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三,与今人争商鞅行政之是非:
王安石七绝《商鞅》
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
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
注:
商鞅(前390一前338),公孙鞅,战国时秦国的思想家,政治家。他搞变法,为秦统一中国打下了基础。他最后被诬谋反,遭车裂而死。自古二句,言自古以来,驱使百姓就在于诚信,说一句话就要具有百金的份量。《史记商君列传》载有商鞅立木示诚的事,今人二句,现在的人不能诋商鞅,商鞅推行法令,都是言出必行的。
译:
自古以来驱使百姓靠信与诚,
一句说出份量比百金还更重。
当下的人不能轻易否定高鞅,
商鞅能让政策法令必然实行。
评:
王安石的咏古诗,对历史人物常常都有自己的独特看法。
商鞅是位极具争议的政治家,历来对他的评价都是负面多于正面。贾谊在《过秦论》中说他佐孝公“内立法度,务耕供,修守战之具,外连横而斗诸侯”,为秦灭六国奠定了基础。但他立的那些“仁义不施”的繁文苛法,也为秦的暴政提供了理论根据,因此一直为人垢病。而且商鞅最后也因触自己制定的条令而遭车裂酷刑,成语“作法自毙”说的就是这件事。
王安石变法秉承商鞅变法之意,守旧派官员范纯仁便说他:“尚法令则称商鞅,言财利则背孟子”。王安石在这首七绝中,旗帜鲜明地提出“今人未可非商鞅”,对商鞅作出了肯定。
王安石肯定商鞅的理由就是“商鞅能令政必行”。商鞅能让政令推行下去,这是一种实用主义的态度,王安石在推行新法的过程中也是如此任用官员的,谁能把新法推行下去,就重用谁。因此那些汲汲求官的小人逐渐聚集在他的周围了。御史台的舒亶,何正臣,李定,张璪,政府的吕惠卿,邓绾,蔡京蔡卞兄弟,章惇都是这样的小人。蔡卞还是王安石的女婿,其兄蔡京弄得北宋亡国,在当时就受万人唾骂。宋刘子翚诗曰:春风杨柳太师桥,骨朽人间骂未销。邓绾更有一句名言:“笑骂由汝笑骂,好官我自为之”。靠这班人推行新法,必然弊端百出,效果可想而知。最具有讽刺意义的是,他亲自提拔重用的吕惠卿,最后也出卖了他,使他被罢相。他退居金陵时,还整天为此此懊恼不已。商鞅最后死于自己所立的法条,王安石最后则失相位于自己所重用的人。真是“何其相似乃尔”。
今人高克勤《王安石诗文选注》评曰:
这是一首咏史诗,诗中一反传统定评,充分肯定了商鞅的历史功绩,反映了效法商鞅,坚持改革的决心。
其实,王安石失相退隐,变法最后失败,也与他的“令政必行”的实用主义用人政策有着很大的关系。
附: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