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号的用法知识普及(只需一览三不省)(1)

一、能想到会有这样的最新典型吗?

咱们从一个最新典型案例——书皮上半句话里的两个差错说起。同类差错一直在各种媒介和载体上不断发生着,只是通常没这么典型。而其背后的迷误其实是可以轻松摆脱的。

这个案例就是新书《墙:血与砖的文明史》中文版(2023.1),一出版就很受关注。其前勒口上的作者简介里说,此书作者,美国考古与历史学家大卫·弗莱,曾“接受国家地理频道、历史频道、BBC电台、《华盛顿邮报》《滚石杂志》《连线》与其他媒体专访”。

这个引号中的半句话,用严格的规范衡量,里边有两个差错!

这样的差错,较典型地反映了标点符号新国标实施10年以来,一直存在却未被很好澄清的顿号省略迷误。

本文就来比较彻底地澄清这个迷误。

顿号的用法知识普及(只需一览三不省)(2)

2023.1出版

顿号的用法知识普及(只需一览三不省)(3)

《墙》前勒口的作者简介

此书前勒口作者简介里的第一个差错是,“《连线》”后应该加上“杂志”两字,改为“《连线》杂志”。这两个字不能省掉。

《华盛顿邮报》的名称自带“报”字,《滚石杂志》的名称自带“杂志”两字,已说明各自是什么东西。而《连线》的名称里没有类似的标示词,既与前两者不“平衡”,一些读者也可能单从名称不容易判别它是什么东西,所以应在“《连线》”后加上“杂志”两字(当然也可以采用别的说明方式)。前面的“BBC电台”,不是就没省掉“电台”两字而只说“BBC”吗?

第二个差错是“《华盛顿邮报》《滚石杂志》《连线》”中,相邻两书名号之间应该加上顿号,即改为“《华盛顿邮报》、《滚石杂志》、《连线》”,这里的顿号不能简单搬用标点符号新国标的条文省掉。

顿号的用法知识普及(只需一览三不省)(4)

标点符号新国标相关条文页面截屏(下面类似图片未另有说明者同)

为什么这里的顿号不能省掉呢?答案就在后面要说的“三不省”的第一条里。

而了解了“三不省”,对近两年关于《民法典》最后两条(即第1259、1260两条)是否用错了顿号的激烈争论,还有其他类似的争论,也就容易有个中肯的判断了,就可以摆脱相关迷误了。

顿号的用法知识普及(只需一览三不省)(5)

王绎心《深度解析民法典的标点符号“错误”》一文截屏

顿号的用法知识普及(只需一览三不省)(6)

魏永征《〈民法典〉“附则”中的顿号与标点符号规范化》一文截屏(原文刊于《青年记者》2021年3月上)

二、为什么印在书皮的作者简介中半句话里会连发这样两个差错?

这是这里更重要的问题。

我的回答是:一、简介的作者在努力执行标点符号新国标,但是没有真正领会新国标的相关条文;二、新国标在努力回应使用顿号的相关实践,但是其相应条文本身存在严重问题。所以,这则简介里是以讹解讹了。

国标还会错吗?会的。

1994—2010年,中国标准出版社就出版过七版《国家标准修改更正勘误总汇》一书。不少人期待的第8版一直没出,或许是现在没法出了,因为新国标越来越多,太多,其中的差错也太多,若出版成新版《总汇》,将卷帙极为浩繁,不好弄了。

顿号的用法知识普及(只需一览三不省)(7)

2010.9出版(图片来自网络)

而代替1995版旧国标的2011版标点符号新国标,即GB/T 15834—2011《标点符号用法》(2012.6.1起实施),本身就有多处瑕疵甚至错误。本文所讨论的问题就涉及其4.5.3.5 条的瑕疵和错误,咱们后边再说。这里,仅举此新国标的另一处,即关于逗号使用的一个错误作为佐证。

此新国标附录A之A.3“逗号用法补充规则”说:

◤用顿号表示较长、较多或较复杂的并列成分之间的停顿时,最后一个成分前可用“以及(及)”进行连接,“以及(及)”之前应用逗号。◢

顿号的用法知识普及(只需一览三不省)(8)

GB/T 15834—2011《标点符号用法》页面截屏

说这种情况下可以用“以及”连接,“以及”前应该用逗号,这是正确的;但通过括注“(及)”说,这种情况下可以用“及”连接,“及”前应该用逗号,这就有错误了。

首先,这种情况下通常只用“以及”连接,不用“及”连接,也不用“和”“与”等连词连接。

其次,凡用“及”连接最后两个并列项者,“及”前通常不用标点,即不用逗号,更不用顿号。

有人就指出,“及”与“以及”的区别之一,就是“以及”前可以用逗号而“及”前什么标点都不用。

那么,新国标的正确内容应该是怎样的呢?这正是我在本文中要回答的核心问题。

我的答案是:顿号可以省,但是三不省。

“三不省”的内容非常简单,浏览一遍就会清楚明白,不用记也能记住。

下面,咱们先简单检视一下新国标原条文的主要问题,再说“可以省,三不省”。

三、新国标相关条文的表层问题有哪些?

2011版标点符号新国标,即GB/T 15834—2011《标点符号用法》,其4.5.3.5 条由两句正文和5个示例组成,但正文和示例都有问题!其中既有表层问题,即表述问题或者说文字问题,更有内容问题。咱们先说表层问题。

请问:“标有引号的并列成分”等于“并列的引号”吗?“标有书名号的并列成分”等于“并列的书名号”吗?如果等于,为什么不把前者换为后者,使新国标条文的意思更清楚并且前后表述一致呢?

相关条文是:

◤标有引号的并列成分之间、标有书名号的并列成分之间通常不用顿号。若有其他成分插在并列的引号之间或并列的书名号之间(如引语或书名号之后还有括注),宜用顿号。◢

顿号的用法知识普及(只需一览三不省)(9)

GB/T 15834—2011《标点符号用法》页面截屏

感觉上,“标有引号”有可能指的是有引号(前引号、后引号成套),引号外可以无其他成分,也可以有其他成分;而“并列的引号”,更多指的是相邻两引号之间,即前一个后引号和后一个前引号之间,无其他成分。

而从这个条文下的示例看,后一种表述更合国标的本意。国标条文写成前后意思可能被理解为不完全相同,这是不严谨的。

标点符号新国标4.5.3.5条的5个示例如下:

◤示例1:“日”“月”构成“明”字。

示例2:店里挂着“顾客就是上帝”“质量就是生命”等横幅。

示例3:《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是我国长篇小说的四大名著。

示例4: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秋浦歌》)、“朝如青丝暮成雪”(《将进酒》)都是脍炙人口的诗句。

示例5:办公室里订有《人民日报》(海外版)、《光明日报》和《时代周刊》等报刊。◢

顿号的用法知识普及(只需一览三不省)(10)

GB/T 15834—2011《标点符号用法》页面截屏

示例4是全部两项并列引语,每项在引号后面都有括注。这就不如只有一项后面有括注,特别是只有后一项后面有括注,其示范性更强。这是因为,人们会进行自然推论:只要你说两项中有一项有括注都不行,那么,两项都有括注肯定更不行;只要你说两项中后一项有括注(后边不会跟顿号)都不行,那么,前一项有括注肯定更不行。

顿号的用法知识普及(只需一览三不省)(11)

示例5是全部三个并列项,第一项有括注,后两项之间有“和”字。这就让人分不清它是因为前面的“《人民日报》(海外版)”有括注才没整个省掉顿号,还是由于最后两项之间有连词“和”才没整个省掉顿号,或者两个原因兼而有之。所以,示例5也不是一个好例子。

顿号的用法知识普及(只需一览三不省)(12)

顺便说一下,示例中的“《时代周刊》”,如果指的美国的Time,规范严谨的中文翻译可能是“《时代》周刊”,“周刊”两字要放到书名号外,不带书名号的话只能说“时代周刊”。这跟咱们中国的《瞭望》周刊一样,“瞭望”是刊名,平时不带书名号说“瞭望周刊”也可以,但不能写成“《瞭望周刊》”。

从以上可见,新国标的4.5.3.5条,从主文到示例,都写得相当粗糙。

不过,比上述表述问题、选例问题严重得多的是这一条本身的内容问题。比较一下下面说的“三不省”很容易看清楚。

四、“三不省”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三不省”指非全引全裸不省、非简短分明不省、非关联统一不省。

换句话说,就是只有在全引全裸、简短分明、关联统一时,即同时具备这三个条件时,顿号才可以省略。

(1)全引全裸。

所谓全引全裸,指的是每个并列项都被引号(或书名号)所引(书名号也曾被人叫作“书引号”),并且每个引号(或书名号)外都不粘连其他文字。

上述4.5.3.5条中的示例1、2、3,就属于全引全裸,而示例4属于全不裸(两个并列项均粘连着括注),示例5属于不全裸(三个并列项中第一个后面粘连着括注,后两个之间粘连着连词“和”)。

顿号的用法知识普及(只需一览三不省)(13)

本文开头说的《墙》一书前勒口的作者简介,则属于不全引。六个并列项中,只有“《华盛顿邮报》”等后三项被书名号所引,“国家地理频道”等前三项均不在书名号内。如果再把最后一项“《连线》”改为“《连线》杂志”,则此项因粘连了“杂志”而不是裸的,造成整体不全裸。

顿号的用法知识普及(只需一览三不省)(14)

《墙》前勒口作者简介

“‘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这样有三个并列项的表述中,之所以前两项之间不省掉顿号,也是因为最后一项没有引号,整个属于不全引。

对照“非全引全裸不省”这一条也可以看出,新国标4.5.3.5条的第二句话,“若有其他成分插在并列的引号之间或并列的书名号之间(如引语或书名号之后还有括注),宜用顿号”,其中的“插在……之间”这样的措辞不准确,它排除了缀在最后一项后面的情形。

顿号的用法知识普及(只需一览三不省)(15)

(2)简短分明。

所谓简短分明,指的是每个并列项都结构简单、文字不多,整个并列项加起来也文字不多,并且,相邻两项之间不存在串联关系。当然,只有引号之间才可能存在串联,书名号之间不会被认为存在串联。

不难发现,无论新、旧国标里的示例,还是专门读物和文章里的示例,省掉了顿号的,都是简短分明的。比如新国标4.5.3.5条示例1中的“‘日’‘月’”、示例3中的“《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就都是如此。

顿号的用法知识普及(只需一览三不省)(16)

顿号的用法知识普及(只需一览三不省)(17)

而下列两例则分别是结构不够简单和有串联嫌疑的情形,它们省掉顿号不如使用顿号好。

其中前一例,虽只有“国而忘家,公而忘私”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两项,但各项本身即均为并列结构,中间均有逗号,这在结构上要算略微复杂一点。

顿号的用法知识普及(只需一览三不省)(18)

张同学《对标点符号用法中一条顿号用法规则的探讨》页面截屏(原文刊于《传播与版权》2020年第4期)

后一例,阅读时人们可能会迟疑和犹豫:“‘中华诵’‘经典伴我成长’‘最美诵读’”,到底是“‘中华诵’、‘经典伴我成长’、‘最美诵读’”,还是“‘中华诵’的‘经典伴我成长’、‘中华诵’的‘最美诵读’”,或者是“‘中华诵’的‘最美诵读’、‘经典伴我成长’的‘最美诵读’”?其中的串联嫌疑是比较明显的。

顿号的用法知识普及(只需一览三不省)(19)

来源同上

(3)关联统一。

所谓关联统一,指的是全文本中类似的被引并列项,在使用还是省略顿号上,做法要统一。

比如有这样一个文本,在前面刚写的是“‘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三个并列项中前两项均带有引号,相邻两项之间用了顿号,那么,后面再说只有两个全引并列项“港人治港”和“澳人治澳”时,就应该写成用了顿号的“‘港人治港’、‘澳人治澳’”,而不宜写成省掉了顿号的“‘港人治港’‘澳人治澳’”。

有文章就指出,一家报纸刊发的公报上写的是“‘打虎’、‘拍蝇’、‘猎狐’”,并列的引号间用了顿号,而挨着公报排印的配发评论里是“’打虎‘’拍蝇‘’猎狐‘”,同样内容的并列引号间不用顿号了。这就是在批评没有做到关联统一。

顿号的用法知识普及(只需一览三不省)(20)

五、“三不省”里是否还存在弹性?

答案是:第一个“不省”没有弹性,第二、三两个“不省”里都有弹性。

第二个“不省”说“非简短分明不省”,那么,怎么才算简短,即才算结构简单和文字不长呢?——肯定会因文、因人不同而不同。

第三个“不省”说“非关联统一不省”,那么,有多大的相似度算关联?在多大的全文本(全篇、全书还是别的更大范围)里识别关联求统一呢?——肯定也会因文、因人不同而不同。

显然,在上述“‘打虎’、‘拍蝇’、‘猎狐’”与“‘打虎’‘拍蝇’‘猎狐’”的例子中,公报和评论是两篇文章。那么,在这个场景里是把两文算成两个文本还是同一个文本呢?

这就是弹性。

正因为如此,我前面才说本文来“比较彻底地”澄清顿号的这个迷误(用了“比较”二字),而不敢说“彻底地”或“完全彻底地”澄清顿号的这个迷误。

不过,即便如此,与国标相比,在操作层面,“三不省”已经相当具体精密而堪用了,可以基本借以摆脱顿号的相关迷误。

六、并列的引号之间或并列的书名号之间没用顿号都是“省”掉的吗?

那么,并列的引号或书名号之间的顿号为什么应该省、可以省、“三不省”?

在讨论这三个问题之前,首先需要说明的是,不可认为并列的引号之间或并列的书名号之间没用顿号,就都是“省”掉了顿号。

“省”的意思是省略,只有原来有,才谈得上省略,才可以去省,本来就没有,你省什么?而一些未用顿号的并列情形,恰恰是原来就不应该用顿号。

比如在《阿Q正传》中,说阿Q“连‘灯’‘烛’都讳了”,其中的“‘灯’‘烛’”就没写成“‘灯’、‘烛’”。“灯”和“烛”之间本来就基本没有什么停顿,用顿号顿什么?

顿号的用法知识普及(只需一览三不省)(21)

苏培成《怎样使用标点符号(增订本)》电子版页面截屏

同样,人们说“巴金的《家》《春》《秋》三部曲”时,“《家》”和“《春》”之间、“《春》”和“《秋》”之间,本来也基本没有什么停顿,也就无须用顿号了。

这跟“吃喝拉撒”不必非要写成“吃、喝、拉、撒”,“张三李四王麻子”不必非要写成“张三、李四、王麻子”,是一样的道理:如果各并列项之间本来就没有啥停顿,那么就无须用顿号。

所以,本文讨论的“省”,不包括本来就不必用顿号的情形。

七、并列的引号之间、并列的书名号之间的顿号为什么应该省、可以省、“三不省”?

现在咱们讨论这三个问题。

(1)应该省是因为不省的话“形式难看”。

这是大语言学家吕叔湘和著名语言学家朱德熙,在其畅行了70年的《语法修辞讲话》一书中说的,一直被认可和广泛传播。标点符号研究权威之一,1995版标点符号国标起草人之一,北京大学教授苏培成(1935年生),在其1974年以来出版的第6本标点用法读物,《怎样使用标点符号(增订本)》(2018.4)一书中,对此有专门引述。苏书对并列的引号之间、并列的书名号之间顿号的使用与否的论述,可能是已有标点图书中最妥当的,尽管尚有不足。

顿号的用法知识普及(只需一览三不省)(22)

苏培成《怎样使用标点符号(增订本)》(北京出版社,2018.4)电子版页面截屏

(2)可以省是因为两引号相连或两书名号相连,即前一个后引号与后一个前引号相连,或前一个后书名号与后一个前书名号相连,本身就有隔断的作用,可以代替顿号。

这也是《语法修辞讲话》一书最早提出来的。

(3)“三不省”是为了不因为省掉顿号而妨碍意思的表达和理解。

显然,妨碍意思的表达和理解,比“形式难看”要坏得多。两害相权取其轻,为了意思表达和理解的准确、清晰,咱们宁可选择“形式难看”,而不是相反。

人们发明标点的目的和原则是,使意思的表达和理解更准确高效。所以,不因为省掉顿号而妨碍意思的表达与理解,省掉好还是不省好,实际上是要不要省掉顿号的一条原则。

比如要罗列“四大名著”,写成“《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和《水浒传》”可以,省掉顿号和“和”写成“《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也可以,但不能写成“《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和《水浒传》”,因为这时读者可能会犹豫,是四者并列(只有一个层次),还是前三者并列后共同再与第四者并列(成了两个层次)。

对不妨碍意思的表达和理解这条顿号省略原则,只有少数标点用法读物有所说明,但也都没有全面落实成“三不省”这样的明确的操作规程,从而引起和加剧了实践中顿号省略上的迷误。这正是促使我写这篇文章的原因。

写到这里,咱们就可以对并列的引号之间、并列的书名号之间省略顿号作个简明小结了:在不妨碍意思的表达和理解的情况下,并列的引号之间的顿号、并列的书名号之间的顿号均可以省略,具体要把握非全引全裸不省、非简短分明不省、非关联统一不省这“三不省”。

我想,这应该才是标点符号新国标4.5.3.5条背后应有的本意。

与1995版旧国标相比,2011版新国标增加了这一条,应该说取向是积极的,可惜的是这条“立法”很不到位。

顿号的用法知识普及(只需一览三不省)(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