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把节在西南地区流传已久,史料对其多有记录但产生的时间始终无法确定,其产生原因更是扑朔迷离,在石林地区,也存在多种传说。从官方成文的总结统计来看,主要有以下三种说法:第一种是人间的英雄打败天神的主题(据说这是石林圭山地区流传较广的一个传说)。在很古老的时候,那时候人们还过着吃野果,啃树皮的日子,人们不知道如何耕种。天上以为阿番祌可怜人类,背着天王洒下五谷,让人们过上了丰衣足食的好日子,天王震怒,派大力神下界破坏人们辛苦的劳动果实。大力神为了炫耀自己的力气,徒手摔死了乡亲的大黄牛,人间英雄朵阿热刺勇敢地和大力神摔政比武打败了大力神,天王为了报复,放下害虫破坏庄稼,聪明的撒尼人找来松枝做成火把,烧死了害虫,保全了庄稼。从此人们就用摔跤和斗牛,以及为了欢庆胜利的大三弦和跳脚来纪念这个日子。

彝族火把节传说(彝族撒尼文化之火把节的传说)(1)

第二种是英雄带领大家打败土司的主题。有一位土司统治非常残暴,有个聪明的牧羊人扎卡想出了一个智取土司城堡的办法,他暗中串联了九十九寨的贫苦人民,决定从六月十七日起,将各家各户的羊都关在村寨里,每天只喂点水,不喂草料,饿上七天七夜,起义的人就在夜里赶造梭镖,削好竹签,磨好砍刀、斧子,又在每支山羊角上缚上火把,大家约定在六月二十四日晚上起义,只听得一声牛角长鸣,就以第一支“火把母”为号,此时各路起义人立即将羊厩打开,点燃起千万支缚在羊角上的火把,驱赶羊群向土司城堡进攻,漫山遍野成了一片火海,千万支火把立即将土司藏身之处堆成一座小山,片刻间,地皮也被烧得通红通红,那作恶多端的土司黑煞神就这样葬身在火把之中。为了纪念这次反抗暴虐统治斗争的胜利,就定在六月二十四日这天为“火把节”。

彝族火把节传说(彝族撒尼文化之火把节的传说)(2)

第三种是火烧松明楼的异文。据明代正德前后人杨靡的《南诏通记》、清代胡蔚的《南诏野史》等书记载,汉武帝元封年间叶愉(今云南大理)有一酋长憂阿罗,其妻阿南姿容曼丽,汉将郭世宗悦之,设计害死曼阿罗,并向阿南示爱。阿南心如松柏,遂提出“聚国人祭其夫”,“焚夫衣”,“着新衣”等要求。郭世宗应允,并布置了火场。阿南乘敌不备,抽刀断颈,纵身跳进熊熊烈火中。后人感其节义,相约于六月二十四日点燃火把祭祀之。又光绪《昆明县志》载:“汉之时有夷妇阿南,其夫为人所杀,南誓不从贼,即以是日(六月二十四曰)赴火死,国人哀之,因此为会。”

这些传说,在石林县宣传民族文化的官方网站上、各种旅游文化小册子上可见。以上就是火把节最主要的三个传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