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多变,穷凶极恶的歹徒内心也有善的一面,温和善良的好人也有恶念闪过的时刻。
马加爵案当年闹得沸沸扬扬,众人惊异于马加爵的凶残,四名室友被杀后,林峰曾来找马加爵打牌,马加爵也曾犹豫过,但还是冒着被发现的危险,放过了林峰。
凶残与善念相隔有多远,也许只是那么一瞬间。
原来林峰平时,虽然也觉得马加爵性格古怪,似乎有些精神洁癖,但却从未与其他人谈论过马加爵的为人和性格。令马加爵感受到了被尊重。
在马加爵生病期间,其他室友没有理会,但林峰却帮他带饭。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在其内心最无助脆弱的时候,这丝关心和温暖却十分珍贵的。
关于马加爵的极端和凶残是无需辩驳的,这里只讨论人与人之间以怎样的模式相处,才会避免这类悲剧的发生?
一、人性复杂,但无论何时请保持对人的尊重,和心底的一丝善意。
当然,这不等同于受害者有罪论。
武志红曾提出,生命力的三种表现全能自恋、性和攻击。
而这三者之间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属于原始本能。
当自恋本能遭到质疑的时候,容易引发攻击,常见的模式,当别人嘲笑的时候,有些人肾上腺素飙升,开启攻击模式,也许只是言语上的攻击。
这种攻击是一种敌意的展示,在当代社会已经发展出了新的模式,比如竞争、考试、竞聘等,甚至自我遭到质疑的时候,都会展现出攻击性。
马加爵案中,他自己的陈述为关系好的朋友突然质疑自己的人品,令他很气愤,才选择了极端的方式。
这样的行为是自我遭到怀疑而引发的攻击,只是手段过于残忍。以常人的角度看来,一笑了解或者直接怼回去,以一种比较和缓的方式去表达自己的不满,妥善处理攻击性。
还有一类人不善于处理攻击性,他们不去攻击别人,而是认同别人,攻击自己。这样的人生活中常常是自信不足,性格敏感,多疑,甚至有些讨好型人格。
总之,无论以哪种方式,质疑他人的人格,都会引发攻击,一方受伤或两败俱伤。
在为人处事中,对事不对人就显得尤为重要,而高情商的人都明白这一点,不仅不会为自己树敌,而且能够化解自己和他人的敌意,在社交中更加灵活自主。
二、这世间最大的恶就是不允许恶的存在、
人之初性本善的说法曾多次遭到质疑,甚至有人认为,人之初性本恶。但人性既有善的一面也有恶的一面,与一个人所处的环境和选择有关。
单纯的论善恶就是一种强行二元论,因为这个世界并不是非黑即白,人也不是非善即恶。
往往是徘徊在两者之间,不断地变化。
在德国纳粹的眼中,犹太人是肮脏的、邪恶的、恨不能除之而后快的。
在这样自诩正义,坚决消灭恶的信念下,很多官兵、甚至平民在希特勒等别有用心者的蛊惑下,开始了对犹太人的屠杀。
这个世界有一种病,叫做:“你有病!”
认知越是狭隘的人,越容易做出极端的事情,对与自己观念不同的人,抱有敌意,甚至发起攻击。这种行为本身,与其最憎恶的行为有什么区别。
三、尊重别人也是尊重自己
在社会达尔文主义中,人逐渐被物化和工具化。
在形容一个人的时候,往往注重的是其消费能力,作为工具般排列的等级,而不是其身上具有的品质。
以物的方式评价他人,其实也暗含着,自己也是用这样的标准评价自己。
物化他人、物化自己,失去对内心真实的感受,逐渐丧失人类所特有的精神本质。
有时站在道德制高点上,评判别人,本身就是一种片面狭隘的认知。
综上,人性复杂,变化莫测,一味地善良付出,不是一种高明的相处。而一味地排斥、拒绝、甚至诋毁,也容易招致更深的恶意。
以尊重其存在为前提,既保留内心的温暖,也坚守自己的原则。对自己看不惯的人和事,可以保持距离,但别过分非议。因为对有些人来讲,言语也是一种伤人的利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