百姓听的,“雅”是唱给贵族听得,“颂”是唱给“鬼”听的。在古代“鬼”字不是贬义词,它代表的是过世的先人。

诗经中六义指的是什么(诗经中的六义)(2)

赋、比、兴指的是《诗经》中所应用的修辞手法。

今天我们在文学作品中看到的比喻、排比、夸张等修辞手法的源头就来自于《诗经》。

简单解释,”赋“类似于现在的排比,只是古人的排比相对简单没有现在的华丽,但也不乏其魅力。

“比”就是比喻,把一个复杂的事物用打比方的句子,使人知晓。

”兴“,类似于”比“,是《诗经》中最重要的一种修辞手法,就是在表达真正想要表达的话题之前,先用一个影子暗示,也称作起兴。

比如,“已经下了三天的雨了,这三天我没有一天不在想你。”这句话真正要说的是思念,因为雨丝代表的是情丝,用下雨引出思念。这种修辞手法就是兴,在《诗经》中比比皆是。

诗经中六义指的是什么(诗经中的六义)(3)

风、雅、颂,赋、比、兴这六义,是后人在研读《诗经》过程中对《诗经》的总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