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文,指汉语中的回文语法,即把相同的词汇或句子,在下文中调换位置或颠倒过来,产生首尾回环的情况,叫做回文,也叫回环。

回文语法

回环运用得当,可以表现两种事物或现象相互依靠或排斥的关系。即,单词(文字)在句子中的相对位置不变,只是改变顺序,让两句在结构上类似,语义上相反的效果。

例子(1):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道德经八十一》

例子(2):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 《易经·系辞》

例子(3):非人磨墨墨磨人。

回文诗词有多种形式,如“通体回文”、“就句回文”、“双句回文”、“本篇回文”、“环复回文”等。

“通体回文”指一首诗从末尾一字倒读至开头一字,另成一首诗。

“就句回文”指一句内完成一个回复过程,每句的前半句与后半句互为回文。“双句回文”就是下一句为上一句的回读。“本篇回文”就是一首诗词本身完成一个回复,即后半篇是前半篇的回复。

“环复回文”指先连读至尾,再从尾字开始环读至开头。

以下列举一些较为著名的回文诗词:

记梦回文二首 宋 苏轼

其一:酡颜玉碗捧纤纤,乱点余花吐碧衫。

歌咽水云凝静院,梦惊松雪落空岩。

其二:

空花落尽酒倾缸,日上山融雪涨江。

红培浅瓯新火活,龙团小碾斗晴窗。

这是两首通体回文诗。又可倒读出下面两首,极为别致。

其三:

岩空落雪松惊梦,院静凝云水咽歌。

衫碧吐花余点乱,纤纤捧碗玉颜酡。

其四:

窗晴斗碾小团龙,活火新瓯浅焙红。

江涨雪融山上日,缸倾酒尽落花空。

清代的黄伯权(清本著名诗人黄遵宪之侄)还创作过一首《茶壶回文诗》,其诗如下:

落雪飞芳树,幽红雨淡霞。

薄月迷香雾,流风舞艳花。

其诗又可回读为:

花艳舞风流,雾香迷月薄。

霞淡雨红幽,树芳飞雪落。

此外,清代诗人陈琼仙曾以秋天的景物为名创作27首回文诗,总标题名为《秋宵吟》,其中《秋月》一首,算是首茶诗,它写诗人于月下泛舟,树木与山峦在模糊的月光下移动着,诗人品茗弹琴,在竹声中诗兴颇浓。诗云:

轻舟一泛晚霞残,洁汉银蟾玉吐寒。

楹倚静荫移沼树,阁涵虚白失霜峦。

清琴瀹茗和心洗,韵竹敲诗入梦刊。

惊鹊绕枝风叶坠,声飘桂冷露浸浸。

其诗可回读为:

浸浸露冷桂飘声,坠叶风枝绕鹊惊。

刊梦入诗敲竹韵,洗心和茗瀹琴清。

峦霜失白虚涵阁,树沼移荫静倚楹。

寒吐玉蟾银汉洁,残霞晚泛一舟轻。

玉连环是回文诗的一种,由八字首尾连成环形,每四字一句,或左或右,以任何一字为起端,皆可成文在回文茶诗中,最有名的要数清代张奕光的《梅》:

香暗绕窗纱,半帘疏影遮。

霜枝一挺干,玉树几开花。

傍水笼烟薄,隙墙穿月斜。

芳梅喜淡雅,永日伴清茶。

其诗倒读为:

茶清伴日永,雅淡喜梅芳。

斜月穿墙隙,薄烟笼水傍。

花开几树玉,干挺一枝霜。

遮影疏帘半,纱窗绕暗香。

菩萨蛮·回文夏闺怨 苏轼

柳庭风静人眠昼。昼眠人静风庭柳。香汗薄衫凉。凉衫薄汗香。手红冰碗藕。藕碗冰红手。郎笑藕丝长。长丝藕笑郎。

回文对联

斗鸡山上山鸡斗;龙隐洞中洞隐龙。

雾锁山头山锁雾;天连水尾水连天。

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

心清可品茶;茶品可清心。

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

郎中王若俪;俪若王中郎。

油灯少灯油;火柴当柴火。

贤出多福地;地福多出贤。

僧游云隐寺;寺隐云游僧。

春回先富村;村富先回春。

人中柳如是;是如柳中人。

雨滋春树碧连天;天连碧树春滋雨。

风送花香红满地;地满红香花送风。

艳艳红花随落雨;雨落随花红艳艳。

处处飞花飞处处;潺潺碧水碧潺潺。

处处红花红处处;重重绿树绿重重。

处处飞花飞处处;声声笑语笑声声。

雪岭吹风吹岭雪;龙潭活水活潭龙。

凤落梧桐梧落凤;珠联璧合璧联珠。

我爱邻居邻爱我;鱼傍水活水傍鱼。

静泉山上山泉静;清水塘里塘水清。

秀山轻雨青山秀;香柏鼓风鼓柏香。

暮天遥对寒窗雾;雾窗寒对遥天暮。

七律-乱弹 八联回文对

文/老街味道

柳边桥入桥边柳 烟里村生村里烟

月下舟随舟下月 天中水映水中天

醉同人看人同醉 癫更歌狂歌更癫

笔作花时花作笔 弦无妙处妙无弦

假似真时真似假 人欺我处我欺人

雨生云也云生雨 民怨官来官怨民

变得通明通得变 瞋无远志远无瞋

水活鱼戏鱼活水 春念花娇花念春

锦字回文解释

绣在锦缎上的回文。指情诗。

成语

前秦时期,秦州刺史窦滔因得罪了苻坚的手下大官被流放到流沙县。夫妻天各一方,他的妻子苏蕙特地在一块锦缎上绣上840个字,纵横20几个字的方图,可以任意地读,共能读出3752首诗,表达了她对丈夫的思念与关心之情。

语文五种写作手法例句(修辞手法连载47之回文)(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