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也会有自己的坏情绪和小脾气。

作为家长,我们不应被孩子表面的情绪所影响,而是透过表面看到背后孩子的需求,帮助他们建立应对情绪的能力。

下面列举几个生活中常见的儿童负面情绪和行为表现,并给出简单的对应方法,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脾气大

稍不顺心就大哭大叫、大吵大闹,甚至会摔东西、在地上打滚,不听家长的劝说。

孩子不良行为的原因和对策(儿童常见的5种不当行为成因及建议)(1)

①自我意识发展

孩子在2、3岁的时候,自我意识开始萌发,他会想尝试和探索任何事物,从而建立自己与环境的联系,形成自己对世界的认识,常会跟家长对着干,十分叛逆。

②语言表达能力弱

当孩子的语言能力不足以阐述自己的想法时,就可能会用发脾气的方式来表达自己。

尤其是遇到负面情绪时,孩子并不认识这个情绪,且不知道处理,于是就出现地上打滚等行为。

③家长过分宠爱

对孩子性格影响最大的,就是家长的教养方法了。

如果孩子从小生活在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的环境中,那肯定一有不顺心,他就会用各种行为来试探你的底线,变得脾气暴躁、不好约束。

孩子不良行为的原因和对策(儿童常见的5种不当行为成因及建议)(2)

  • 建议:
  • 不过分限制孩子的行为,让他自由探索
  • 多交流,丰富孩子的词汇积累,提高语言表达。
  • 不过分宠爱孩子,做到严慈并济
  • 转移自己的注意力,不带着情绪跟孩子交流等。
好胜心强
  • 表现:

嫉妒心强,凡事都要争第一,不能接受失败,容易情绪化,常耍小性子

  • 原因:

①竞争意识的来源

孩子自我意识发展到一定水平后,会在有意无意的横向比较中,确认自己的本事和价值。

这是竞争意识的来源,也是孩子自我认知发展的必然阶段,家长需要正确对待。

②家长无意间的暗示

比如孩子考第一就有奖励,成绩落后就生气之类的。久而久之孩子就形成了“爸爸只喜欢优秀的我”的观念,从而产生嫉妒心理。

孩子不良行为的原因和对策(儿童常见的5种不当行为成因及建议)(3)

  • 建议:
  • 利用儿童自我意识发展,引导孩子正确对待输赢,要明白有时候努力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 制造机会让孩子体验胜利和失败,让孩子学会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陪孩子慢慢发现自己的优点。
  • 小学一二年级重点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同时孩子尝试各种兴趣活动,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爱打人、咬人
  • 表现:

动不动就打人、咬人,脾气暴躁,甚至毫无缘由就想跟别人“动手”。

  • 原因:

①缺乏社交能力

孩子不知道如何处理跟别人之前的矛盾,不清楚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就会用最简单粗暴的方式——动手,来解决问题。

②触觉敏感

触觉可以帮助孩子评估环境与自己的关系,从而正确地保护自己。当触觉敏感时,孩子就会过分感知潜在的危险

比如他人离自己稍微近一点,就感觉不舒服,就顺手想要反击,来保护自己。但这并非恶意,而是出于孩子触觉发展的需要。

孩子不良行为的原因和对策(儿童常见的5种不当行为成因及建议)(4)

③教养方式不当

如果家庭中有暴力的教育方式,那孩子一定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影响。

一方面,孩子也会用这种方式处理问题;另一方面,当孩子受到暴力的教育后,他可能会把不良情绪宣泄到他人的身上,从而影响人际交往。

  • 建议:
  • 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坚决不能做“暴力型家长”。
  • 对3岁以内的孩子,父母一定要多拥抱和及时回应他,让孩子感受到家长的关注,从而建立完善的母婴依恋关系。
  • 利用孩子的模仿心理,家长以身作则,增强孩子的社交能力。
说不知轻重的“狠话”
  • 表现:

喜欢说一些很厉害、很难听的话,比如“我要把你从楼上踢下去”、“你真是个大笨蛋”、“我要掐死你”之类的。

  • 原因:

①诅咒敏感期

3~5岁的孩子,经常会出现说脏话的情况,这是因为他处于“诅咒敏感期”,家长无需过分制止,你反应越强烈,他反而更觉得有趣。

②较强的模仿能力

6岁之前的孩子,都会有很强的模仿能力,这也是孩子性格习惯和行为方式的来源之一。

所以说“孩子是家长的一面镜子”,你是什么样的家长,你就会培养出什么样的孩子。

孩子不良行为的原因和对策(儿童常见的5种不当行为成因及建议)(5)

  • 建议:
  • 不要过分强调“不许说脏话”,家长可以冷处理,当做没听见,千万不能暴力制止,让孩子不再有继续的兴趣和动力。
  • 家长做出示范模板,孩子才能往更好的方向发展。父母要保持情绪稳定,做到有原则、有礼貌,为孩子提供健康的语言环境。
好动不安、小动作多
  • 表现:

每天都精力满满,喜欢爬上爬下、跳来跳去,没有闲着的时候。

  • 原因:

①活动时间不足

一般情况下,学龄前的孩子需要每天2个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对视觉发展、身体力量和感统能力的发展都有帮助。

如果每天孩子的精力不能得到足够的释放,那他就可能会表现出过分活跃的情况。

②前庭觉失调

还要注意,如果孩子的前庭抑制功能不足,环境中的各种信息都会不经过滤进入孩子大脑,导致大脑随意地给身体下达指令,外在就表现出动个不停、注意力不集中、好动不安了。

孩子不良行为的原因和对策(儿童常见的5种不当行为成因及建议)(6)

  • 建议:
  • 确保孩子每天有足够的户外活动,促进身体素质和感觉系统的发育。
  • 不要随意给孩子贴上“多动”的标签,而是给他一个安全的活动环境,顺应他的发展需求,同时要学会保护自己。
  • 加强感统训练,可以借助俯冲类、跳跃类、滑动类以及平衡类的游戏方式,锻炼孩子感统能力的发展,改善前庭发育不足的情况。

后续会介绍其他相关的情绪和行为问题,欢迎大家的持续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