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车、炸玻璃,炸街道,,谈起火爆的香港导演你会想起谁呢?是没有鸽子不会拍片的吴宇森,是秃了也更强的林超贤?还是从不骂人性格随和的杜琪峰?

除了他们,香港还有一位爆炸狂,你可能没有听过他的名字,但你一定看过他的电影,《我是谁》,《天若有情》,《新警察故事》,《怒火》

最后的武士类型电影(香港电影最后的武士)(1)

他是陈木胜

一、 爆炸,飞车,跳楼,

与儒雅斯文的外表不同,陈木胜偏爱的是火爆刺激的动作戏,怎么刺激怎么来,少林寺,尖沙祖,警察总部,这些地标都被陈木胜从底朝天的炸过,摩托,大巴,汽车,这些交通工具尽显浪漫,其中最经典的当属天若有情的刘德华

最后的武士类型电影(香港电影最后的武士)(2)

《天若有情》刘德华载吴倩莲

而说起跳楼,相信成龙在我是谁惊世一跃和新警察故事的双腿夹霆锋是很多小伙伴的美好回忆。

最后的武士类型电影(香港电影最后的武士)(3)

《新警察故事》

在被问及为何终身都在拍动作片时,陈木胜只回答了五个字:“因为我热爱。

而在这热爱背后,其实是藏着陈木胜对香港电影的一片深情。

二、起起伏伏的导演生涯

和很多香港电影(导演)一样,童年的陈木胜出身贫寒,最大的兴趣就是看电影,19岁进入无线电视台,22岁担任副导演拍摄《雪山飞狐》,而他的上级,正是还不会抽雪茄的杜琪峰。

最后的武士类型电影(香港电影最后的武士)(4)

陈木胜杜琪峰王天林

彼时的香港电影正是辉煌,一年上映300部片里一半都是动作片,1990年,陈木胜得到机会,在没有剧本没有大纲的情况下执导影片《天若有情》大获成功,

随后拍摄的天若有情2,带子洪郎等作品却都不理想,彼时的陈木胜渐渐迷失了,同年,他在徐克的邀请下拍摄了武侠片《新仙鹤神针》,尽管依旧有娱乐性,可是对他而言,这只不过又是一次交功课罢了。

最后的武士类型电影(香港电影最后的武士)(5)

《新仙鹤神针》的污

终于在95年,他停工一年,重新学习写剧本,分析人物心理,1996年,他拍摄了自己首次参与编剧的《冲锋队怒火街头》,也奠定了他善用场景空间的动作美学。那时没有太多电脑特效,一切爆破撞车都是实拍,这场枪击警车便是《新警察故事》的预演

最后的武士类型电影(香港电影最后的武士)(6)

《冲锋队》的炸警车

陈木胜也因此被称为:“古典派电影人”比诺兰早了3年,而这种美学风格和博命道具王成龙不谋而合,1997年,他们合作拍摄了电影《我是谁》,彼时正值回归前夕,陈木胜把香港人对身份的迷惑和面对未来的彷徨都化在那一句:“我是谁”

结尾的那一段跳楼,更是两位动作巨匠留下的永恒经典

最后的武士类型电影(香港电影最后的武士)(7)

《我是谁》的旷世一跃

2006年,汤姆克鲁斯在中国拍摄的《碟中谍3》就致敬了这一段。此后,他与成龙合作的《新警察故事》,宝贝计划,新少林寺都成为了经典,可以说,成龙后期最好的作品都出自陈木胜之手。

进入新千年,陈木胜开始更多地与新一代演员合作,这其中最成功的便是星级大厨谢霆锋,

最后的武士类型电影(香港电影最后的武士)(8)

《新警察故事》的跳会展中心

最后的武士类型电影(香港电影最后的武士)(9)

《男儿本色》的撞巴士

陈木胜硬生生地把谢霆锋变成了成龙二号,在香港电影的衰落路上捍卫住了香港动作电影的尊严,只可惜,香港电影走向没落,陈木胜也更多地北上开始合拍。这当中有得但更多的失2015年的扫毒是陈木胜北上后最好的电影,也是以古典派港式动作片回归之作。

依旧火爆的动作场面,先友后敌的兄弟情,

这些都和吴宇森的名作喋血街头英雄本色相似,

当然,最出圈的还是张家辉的阿伟,

扫毒并不是陈木胜最优秀作品,却是他传播率最高的,不少人都是通过这部电影才翻看他以前的作品,直到今年的《怒火》,这是我们最后一次看到陈木胜的电影,当我们还在期待这位古典电影人会为我们带来更多精彩时,他却骤然离世。

回看陈木胜,会发现他的电影其实并没有太强烈的个人风格,他的动作既不像吴宇森般极度浪漫,也不像杜琪峰充满舞台戏剧感,他的电影叙事往往也是好莱坞式三幕剧结构,再加上他合作的大多都是比自己名气大的演员,这也导致陈木胜并非公众眼里的大师,尽管如此,我们也还是能在他的电影里找到属于他的印记。

《怒火》里,甄子丹和谢霆锋的教堂打斗利用了钢琴,脚架,圣母像作为打斗元素,在此前甄子丹的动作设计更多注重在‘招式’,导火线MMA和杀破狼的警棍对短刀便是彻底的人物打斗,固然好看,可是也会与现实空间脱节,并没有物尽其用。

而陈木胜的动作对物体空间,利用非常充分,最代表性的便是《新警察故事》故事里的成龙和安志杰的打斗。

最后的武士类型电影(香港电影最后的武士)(10)

而陈木胜最爱的爆炸,我们会发现他更多会选择与物体双爆而不是直接引爆,有时候陈木胜还会选择用两种相反的物体互炸。例如《冲锋队》里的炸水桶

最后的武士类型电影(香港电影最后的武士)(11)

这样的视觉效果就会比直接绚丽得多

如果会把林超贤和陈木胜相互比较,在动作场面上“爆炸贤”和“爆炸胜”相似但又不同,林超贤偏爱枪械,对枪械的细致程度是教科书级别的。

他的动作场面更多在精细,而陈木胜更多在精准,所有的动作场面都紧紧贴合剧情,同时,陈木胜注重人物心理,对都市人烦恼的挖掘使得陈木胜的电影角色立体丰满,这一点在他的“反派”中最为明显,无论是《新警察故事》的阿祖,还是《男儿本色》的吴京,亦或是《怒火重案》的谢霆锋,陈木胜的反派往往都有灰暗的过去,但同时这些反派又不会丧失基本人性。

这一点与林超贤也相像,但林超贤的反派相对内敛,而陈木胜更在于外放,所以他的反派极尽癫狂,也总能让大众共情,在导演层面上,陈木胜比林超贤更为“专一”,在通过动作片立名后,陈木胜便一直专注在动作片。同时陈木胜自身的文艺气质又使得这些动作有一种独特的优雅。把电影拍得好看同时又不缺深度,可以说,如果没有陈木胜,华语的动作电影会逊色得多,而如果说三个华语新千年后最好的动作片导演,陈木胜必是其一。

出道于80年代的陈木胜,自带那一代的香港电影人的精气神,简单热情敬业,那时候的电影人没电脑特效就用肉身上阵,不为别的,只为心中那一份热爱,

而陈木胜本人就像扫毒里的刘古张三兄弟,工作时认真到严苛,斯文儒雅的外表下却是狂热躁动的心,而平时不拍片的他却丝毫不会留恋大导演的身份,只会回家做一个好好先生与妻儿朋友待在一起,他不抽烟不喝酒,合作过的演员都评价他是一个绅士,而他自己却说只是一个热爱电影的人。

从电视到电影,从华仔到霆锋,从香港到内地,从天若有情到怒火重案,四十年来,他看着香港电影由盛至衰,可即便如此,香港电影的精气神早已刻在他的骨子里,他的动作场面大多实拍,即使在特效已然成熟的今天也坚持用最古典的方式拍片,即便身患重病也依然坚持到把最后一个镜头拍完。

他的遗作《怒火重案》被誉为能振兴香港电影,也许他还在,真的能救一救香港动作,只可惜,这只能是也许了,谢霆锋曾说:“他信任陈木胜到可以豁出生命去完成一个镜头。”这或许就是对这位电影巨匠最高的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