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师一职不仅承担着教书的任务,还有育人的重责,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当前小学德育热点 小学低段的德育教育论文?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当前小学德育热点 小学低段的德育教育论文

当前小学德育热点 小学低段的德育教育论文

借助信息技术提升小学德育含金量

摘要:教师一职不仅承担着教书的任务,还有育人的重责。

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方面的培养是小学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对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的教育,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有不可撼动的地位。

小学生的分辨能力较弱,受现在互联网影响、外来文化的影响,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为此德育教育就需要全方位多元化展,从家庭教育到学校教育都要做好衔接。

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

这篇文章就现阶段新的德育教育方式进行分析,借助信息技术如何提升小学德育的含金量。

关键词:信息技术;德育工作;小学教育

引言:这时代的快速发展,人类已经将信息技术和科技融入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发达的科学技术为人类的生活,教学,工作带来极大的便利。

顺应时代发展,紧跟时代潮流。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学校也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到小学生的德育教学中。

传统的德育教学以言传身教为主,借助信息技术展小学生德育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

改变小学生德育教育的网络化推进的近况,提升德育实施效果,需要社会、学校、教师、家长的共同付出。

一、德育教育的意义

“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

父母是孩子最初的老师,在幼儿培养阶段,德育培养的关键在于家庭教育环境的优劣和父母亲的道德素质。

而在步入学生时代之后,德育教育的一部分工作就从父母手中分给了学校教师,那么学校教育在人品质培养的过程中就分外重要了。

爱护学生是教师的基本品质,尊重学生是更高的要求。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为人师表,不仅要求教师要有渊博的知识储备,还要求教师以身作则,给学生树立榜样。

所有的品德教化都渗透在日常学习的点滴当中,同学之间的相互帮助,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

德育工作潜移默化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良好的学习习惯、端正的学习态度、和谐的学习纪律、正确的学习方法,都可以培养出学风优良、德育高尚的学生。

二、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1、借用资源,传承美德

“不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一个善良的人一定是乐于帮助别人的人。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助人为乐是每个小学生所要具备的优秀品质。

助人为乐在帮助他人的同时,可以帮助小学生拓宽人际交往的范围,锻炼人际交往能力。

帮助他人在一定意义上是在帮助自己,站在他人的立场考虑问题,当自己遇到困难的时候去求助他人也一定会得到他人的回报。

同学之间相互帮助可以促进友情的升温,结交新的伙伴,在学习生活中也更乐意去分享自己的成果,间接性地提高了学生求知的欲望。

在德育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借用多媒体,在课堂上播放视频,诸如《感动中国》,让学生学习他人优秀的道德品质。

学习盲人中医师朱丽华身残志坚依然乐于助人,自学推拿为100多名残疾人提供岗位。

同时,坚持做慈善,为希望工程捐款373万元;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的黄文秀,毕业后返乡帮助乡亲脱贫,后因公殉职。

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拓展视野,了解课堂外的世界。

将德育教学融入到信息技术的应用中去,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便捷地提高学生的德育素养。

2、信息技术,传播感恩

人们对生活的感悟,对事情的认知都随着生活阅历的丰富而逐渐改变,小学生的德育培养不能仅仅依靠一味地说教。

喜欢听故事是儿童的共性,作为教师在德育方面的渗透就需要做出改变,对小学阶段低龄段的学生以故事讲述为主。

让学生在故事中去领悟所蕴含的简单道理,对中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厌烦了冗长故事情节,更不愿意教师对道理的细致讲解,生活中的实际行动对他们的冲击力更大一些。

因此学校可以组织学生为养老院进行定期的拜访和服务,让学生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提升自己尊敬老师、孝敬老人、帮助别人的优良品质。

不建议学校组织大规模的“孝”道活动,甚至在举办亲子活动时也要考虑到相关的问题。

此类活动的展,仅是短暂性地感化了学生,形式主义作风大于其实际意义。

因为人员众多不可能照顾到所有学生的家庭状况,往往会忽略一些因变故导致家庭残缺的学生的情况,刺激学生的情绪刺痛学生的自尊心。

因小学生语言行为并未发育成熟,反而趁此机会讥笑学生,背离了感恩活动的初衷。

为了化解实际德育教学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可以借助书籍、视频来展活动。

中央电视台的公益广告是非常完美的范本,一则《妈妈》洗脚的广告影响了几代人。

这种德育的熏陶是潜移默化的,能从学生的听觉、视觉、心理上留下爱的认知,其教学效果必定是卓有成效的。

信息技术的应用是需要花费心思去琢磨的,巧用、妙用、慎用,能提提升学生德育发展的同时也能促进其他能力的全面发展。

结束语:总而言之,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信息技术在学校的德育教学中占得分量也越来越足。

将信息技术利用得当,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推进素质教育的改革,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生活观、价值观、消费观。

挖掘信息技术的深层作用,帮助学生在品德教育、智力发育、体育教育、美术教育、劳动教育的的培养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为社会输送更多心理健全、能力超凡、品德高尚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天元, 吕俊喜, 周霞. 借助信息技术提升小学德育含金量[J]. 中小学管理, 2019(5):51-52.

[2]邵永如. 借助信息技术提升小学德育实效[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9, 000(039):69-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