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病是制约很多水产养殖界朋友增收的一个重要环节,本着共同学习的目的,踏火在这介绍几种淡水鱼类常见寄生虫及防制方法

水产常见寄生虫三代虫(常见鱼类寄生虫的防制方法)(1)

水产常见寄生虫三代虫(常见鱼类寄生虫的防制方法)(2)

指环虫

分类地位:扁形动物门吸虫纲单殖亚纲

水产常见寄生虫三代虫(常见鱼类寄生虫的防制方法)(3)

虫体通常为长圆形,动作像尺蠖,寄生在各种鱼类的鳃上、身体前端有4个瓣状的头器常常伸缩,头部背面有4个眼点,在体后端腹面有一个圆形的固着盘,盘的中央有2个大锚,盘的边缘有14个小构,在两大钩之间有l—2条横棒相连。口通常呈管状,可以伸缩,位于身体前端腹面靠近眼点附近,口下接一圆形的咽,咽下为食管,接着是分2支的肠,2条肠的末端通常在后固着盘的前面相连,使整个肠成环状,但也有不相连而呈直管状的。

指环虫为雌雄同体,有一个精巢和一个卵巢,卵大而量少,通常在子宫中央有一个卵,但能继续不断地产卵,所以繁殖率也相当高。卵产出后就沉入水底,经数日后即孵出幼虫,幼虫在水中游泳,遇到适当的寄生时附于其鳃上,脱去纤毛发育为成虫。

防制方法

(1)鱼种放养前,用高锰酸钾溶液浸洗15~30分钟,药液浓度是每立方米水20克,可杀死鱼种鳃上和体表寄生的指环虫。

(2)水温20~30°C时,用90%晶体敌百虫全池遍洒,每立方米池水用药0.2~0.5克,效果较好。

(3)每立方米池水用含2.5%敌百虫粉剂1~2克全池遍洒,疗效也很好,成本比晶体敌百虫低些。

(4)用敌百虫与面碱合剂全池遍洒,晶体敌百虫与面碱的比例为1:0.6,每立方米池水用合剂0.1~0.24克,效果很好。

(5)用20毫克/升盐酸奎宁溶液浸洗病鱼。

三代虫

水产常见寄生虫三代虫(常见鱼类寄生虫的防制方法)(4)

分类地位:扁形动物门吸虫纲单殖亚纲(Monogenea)

三代虫身体扁平纵长,前端有两个突起的头器,能够主动伸缩,又有单细胞腺的头腺一对,开口于头器的前端,此虫没有眼点,口位于头器下方中央,下通咽、食道和两条盲管状的肠在体2两侧。体后端的固着器为一大形的固着盘。盘中央有2个大锚,大锚之间由2条横捧相连,盘的边缘有16个小钩,有秩序地排列着。三代虫用后固着器上的大锚和小钩固着在寄主的身上,同时前端的头腺也分泌粘液,用以粘着在寄主体上或像尺蠖一样的慢慢爬行。

三代虫是雌雄同体,有卵巢2个及精巢一个,位于身体后部。三代虫为卵胎生,在卵巢的前方有未分裂的受精卵及发育的胚胎,在大胚胎内又有小胚胎,因此称为三代虫。

三代虫寄生于鱼类体表及鳃上,对鱼苗及春花鱼种危害很大,能造成体表的创伤,病鱼皮肤上形成灰蓝色无光泽的粘液膜。鱼初呈极度不安,狂游于水中,继则食欲不振、消瘦、以致死亡。

水产常见寄生虫三代虫(常见鱼类寄生虫的防制方法)(5)

三代虫的防制方法

1) 以20ppm高锰酸钾浸泡15~30min;

2) 用0.2~0.3ppm晶体敌百虫或1~2ppm粉剂敌百虫全池泼洒

小瓜虫

水产常见寄生虫三代虫(常见鱼类寄生虫的防制方法)(6)

小瓜虫属原生动物门、纤毛虫纲、凹口科、小瓜虫属,主要寄生在鱼类的皮肤、鳍、鳃、头、口腔及眼等部位,形成胞囊呈白色小点状,肉眼可见。严重时鱼体浑身可见小白点,故称白点病。它引起体表各组织充血,鱼类感染小瓜虫后不能觅食,加之继发细菌、病毒感染,可造成大批鱼死亡,其死亡率可达60%~70%,甚至全军覆没,对养殖生产带来严重威胁。鳗鱼感染小瓜虫后,三类苗增加,畸形率高,免疫力下降,易造成继发性感染,发生脱粘败血。

小瓜虫病有明显的季节性,水温15~20℃最适于小瓜虫繁殖,水温上升至26~28℃或下降到10℃以下则停止发育,当水温28℃以上其幼虫大批死亡。

防制方法

1) 0.1ppm硝酸亚汞或醋酸亚汞浸泡10~15min;

2) 25ppm福尔马林浸泡10~15min;

3) 2~5ppm亚甲蓝全池用药

4) 0.3ppm孔雀绿浸全池用药

5) 1ppm硫酸铜浸泡10~15min。

6)如是观赏性鱼类可采用加温的方法来防制。

车轮虫

水产常见寄生虫三代虫(常见鱼类寄生虫的防制方法)(7)

虱性车轮虫

车轮虫(Trichodina)

虫体侧面观如毡帽状,反面观圆碟形,运动是如车轮转动样。隆起的一面为前面或称口面,相对而凹入的一面为反口面。口面上有向左或反时针发方向螺旋状环绕的口沟,其末端通向胞口。口沟两侧个生一行纤毛,形成口带,直达前庭腔。反口面的中间为齿环和辐线环。在辐线环上方有一马蹄形的大核,一个长形的小核和一个伸缩泡,其中部想体内凹入,形成附着盘,用于吸附在宿主身上。车轮虫用附着盘附着在鱼体的鳃丝或皮肤上,并来回滑动。游泳时一般用反口面向前像车轮一样转动,所以称为车轮虫。生殖用纵二分裂法和接合生殖。

防制方法:

1、 用2.5%—3.5%的盐水浸浴5—10分钟,然后转到流水池中饲养,病情可以好转而痊愈;

2、 2、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5:2)合剂0.7mg/L全池泼洒,但用药后要注意观察鱼的活动情况,发现异常应马上换水。

鱼虱 亦称鲤虱(

水产常见寄生虫三代虫(常见鱼类寄生虫的防制方法)(8)

鳃尾亚纲(Branchiura)甲壳动物,寄生於洄游的海水鱼及淡水鱼体上,已知约120种,多归属鱼虱属(Argulus)。体扁,背甲宽阔,故呈明显的卵圆形。复眼无柄,不能活动。有一对大吸盘,胸部有4对分支的游泳肢,腹部小而不分节。体长约5∼30毫米(0.2∼1.2吋)。善游泳,但有许多种类往往以翻筋斗的方式在水中前进。以吸盘牢固地吸附在宿主皮上,用盘状的刺吸口器取食血液和黏液。卵产出後不附在身上,这与许多近缘的寄生甲壳动物不同。

鱼虱于世界各地皆有分布,主要生存于温带淡水水域中,但亦有一些种类可生存于咸水或半咸水水域。

防制方法

1—2ppm敌百虫粉或0.2~0.5ppm晶体敌百虫全池泼洒;

水产常见寄生虫三代虫(常见鱼类寄生虫的防制方法)(9)

水产常见寄生虫三代虫(常见鱼类寄生虫的防制方法)(10)

踏火最后说一下,所有疾病均要以预防为主,治病为辅,在放鱼前做好消毒工作,平时合理投喂调好水质,鱼病自然会少很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