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窑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窑址在今河北省保定市曲阳涧滋村及东西燕村,宋代属定州,故名。创烧于唐,极盛于北宋及金,终于元,以产白瓷着称,兼烧黑釉、酱釉和釉瓷,文献分别称其为"黑定"、"紫定"和"绿定"。

谁和定窑并称为宋代五大名窑(宋代五大名窑之定窑)(1)

定窑在唐代时就已是著名瓷场,专烧白釉、黄釉瓷(白釉有玉壁底碗、注壶、瓶类;黄釉器有碗、注壶等。),到宋代发展迅速,比之前更大更有名,大量烧制白瓷,其次有黑釉、酱釉、绿釉、白地褐花等品种。白瓷胎土细腻,胎质薄而有光,釉色纯白滋润,上有泪痕,釉为白玻璃质釉,略带粉质,因此称为粉定,亦称白定。其它瓷器胎质粗而釉色偏黄俗称土定;紫色者为紫定;黑色如漆的为黑定,红色者为红定珍稀传世极少。

定窑创烧于唐朝后期。从这时一直到五代的定窑瓷器,还较为粗糙简单,器型以碗为主,正处于向精瓷的过渡阶段。但在五代中后期,定窑白瓷出现了一次根本性的飞跃。所烧瓷器不再施化妆土,胎、釉呈现出精、白薄的特征。有些器物的白度甚至超过了邢窑的细白瓷器。

北宋是定窑发展的鼎盛时期,汉族劳动人民的制瓷技术有许多创造和进步。北宋中后期,定窑由于瓷质精良、色泽淡雅,纹饰秀美,被宋朝政府选为宫廷用瓷,使其身价大增,产品风靡一时。

定窑在北宋末年“靖康之变”后,由连年兵灾,逐渐衰落和废弃。金朝统治中国北方地区后,定窑瓷业很快得到了恢复,有些产品的制作水平不亚于北宋时期。从有龙凤纹饰的一些器物上看,定窑产品也是金代统治者喜爱的瓷器品种。到了元朝,定窑终于逐渐没落。

清代乾隆皇帝曾作御题诗“古香古色雅宜心,宋定名陶器足珍”来赞咏定窑,可见其对定窑白釉瓷钟爱有加,故清代御窑厂和民间都有仿宋代定窑之作。此件香薰风格取自铜炉造型,工艺精湛,细致考究。通体施釉洁白肃穆,莹素如银,器身遍布开片,古韵悠然。上盖镂空松鼠葡萄纹,上雕瓷塑狮子钮,鼓腹夔龙耳,荷叶型底座。烧造工艺虽达不到宋代当朝水平,但胎质细腻,洁白肃穆,与北京故宫博物院清宫旧藏清乾隆仿定窑夔龙纹双耳活环四足炉相同,为清晚期仿定窑精品,收藏价值、文化价值颇高。

谁和定窑并称为宋代五大名窑(宋代五大名窑之定窑)(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