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一家有几千家门店的服装零售企业请我评估HR信息系统的应用架构,他们很纠结公司的上万名商店售货员,是否要放到SAP ERP里的HR系统里去管;去年,有朋友给一家领先的物业管理公司做信息化规划,问我该用啥领先IT系统来管人力资源,这家公司有数万人,绝大多数员工都是小区保安、扫地大妈、园丁大叔。
对这两家企业,我的建议是:你们要把“白领HR系统”和“蓝领HR系统”分开,这两个东西,从管理体系和信息系统都是相对独立的。
蓝领HR的信息化管理方案在中国还未受到广泛关注,我觉得这可能跟中国劳动力还处于农村劳动力大量向制造业和城市服务业转移阶段,劳动力相对廉价、供给充分,不像进入到后工业时代的欧美发达国家,劳动力价格高昂,因而需要用信息技术实行精益化管理。
“劳动力(workforce)”这个词说白了就是“工人(worker)”,主要是指有标准化技能要求、倒班工作或灵活用工的蓝领工人以及服务行业人员,例如呼叫中心话务员、商店售货员、物业保安、车间工人、医院护士等。
在管理实践中,“人才管理”主要属于白领HR范畴,“人才(talent)”从字面上来说就有两个含义,一是才能,二是具有这些才能的人,它主要关心“才能”或者“能力素质(Competence)”,按照能力素质进行个人的职业发展及付薪,以及特定的岗位/人才围绕着能力素质要求的职业发展、绩效评价、学习培训、招聘管理等。而劳动力管理则属于蓝领HR范畴,主要关心工人的技能(skills)和成本,按照技能进行付薪(参照 ),通过有效的规划、排班、分配,控制人工成本。
劳动力管理系统(Workforce Management System,以下简称WFM)处理企业劳动力的规划、排班、跟踪,从而优化企业总体劳动力成本;其目标是在正确的班次、正确的岗位上,有效地分配正确技能和成本的劳动力。通常WFM系统涵盖了如下功能:
- 排班和休假
- 劳动力需求计划
- 考勤跟踪
- 劳动力合规
- 派工优化
- 员工门户及自助服务,例如换班、请假
- 算发薪
WFM扩展到基础的组织和人事管理,就进入到了HCM软件的领域;而其他HCM软件关注的职业发展、绩效评价、继任计划、招聘追踪等属于典型的“白领HR”功能,一般来说不包含在WFM系统里。
SAP、Oracle/PeopleSoft、Infor/Lawson等传统大中型ERP套件型HRMS里都有考勤、排班的模块,不过,由于这类系统的总体拥有成本较高,在面向劳动力密集型企业的HR管理时,这些大型HRMS在功能特有性上、商务合理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以劳动力管理作为主要功能诉求的WFM,成为人力资源管理软件家族里一个独有的流派。
WFM软件商大致有三个流派,一是面向中小型劳动密集型企业的HR软件商,二是由考勤管理(Time & Attendance)系统发展而来的综合性WFM软件商,以Kronos为代表 ,三是针对特定行业或业务的劳动力管理解决方案,例如呼叫中心领域Aspect,公共事业(公共保安 、消防、警察、医疗急救等)领域的Aladtec等。
图片来自Aladtec网站
从HCM软件商市场来看,在领先的HCM软件大公司SAP、Workday、Oracle、ADP外(微软在此列可能是因为LinkedIn)之后,排位第六的Ultimate、第七的Kronos、第八的Ceridian都是WFM的重要玩家,其市场价值也超过人才管理软件厂商们;而且,今年Ultimate和Kronos还合并了,形成了220亿美元市值的HR软件公司,直追Workday。
国外主流WFM软件供应商中,Kronos在国内有一定的知名度的。Kronos起家于下图这样的打卡机。从1979年推出业界最早的内置芯片的机械打卡,跟随IT产业发展史,经历了电脑打卡、局域网联网(C/S架构)、互联网联网的产品发展历程:
从前端考勤管理的硬件设备入手,后台一定要有管理软件,Kronos自然而然地以此衍生出了WFM的企业级软件,分别针对大型企业和中小企业,从WFM发展到通用HR管理系统:WFM和部分HR功能的本地安装软件是Workforce Central,这也是Kronos历史最久的传统软件产品;功能向HCM方向升级的软件称为Workforce Ready,经历了从本地安装向SaaS转型的过程,而纯云的新一代HCM产品为Workforce Dimensions:
我过去在做SAP、PeopleSoft的HRMS系统实施时,几乎都会涉及到工人排班以及考勤机系统集成的需求。2009年,我负责某化工厂的SAP HCM实施时,由于SAP系统内标准的排班管理界面和流程都比较复杂,在项目中我们还专门开发了一个外挂软件来处理排班和报工。而国内的考勤机市场是个高度分散的市场,没有出现绝对领先的玩家;从指纹打卡发展到人脸识别打卡,各家在设备价格上进行着惨烈的竞争,却没有一家从设备商转型为企业软件公司。
Kronos从设备商转型为企业软件商,还揭示了企业信息系统分级架构的原理。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IT系统分级如下图所示,HCM、TMS都属于四级系统,而考勤机显然是一级系统,四级系统供应商往下走,一级系统供应商往上走,都是IT企业转型的趋势,而中间每层的创业公司也在不断涌现。
Kronos另一个值得称道的转型历程是从本地安装软件向SaaS转型。各个领域的企业软件供应商,无论是ERP、CRM、HCM等通用软件,还是营销管理、销售绩效管理等专业领域,在2005-2015年这十年期间,向云转型成功者生,转型失败者死。
Kronos创始人Mark Ain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MIT),于1977年创业,1992年在纳斯达克上市,Kronos是希腊神话中的第二代众神之神的名字,传说他在母亲、大地之母盖娅(Gaia)的激励下阉割父亲而成神王。前些年,原Kronos中国一批员工离职创业,将公司命名为“盖雅”,则有向Kronos公司致敬之意。
2005年Mark Ain的弟弟Aron Ain接掌公司CEO,随后在私募基金的支持下,将公司私有化退市,其后又经历了数轮融资,开展了从传统软件向SaaS转型的历程——这也说明上市公司又要有业绩向股东交待,又要完成商业模式转型,是非常困难的事;要不是当前浪被新创的后浪推翻,要不就退市蛰伏,烧资本的钱来转型。Kronos的SaaS转型过程聘请了波士顿咨询公司来做战略咨询和转型辅导,详细故事可以看:
Kronos进入中国多年,某种程度上启蒙了中国的WFM市场。上周刚宣布退出中国市场,在国内业界引起不小反响,市面普遍认为这个决定可能跟Kronos主力云产品迟迟不进入中国(跟Workday、Salesforce未正式进入中国情况类似)遂放弃市场有关。Kronos CEO是我自己的朋友,他随团队加入了一家国内HR软件创业公司,希望他好运!
另一家跟WFM相关的HR软件公司是Ceridian。Ceridian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末成立的电子计算机始祖公司之一的Control Data Corporation (CDC),90年代初,CDC公司破产重组,其在70年代通过一桩反垄断诉讼从IBM收购过来的软件和IT服务业务,改组成了名为Ceridian的公司。
早期Cerdian业务很杂,经营也不好,上市又退市,经历了多次重组,包括以几十亿美元代价剥离了卡车司机加油卡公司Comdata,直到2012年收购了一家名为Dayforce加拿大HR软件公司,才明确转型为HR软件公司,而Dayforce的CEO David Ossip也成为Ceridian的CEO。
David Ossip是位WFM软件的连续创业者,他在1999年就创立了一家名为Workbrain的WFM公司,并于2007年以2.27亿卖给了在ERP界进行整合的行业老三Infor。从网络时光机里找到其2006年底的介绍,是典型的包括了劳动力计划、排程、考勤的WFM软件,客户包括英国航空、通用磨坊等服务、制造业。
David Ossip创建的第二家公司Dayforce,沿袭了和上家公司几乎同样的WFM功能,这是它2011年的网页展示,不过技术上,这是一个全新的HR SaaS平台:
2012年,正急于转型的Cerdian找到了Dayforce合作,并最终将其收购过来,变成了公司的核心产品(除了Dayforce外,Ceridian还经营小微企业Payroll平台以及HR外包服务,占比不大,不在主要业务里)。2018年4月,Ceridian成功上市,上市市值50亿美元,今天市值100多亿美元,和Kronos、Ultimate的价值差不多,远高于Cornerstone的市值,CSOD上市多年,市值一直徘徊在30亿左右,这也说明WFM是比TMS更具价值的市场。
虽然Ceridian上市时,已经宣称是完整的HR SaaS平台,但是由于其WFM的基因,市场还是将其归为WFM厂商,从其主要用户清单来看,仍是以制造业、零售业、餐饮/医疗/表演等服务业企业为主,显然重点是劳动力管理的范畴:
来源:Ceridian 2018年上市招股书
广义的劳动力管理还包括了一些领域:
劳动力分析(WFA)应用,即基于业务以及劳动力数据的“大数据分析”方案,包括劳动力规划(Workforce planning,简称WFP)、劳动力配置优化(Workforce optimization,简称WFO)等。WFP解决中长期(年度/季度)的人员规划,例如企业年度、季度的人员编制计划,而WFO则是在业务现场,解决排班中因为资源冲突而造成的中短期(周度/天度)人员调配问题。
WFP/WFO是人力资源的供应链计划,解决中长期和中短期的人力资源的供需平衡问题。打个比方,WFP、WFO之于WFM/HRMS之间的关系,基本上等于财务预算和业务计划管理(IBP)、供应链高级计划排程系统(APS)和ERP之间的关系。
SAP、Workday、Oracle等大型HRMS系统里都有WFP模块,业务流程上,也是人力资源部门参与企业的预算管理,制定人员编制计划、人工成本计划的过程,其基本逻辑是:
企业里也采用一些特定的数据分析模型,根据业务量来进行岗位编制的规划,例如某连锁服务业,根据网点的业务量预测,人员技能和工作量分析,来确定网点的固定员工以及浮动用工数量:
上图来自某项目解决方案
WFO领域不仅是人力资源管理的课题,人力被作为资源限制要素,来进行配置优化,更多是制造和服务的运营管理的范畴。运筹学算法优化引擎(例如IBM iLog)被广泛应用于诸如航空公司机组人员排班、零售业门店人员排班等场景;在制造业的MES/APS应用中,例如达索的Delmia系统中,也有人员排班的模块:
另外一个关于劳动力管理的IT应用领域是劳动力外包和服务采购管理,这个领域也称为供应商管理(VMS),比较有名的厂商是2014年4月SAP收购的Fieldglass。
Fieldglass对企业的作用是“临时工供应平台”,它的原理是:
1、企业临时产生用人需求,在核心HR系统创建职位空缺,将职位信息传到“临时工供应平台”
2、供应平台上产生相应的人员寻源需求,找寻具有合适任职资格的人员
3、确定合适的人选,将外部工人数据传递给企业
4、确定录用临时工,将工人信息从外部平台导入到企业核心HR系统中
今天的经济环境下,为企业工作的员工中,正式雇员比例正在下降,为临时性、项目性任务而工作的合同制雇员比例在逐渐上升,大致包括这样几类:1、独立自由职业者,2,基于固定工作范围合同(SOW)的外部顾问,3,从外部劳动力中介机构派来的劳务用工。Fieldglass平台上提供了如下功能:
另一个跟Fieldglass类似、齐名的SaaS平台叫Beeline,它和Fieldglass差不多同一时间产生,本来是全球最大劳动力外派公司德科集团(Adecco)用于做外派人员管理的平台,最近大概是受到SAP收购fieldglass的影响,Beeline成为资本猎取的活跃对象,几经收购,在资本撮合下跟该领域内另一家领先企业IQNavigator合并。显然这是HR软件领域一个资本新热点。
中国作为劳动力大国,人工成本逐年上升,传统HR软件厂商一窝蜂在“白领HR”里激烈竞争,也许面向”蓝领HR“和临时工市场的劳动力管理是个业务蓝海。
作者:陈果 波士顿咨询董事总经理和BCGLatinian大中华区负责人,负责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企业架构、数字化产品咨询,曾经担任过BMGBS全球合伙人,怡安翰威特全球合伙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