钙离子对凝血的作用(出凝血浅谈之独特的钙离子)(1)

钙离子对凝血的作用(出凝血浅谈之独特的钙离子)(2)

话说凝血因子家族向来分为3大帮派,因子Ⅻ、Ⅺ、Ⅸ、Ⅷ结成内源性凝血途径帮,因子Ⅲ、Ⅶ结成外源性凝血途径帮,因子Ⅹ、Ⅴ、Ⅱ则结成共同途径帮,三大帮派各司其职,维持机体出凝血的稳定。

但是有一个凝血因子却不受帮派所限。他天生奇骨,是唯一一个不是蛋白之身的凝血因子,他自由自在,闯荡江湖,各大帮派都可见他的身影。他就是凝血因子界被人们淡忘排名的因子Ⅳ——钙离子(Ca2 )。

称钙离子为“劳动模范”恰如其分。

在内源性凝血途径中,钙离子可以协助激活XI因子,和Ⅷ因子、活化的Ⅸ因子一起激活Ⅹ因子。在外源性凝血途径中,和Ⅲ因子、Ⅶ因子一起激活Ⅹ因子。在共同途径中,可以和Ⅴ因子、活化的Ⅹ因子一起,将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单体。另外,他还可以协助激活ⅩⅢ因子,并且继续协助ⅩⅢ因子将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转变为稳定的纤维蛋白多聚体。

正因为钙离子在各个凝血途径中均不可或缺,大部分抗凝剂便以钙离子作为攻击目标来达到抗凝的效果。例如进行凝血常规检测时,采集血液标本的试管中所含的抗凝剂枸橼酸钠。其作用机理是枸橼酸根与血液中的钙离子结合,形成不易解离的络合物枸橼酸钙,使血液中的钙离子浓度降低,从而影响到凝血过程,达到抗凝效果。

然而,想要完全俘虏钙离子,达到完美的凝血检测结果,需要派出数量精准的火力。一般凝血常规管中抗凝剂与血液的比例要求为1:9,其实质是抗凝剂与血浆的比例约为1:5,当此比例过高或过低时,都会影响到凝血常规的结果。

而全血中血浆含量的高低往往与红细胞比容(HCT)相关。

因此,当HCT<0.25和>0.55时(有的文献为HCT≤0.2和HCT≥0.55),需要调整抗凝剂用量或采血量,校正公式如下:

而理论上,对于低钙血症的患者,其凝血功能也会受到相应的影响,也有研究证实,当血钙水平降低时,患者的PT、APTT均有延长。

认识到了钙离子对于凝血的重要性,在临床中遇到红细胞比容异常的患者,抽取凝血标本的时候,需要注意调整采血量,以减少对凝血结果的影响,而在遇到血钙水平明显降低的患者,也应想到其对凝血功能产生影响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赵晓艾, 刘陕西, 刘义国,等. 血友病并发低钙血症对凝血的影响及防治研究[J]. 医学综述, 2013, 19(008):1489-1490.

2.王远识, 刘春雷, 段金雨,等. 肝硬化患者中血钙水平与凝血指标关系的临床分析[J]. 中国保健营养, 2019, 029(036):379.

3.娄峻, 王森钰, 邱卫强. 抗凝剂校正公式在凝血四项检测中的应用[J]. 实用检验医师杂志, 2014(03):66-68.

4.梁文彬, 王明丽, 温林锋. 贫血对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检测结果的影响研究[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7(5).

5.汤晓催, 付强. 不同抗凝比例对凝血四项检验结果的影响分析[J].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7, 28(006):668-669.

6.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 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出血性疾病诊断治疗中实验室检测项目的应用建议[J].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13, 36(11):965-973.

钙离子对凝血的作用(出凝血浅谈之独特的钙离子)(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