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著名故事成语(看三国演义学成语故事)(1)

《三国演义》一直是老师鼓励孩子们多看的古典名著。很多家长觉得孩子看这些书会明白,会理解多少呢?尤其三国中有些心机狡诈,是否适合孩子?

四大名著之所以是四大名著,恐怕不仅局限于那一点情爱、小格局、残暴、心计等等,而是通识对文字、文笔和文化等的一些潜移默化的影响。其实很多小孩子在阅读时候并没有太多的关注那些所谓的负面,他们记得更多的是故事情节还有里面描写的好词句。孩子并没有那么脆弱,家长应该引导注重这些名著的哪点值得思索。尤其三国中很多地方不仅能增长语文知识,还能积累丰富的成语、谚语用及其蕴藏的生活智慧,一举多得。为了让家长和孩子更好的阅读并记住三国中的典故和成语,这里收集整理了一些,和小朋友们分享一下:

1、身在曹营心在汉(《三国演义》第26回)

注释:比喻身在此处想的却是别处。也比喻忠于故旧。

造句:尽管爷爷侨居美国,但他身在曹营心在汉,时时刻刻思念他的家乡。

2、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三国志‘吴志’吕蒙传》)

注释:比喻用新的眼光来看待。刮目,擦亮眼睛,指去掉旧的看法。

造句:平时不爱学习爱疯爱闹的阿星同学这次考试居然是全班第三名,真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3、大意失荆州

注释:原指三国时关羽防守荆州因大意而失败。比喻本领再大也可能因疏忽大意而造成重大损失。

造句:作为我们班最有实力的选手小周同学在这次年级主持人大赛中没拿到一等奖,彭老师对他说,真是大意失荆州。

4、过五关,斩六将(《三国演义》第27回)

注释:比喻闯过重重难关的不平凡经历。

造句:我们班的运动员在这次学校的运动会上不畏艰难险阻,过五关,斩六将,终于捧回了团体总分第一名的奖杯。

5、扶不起的阿斗

注释:原指刘备的儿子刘禅,他庸碌无能,继位成为蜀国国君后无法担当振兴蜀汉的大任。后多用来比喻懦弱无能、不思进取的人。

造句:“学习不怕起点低,成才不怕努力晚,”彭老师在班会上语重心长地对大家说,“可怕的是没有上进心,那样的话迟早会成为一个扶不起的阿斗。”

6、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注释:比喻人多出智慧。

造句:围绕如何把我们班打造成东小先进班级体,彭老师说:“来,同学们,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我们有这么多的诸葛亮,大家一起想想主意,出出办法,看谁的建议好。”

7、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三国演义》第49回)

注释:比喻样样都准备好了,只差最后一个重要条件。俱:全部。欠:缺少。

造句:为了去园博园玩一趟,小朋友们早把彭老师布置的作业提前做完了,培优班的补充练习也完成了,就等着一放假安排好时间,真可谓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8、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出自《三国志》)

注释:比喻阴谋和野心非常明显,人所共知。路人:行路的人,普通人。

造句:日本军队说丢失了一名士兵,要进宛平城内来搜查,其企图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9、识时务者为俊杰

注释:能认清当前形势的人才是杰出的人物。时务:指当前的重大事情或客观形势。俊杰:出类拔萃的人物。

造句: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识时务者为俊杰,我们从现在起就要抓紧时间学好英语。

10、赔了夫了又折兵(出处《三国演义》第94回)

注释:比喻为本想算计别人,反而遭到了双重损失。折兵:使兵员受到损失。

造句:猪八戒看那妖精貌美,忙说:“大师兄,俺老猪生擒了她。”不曾想,几个回合下来,反倒被女妖活捉,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11、英雄所见略同

注释:杰出人物的见解大致相同。所见:所看到的,指见解。略:约略,大致。

造句:没想到你的倡议和我的设想差不多,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啊!

12、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三国演义》第32回)

注释:比喻形势所迫,身不由己,不得不如此。

造句:李向阳刚一进城,迎面就来了一队鬼子,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李向阳灵机一动,扮作小贩,笑着说:“太君,我的做买卖的干活。”

更多内容,请关注公众号:三乐学院

,